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家养水貂毛色遗传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貂毛色表型主要由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决定,探究调控水貂毛色相关基因的突变特性,对丰富水貂毛色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水貂毛色类型也主要与皮肤中的黑色素种类、数量、合成及分布比例相关,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主要调控作用,这些基因主要包括MLPH、TYR和MC1R,另外,Agouti基因在水貂毛色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水貂染色体、我国家养水貂主要毛色遗传基因型与毛色类型及目前毛色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出了从细胞学、分子标记水平解析水貂毛色遗传规律的研究思路,为今后彩色水貂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色型繁多而美观,是水貂皮成为裘皮畅销商品的重要原因。因此,世界各国对彩色水貂的育种工作都十分重视。迄今为止,水貂的毛色基因已出现近30个突变,通过这些突变基因的组合,又产生了许多组合色型及新的毛色。上述成就使水貂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对象,特别在研究哺乳动物毛色遗传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貂(Mustela vison Schreber)是世界上人工饲养最为普遍的珍贵毛皮动物。由于利用其毛皮制裘,故在育种工作中十分重视毛色遗传。黑褐色标准水貂同野生水貂基因型一致,因而它的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彩色水貂是黑褐色标准水貂的突变型。自1930年首次出现银兰色水貂(Platinum)以来,经过各国养貂工作者的精心培育,彩貂类型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水貂已出现二十余种毛色突变基因,并通过不同突变基因的组合,获得新的组合色型,使水貂  相似文献   

4.
以四种彩色水貂与生活力,繁殖力较强的标准水貂进行级进杂交,在杂交的子二代即获成功,并提高了生活力和繁殖力。杂交后代的毛色遗传未见分离现象,F1为标准水貂的暗褐色,F2为彩色。即呈现两次互斥遗传现象。毛绒质量均与父、母本纯繁无异。其F1进行横交或与隐性基因的亲本回交。  相似文献   

5.
<正>水貂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千克,雌性较小。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水貂和欧洲水貂两种。水貂体细长,头粗短,耳壳小,四肢短,趾基间有微蹼,尾较长,肛门两侧各有一臭腺。野生水貂毛被多呈浅褐色,家养水貂经多代选育,毛色加深,多为黑褐色,被称为标准色水貂。水貂在野生状态下,水貂主要栖居在河边、湖边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检测水貂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T138A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水貂毛色表型的相关性。提取5种被毛色型430只水貂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对TYR基因T138A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统计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通过卡方(χ2)独立性检验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水貂毛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38A位点存在2个等位基因T和A,形成TT、TA和AA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在吉林白水貂群体中为优势基因型(0.9069),而TT基因型为金州黑水貂、珍珠水貂、咖啡水貂和银蓝水貂群体的优势基因型,其中在金州黑水貂群体中基因型频率最高(1.0000)。关联分析表明,TYR基因T138A位点的多态性与毛色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001)。表明TYR基因T138A位点可能是影响水貂毛色的主控位点或与调控白色被毛表型主控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正> 金州饲养场于1972年引进一只黑十字公貂,经几年的杂交,获得934只黑十字貂后裔。从1978年起,又以黑十字貂分别与银兰。咖啡、米黄色彩貂杂交,培育出几种重组型彩色十字貂。现将杂交育种情况初报如下。一、彩色十字貂的基因型据报道,彩色十字貂目前已出现十多个类型,构成彩色十字貂系统,其名称和基因型如表1所示。上表所列各种彩色十字貂,均为黑十字貂与其它彩貂(主要是隐性突变型)杂交分离的重组型,其中显性毛色基因S是构成各种彩色十字貂主要遗传效应的基因。毛色基因S,是标准色水貂S基因的显性突变等位基因,但为不完全显性基因。其主要遗传效应是控制色素的形成,抑制黑色  相似文献   

