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蓝莓果蝇田间发生与危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蓝莓果蝇田间发生与危害情况,2018年5—9月在贵州省麻江县有机蓝莓基地选取蓝莓园内主栽品种,采用黄板诱集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成虫、分离蓝莓果实幼虫观察的方式,调查蓝莓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变化、蓝莓果实被害率和在不同蓝莓品种上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蓝莓园内黑腹果蝇5月中旬至8月中旬均有发生,其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蓝莓果实的被害率可达46%,单颗果实检出幼虫数最高可达4头;主栽蓝莓品种按黑腹果蝇发生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顶峰,杰兔,粉蓝,园蓝;园蓝受果蝇危害程度最轻,为4个品种中抵抗果蝇危害的优势种。黑腹果蝇的田间发生量和危害情况与蓝莓品种、果实成熟期以及果实成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臂嗅觉仪实验研究了蓝莓不同器官对黑腹果蝇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排除蓝莓枝、蓝莓叶对黑腹果蝇影响,确定蓝莓果实对黑腹果蝇具有最明显的引诱作用;蓝莓不同器官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为:蓝莓果实蓝莓叶片蓝莓枝条。  相似文献   

3.
【目的】韧皮部卸载和韧皮部后运输在调节蔗糖在库器官间的分配、维持果实的库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本文研究目的是明确蓝莓同化物韧皮部卸载的机制与糖代谢机制。【方法】以5年生高丛蓝莓品种‘喜来’(‘Sierra’)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发育时期的蓝莓果实韧皮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综合运用荧光染料活细胞示踪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实时观察果实内韧皮部同化物卸载路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分析蓝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关代谢酶的活性变化等。【结果】对韧皮部细胞进行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在蓝莓果实整个发育期,果实韧皮部SE/CC(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薄壁细胞之间均未发现胞间连丝,从而形成了共质体隔离,但在薄壁细胞之间、薄壁细胞与果肉细胞之间存在大量胞间连丝。荧光染料CF[5(6)-羧基荧光素]的活细胞示踪试验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CF均被严格限制在韧皮部中,没有扩散到周围的薄壁细胞。这些结果证实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途径为主,韧皮部后运输存在着活跃的共质体途径,大量胞间连丝的存在有利于薄壁细胞之间以及薄壁细胞与果肉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进一步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蓝莓果实的整个发育期,转化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为证实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为主提供了证据。对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显示,在果实发育的各个阶段,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蔗糖酶的分解活性始终大于合成活性;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显示果实发育后期果肉细胞内进行着活跃的蔗糖分解、转化及贮藏过程,且糖积累与转化酶、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等酶活性成正相关。在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综合作用是影响蓝莓果实中可溶性糖积累的重要因子。【结论】蓝莓果实同化物以质外体卸载途径为主,韧皮部后运输存在着活跃的共质体途径。蓝莓果实主要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且糖积累与转化酶、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等酶活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紫水晶"蓝莓果实的百粒重、总糖、可溶性蛋白、多酚指标均高于天然笃斯越橘,低于美登;黄酮和花色苷均与天然笃斯越橘差异不显著,并且高于国外引进品种美登。"紫水晶"蓝莓果实近球形,蓝皮蓝肉,黄酮、花色苷含量较高,抗氧化功效显著优于美登,更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球毛壳菌、嗜松青霉菌、裂褶菌、枝状枝孢霉和福廷瓶头霉5种贵州蓝莓土著菌根菌对蓝莓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蓝莓品种‘粉蓝’为材料,通过菌液灌浇方式开展接种试验,对果实成熟时期蓝莓根系的菌根侵染情况、果实形态和产量以及果实主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异系数大于10%的果实形态和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分析,并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对各菌株的接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接种后,5种菌根菌均与蓝莓根系表现出良好的共生效应,福廷瓶头霉与蓝莓根系的共生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接种裂褶菌、枝状枝孢霉、福廷瓶头霉3个菌种显著提高了蓝莓的单株果实产量,提升幅度分别为11.17%、27.27%、29.25%;接种裂褶菌、嗜松青霉、福廷瓶头霉处理下蓝莓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有利于提升蓝莓的鲜食口感;接种5种菌根菌后蓝莓果实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得以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接种福廷瓶头霉对果实花青素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提升幅度为45.16%,接种嗜松青霉对蓝莓果实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提升的幅度分别为55.93%和43.33%。对8个果实指标进行降维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接种后蓝莓果实可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按照接种后对蓝莓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由优到劣排序,5种菌根菌分别为福廷瓶头霉、裂褶菌、嗜松青霉菌、球毛壳菌、枝状枝孢霉。【结论】裂褶菌、嗜松青霉菌、福廷瓶头霉对蓝莓植株产量和果实品质具有良好提升效果,可作为蓝莓的菌根化培育的参考菌种。  相似文献   