8.
旨在克隆和分析水貂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编码区,揭示该基因编码区SNPs及其皮肤组织mRNA差异表达规律与水貂毛色表型的关系。本研究采集7月龄雄性金州黑水貂、名威银蓝水貂和红眼白水貂共计301个样本的血液,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水貂TYR基因5个外显子进行分段克隆,并拼接获得其完整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筛查3种毛色水貂外显子1、4和5中的SNPs;采集9只7月龄雄性水貂(黑、灰与白色被毛各3只)背中部皮肤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TYR基因mRNA在3种毛色水貂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克隆的水貂TYR基因序列长2 391 bp,由5个外显子组成,编码区长1 596 bp,编码的531个氨基酸中包括信号肽(18个氨基酸)和成熟肽(513个氨基酸),该序列已上传GenBank(KJ716783)。SNPs筛查发现,3种毛色水貂TYR基因外显子4和5不存在突变位点,外显子1发现2处变异:c.441GA和c.138TA,c.441GA为同义突变且仅存在于金州黑水貂群体。qRT-PCR分析显示,TYR基因mRNA在3种毛色水貂皮肤组织中均表达,且在金州黑水貂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银蓝水貂和红眼白水貂(P0.01),在银蓝水貂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红眼白水貂(P0.05)。研究结果提示,TYR基因c.138TA位点及其皮肤组织mRNA差异表达水平与水貂毛色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79年以来,黑龙江省先后从英国、丹麦、美国引进种用水貂700多只,分别投放到横道河子、密山、泰康三个直属野牲饲养场。进口的种貂,除部分纯繁外,其余均用以改良本场水貂。几年来,进口水貂风土驯化情况良好,改良的后代的毛色和毛绒品质有明显提高,水貂皮在国际市场的卖价每张达20—26美元,相当于北欧水貂皮的卖价。  相似文献   

10.
被毛颜色作为一个直观且易被识别的重要经济性状,在水貂优良品种培育过程中备受关注。不同毛色皮张的品质和价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探明水貂毛色遗传机理已成为育种者不可避免的问题。作者从遗传学角度对水貂的毛色进行分类,对决定其毛色性状的黑素亲和素(MLPH)、溶酶体转运调节基因(LYST)、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刺鼠信号蛋白(ASIP)、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与配对盒基因3(Pax3)转录因子的DNA序列变异与毛色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中国在培育水貂优良品种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以期为今后系统性研究水貂毛色形成机理、制定育种目标与方案及新色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被毛颜色作为一个直观且易被识别的重要经济性状,在水貂优良品种培育过程中备受关注。不同毛色皮张的品质和价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探明水貂毛色遗传机理已成为育种者不可避免的问题。作者从遗传学角度对水貂的毛色进行分类,对决定其毛色性状的黑素亲和素(MLPH)、溶酶体转运调节基因(LYST)、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刺鼠信号蛋白(ASIP)、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与配对盒基因3(Pax3)转录因子的DNA序列变异与毛色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中国在培育水貂优良品种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以期为今后系统性研究水貂毛色形成机理、制定育种目标与方案及新色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貂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千克,雌性较小。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水貂和欧洲水貂两种。水貂体细长,头粗短,耳壳小,四肢短,趾基间有微蹼,尾较长,肛门两侧各有一臭腺。野生水貂毛被多呈浅褐色,家养水貂经多代选育,毛色加深,多为黑褐色,被称为标准色水貂。  相似文献   

13.
目前,从事家庭养貂业的日益增多,如何提高水貂毛皮质量,已成为广大养貂户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貂皮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的高低。那么,怎样提高水貂毛皮质量呢? 一、要搞好水貂的选种选配。种貂要选择毛色光泽好,毛绒细密平齐,针毛长度一般在25毫米以下,绒毛在15毫米以上,全身无杂毛,背腹毛色基本一致的。公貂要选那些方头、大耳、体格健壮,体重在2000~2300克,体长42厘米以上的;母貂  相似文献   