6.
美国蓝莓     
美国蓝莓是本世纪一个美国人从大量野生蓝莓品种中,经过30多年的选育后得到的栽培品种。由于其果实呈蓝色,所以叫蓝莓。蓝莓果实近圆形,较小,1kg约400~2000粒,种子极小,果味甜酸适度,具有清爽宜人的香气,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果酒等饮用品。其果实的营养成分丰富,据测定,它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等均较高,各种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7.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其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还富含VE、VA、VB、SOD、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物质元素。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经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的蓝莓果汁、蓝莓干果等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延缓机体老化、养颜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果实中一些重要抗氧化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在成熟后的7、14、21d北村和美登2种蓝莓主要活性物质花色素苷和总类黄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试验表明,蓝莓果实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与不同采收时期有关,并且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两品种间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肥耦合对蓝莓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以大田条件下5年生的兔眼蓝莓‘灿烂’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水分(W)、肥料(F)耦合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蓝莓产量最高及最低的处理分别为中肥高水处理(F2W4)及低肥低水处理(F3W1),F2W2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花青素含量,F2W3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可溶性糖含量,F2W4处理可降低蓝莓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中肥中高水处理(F2W2及F2W3)是最佳的水肥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蓝莓Semen trigonellae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植物[1]。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的机体免疫等功能[2]。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誉为"黄金浆果"[3]。随着蓝莓种植面积和区域的扩大,蓝莓园被多种害虫危害,仅威海和青岛地区发现蓝莓虫害38种[4],主要有金龟甲类、果蝇、蓟  相似文献   

11.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其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还富含VE、VA、VB、SOD、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物质元素。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经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的蓝莓果汁、蓝莓干果等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延缓机体老化、养颜益寿、预防重度近视及视网膜剥离、增进视力等功效,可以说蓝莓产业在国内外都是一项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果树,是第三代新兴水果,其果实呈现蓝黑色,色泽靓丽,富含花青素,具有很好的抗衰老、防癌、提高视力等功效,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根据蓝莓不同的树体特征、果实的特点及生长区域分布,蓝莓划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五个品种群。适宜在南方  相似文献   

13.
光照强度对贵州兔眼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光照强度对贵州兔眼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选取粉蓝(Powderblue)、灿烂(Britewell)、芭尔德温(Baldwin)、梯芙蓝(Tifblue)4个品种进行野外试验,试验设置了100%、80%、60%、40%全光照4种不同光照处理,并测定在不同光照处理下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1)轻、中度遮阴增大了粉蓝和芭尔德温的果实质量和体积,却减小了梯芙蓝和灿烂的果实质量和体积;(2)在自然光照条件下4个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相同,都在2.13 mg/g左右;遮阴降低了蓝莓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芭尔德温降低幅度最大,梯芙蓝降低幅度最小;遮阴显著降低了各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3)各品种总酚物质、类黄酮、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整体上都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在100%全光照条件下,粉蓝和梯芙蓝总酚物质、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品种,芭尔德温维生素C含量最高。综上所述,遮阴显著降低了蓝莓果实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不同品种间蓝莓果实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建议在生产栽培中要保证蓝莓树体光照充足,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蓝莓果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黑龙江省伊春市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生产基地,看到这里的职工有的在采摘蓝莓,有的在薅弄苗田,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九天公司成为伊春林区发展蓝莓产业的一个缩影。小兴安岭的野生蓝莓生长在独特的环境中,果实因而风味独特,酸甜适宜,口感好,即  相似文献   

15.
张小玲  刘丹  宋文俊  陈哲 《绿色科技》2023,(13):156-158
果蝇对蓝莓的危害巨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贵州主要危害蓝莓的是黑腹果蝇。随着蓝莓果实的不断生长,蓝莓的色度随之变化。实验通过色度区分蓝莓成熟度,将蓝莓分为未熟蓝莓、半熟蓝莓、全熟蓝莓。针对不同成熟度蓝莓对果蝇有着不同的引诱作用,通过四臂嗅觉仪测定了3种成熟度蓝莓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为:全熟蓝莓引诱率为57.5%,半熟蓝莓引诱率为30%,未熟蓝莓引诱率为7.5%。  相似文献   

16.
为给蓝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图强、阿木尔、新林、塔河和漠河集中分布的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产地间及产地内野生蓝莓果实形态特征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产地间野生蓝莓果实宽度变异系数最大(28.83%),产地内各单株间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大(25.08%),单果质量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变异系数均较低。不同产地果长与果宽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即果宽随果长的增加而增加。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蓝莓果长、果宽和单果质量均达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以对单果质量进行预测。纬度与单果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全氮与单果质量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受纬度和土壤全氮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地表覆盖有机物厚度对蓝莓果园土壤、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蓝莓果园有机物覆盖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兔眼蓝莓品种‘灿烂’‘粉蓝’‘芭尔德温’的5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地表覆盖不同厚度玉米秸秆对蓝莓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含量、蓝莓产量和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玉米秸秆覆...  相似文献   

18.
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同振动时间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其采后物流运输提供参考。【方法】以‘园蓝’蓝莓为试材,将预冷处理后的果实挑拣、分装,按冰果比1.6∶1的比例装入泡沫包装箱中,密封。采用模拟运输的方法,将泡沫包装箱固定于运输振动试验台上,在2.5 Hz振动频率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长(12、24、36 h)的振动处理,以0 h处理为对照组。模拟运输振动试验结束后,立即测定不同振动时间条件下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将其余样品继续贮藏于(0±0.5)℃保鲜冰箱中,进行贮藏期试验,每2天取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振动胁迫明显加速了蓝莓果实商品性的丧失,加速果实贮藏期内好果率、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促使花色苷、总酚含量达到峰值时间缩短,加快了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速度,加剧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促进SOD活性增大及CAT、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贮藏过程中,对照组的好果率、硬度及电导率与振动处理24 h、36 h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振动处理12 h蓝莓果实的维生素C、TSS含量与振动处理36 h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振动处理12 h在果实硬度、TSS含量、Vc含量及SOD酶活性方面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花色苷、总酚含量,CAT、APX酶活性差异较小。【结论】运输振动对蓝莓品质的影响是逐渐累积的,物流运输过程振动时间越久对品质损伤越大,果实衰老进程越快。模拟物流运输时间在12 h以内,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损伤较小,有利于保持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蓝莓素有"浆果之王"美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兴安岭地委、行署作出部署,强力推进蓝莓产业,动员全区上下广泛参与蓝莓种植,现已建成25处蓝莓示范基地,共268.47公顷,并规划2013~2015年完成人工蓝莓种植0.53万公顷、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面积5.33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20.
蓝莓鲜果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由于蓝莓果实水分含量高和糖分高等因素导致采后不易贮运,存在易腐烂,失水和果肉软化等问题,严重制约蓝莓的鲜食销售。全面阐述了国内外蓝莓的分布及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