14.
<正> 水貂皮的价值与毛色深浅、鲜艳及纯正程度有直接关系。国内收购水貂皮执行毛色比差,国外对水貂皮实行分色拍卖,都体现出优色优价的原则。水貂皮的分色是收购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对水貂饲养者来说,也是应该了解的常识。笔者根据赴丹麦裘皮中心学习所得,结合参加中国水貂皮香港拍卖会统一配路的实践,加以整理说明。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鼠灰色(agouti signaling protein,ASI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形成的单倍型及皮肤组织差异表达mRNA对水貂被毛色素沉积的影响。通过PCR扩增、Sanger测序技术对金州黑水貂、红眼白水貂和名威银蓝水貂ASIP基因进行SNPs单倍型检测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种毛色皮肤组织ASIP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单倍型及mRNA差异表达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01个样本中共检测到10个SNPs,内含子2中4个SNPs(G18A、A159G、G235T、C1189T)共形成10种单倍型(Hap1~Hap10),其中Hap1(GAGC)和Hap2(GAGT)是3种不同毛色水貂群体的共享单倍型;部分内含子3中6个SNPs(C252T、A290C、G298C、A340G、T343C、T379C)形成4种单倍型(Hap1~Hap4),且Hap2(CCCGCC)是名威银蓝水貂群体的主体单倍型。5个位点(A290C、G298C、A340G、T343C、T379C)均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金州黑水貂和名威银蓝水貂ASIP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是红眼白水貂的1.25和0.95倍,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初步提示,ASIP基因调控水貂不同毛色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旨在检测刺鼠信号蛋白(Agouti signaling protein,Agouti)基因外显子2、内含子2、外显子3及部分内含子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不同毛色美洲水貂群体中的分布,探讨该基因变异与水貂被毛颜色表型的相关性。以金州黑水貂、吉林白水貂、银蓝水貂、咖啡水貂和珍珠色水貂共计430个样本的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和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测序技术,对Agouti基因序列进行SNPs检测,并将突变位点与水貂毛色表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美洲水貂Agouti基因长度为2 510bp,内含子2存在4个SNPs:g.18GA、g.159AG、g.235GT和g.1189CT,部分内含子3检测到6个SNPs:g.252CT、g.290AC、g.298GC、g.340AG、g.343TC和g.379TC,在外显子2和3区域并未检测到SNPs位点。关联分析表明,Agouti基因7个SNPs(内含子2:g.1189CT;内含子3:g.252CT、g.290AC、g.298GC、g.340AG、g.343TC和g.379TC)位点的基因型均与水貂毛色表型极显著相关(P0.000 1),且部分内含子3中的5个SNPs位点(g.290AC、g.298GC、g.340AG、g.343TC和g.379TC)可能处于紧密连锁状态。研究结果初步表明,Agouti基因可能是影响美洲水貂被毛颜色的候选基因或与决定毛色性状主效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对流免疫电泳法(CIEP)对某水貂场400只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选取水貂母貂180只,分为3组,每组60只(包括20月龄、10月龄的标准色水貂和咖啡色水貂各15只),A、B组均为阿留申病毒阳性水貂,C组为阿留申病毒阴性水貂(为空白对照组)。于配种前1个月开始,B、C组水貂只饲喂基础日粮;A组水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每只5 g/d,并连续饲喂1个月至配种开始;母貂配种开始至仔貂断奶分窝期间记录和统计母貂的繁殖指标。结果表明:A组分别和B组、C组比较,不论水貂毛色和年龄,其妊娠天数、胎平均产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标准色水貂、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B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C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咖啡色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B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C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阿留申病水貂的繁殖性能,不论毛色和年龄,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的妊娠天数均没有影响;胎平均产仔数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均不明显;阿留申病水貂仔貂断奶成活数、产仔率和仔貂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野生水貂居栖在中纬和北纬地区,至今被人们驯养仅有60—70年历史。目前,人工繁殖的笼养水貂,尽管毛色和体型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异,但生活习性、新陈代谢、生殖生理及大体解剖等,与其野生的祖先相比,几乎没有差异。因而,人们在饲养水貂过程中,往往采用仿野生生态的方法。一、水貂生命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引进的黑十字水貂中偶然发现的 1只咖啡色十字公貂 ,运用毛色遗传规律 ,经过精心选配、繁育 ,成功地分离、重组了 1 2 0余只双隐性基因型纯合的咖啡色水貂 (bbss)。同时建立起一批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携带咖啡色基因的咖啡十字水貂 (杂合型bbSs,纯合型bb SS) ;携带咖啡色基因的黑十字水貂 (BbSS)基础兽群。本文阐述了繁育咖啡色水貂所采用的 7种选配方案。  相似文献   

20.
旨在分析水貂被毛黑色素含量差异及观察皮肤成熟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特征,为水貂毛色形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乌贼黑为标准品,利用酶标仪测定并比较金州黑水貂、银蓝水貂和吉林白水貂被毛总黑色素(Total melanin,TM)、真黑色素(Eumelanin,EM)及褐黑色素(Pheomelanin,PM)含量;通过甲苯胺蓝、多巴及多巴联合甲苯胺蓝分别对不同毛色水貂皮肤组织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金州黑水貂毛皮成熟期被毛TM和PM含量分别是换毛期的1.17和1.20倍(P0.01),EM含量显著高于换毛期(P0.05);银蓝水貂换毛期与毛皮成熟期被毛3种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吉林白水貂毛皮成熟期被毛TM和PM含量分别是换毛期的1.27和1.22倍(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金州黑和银蓝水貂皮肤中均存在成熟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金州黑水貂的表皮和毛囊顶端,毛囊外根鞘和毛纤维髓质层有少量多巴阳性着色带;银蓝水貂皮肤的表皮和毛囊顶端多巴阳性着色带较少,毛囊外根鞘阳性着色较浅;吉林白水貂皮肤组织未见明显多巴阳性着色区域。综上表明,PM含量可能与水貂灰色和白色被毛表型相关,毛囊顶端的成熟黑色素细胞可能是水貂被毛色素沉积的主要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