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多年的制种生产和生产试验,结合相关的制种技术研究基础,摸索出一套杂交油菜油研1220的实用的高产配套技术.并应用此技术在34hm2以上的制种地实施,高、中、低3种田块比例为15%、40%、45%.实收产量分别为107、85.5kg/667m2和55.3kg/667m2,经加权平均后制种区平均产量为75.17kg/667m2.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甜菜生产已普遍使用甜菜单粒种.随着我国甜菜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甜菜单粒种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单粒种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加工和甜菜生产机械化,而且可以通过精量点播技术,减少用种量,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但单粒种种株以单枝型居多,侧枝不发达,使种子产量不高,常徘徊在 50~ 80kg/667m2,导致我国单粒种子面积仅占小部分.为此,我所在近三年内对甜菜单粒种制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通过试验及大田生产示范,使单粒种产量达到了 150kg/667m2,有效地提高了制种效益.  相似文献   

3.
肖华贵  陈静  李超  饶勇  周介雄  代文东 《种子》2005,24(4):88-90,93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油菜品种黔油12号制种产量与行比(母本群体)、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定量关系,分析四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建立数学模型、明确不同制种产量水平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四因素对制种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行比(母本群体)>钾肥.制种产量达到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x1(行比)1:7,x2(纯氮)14.10~15.20kg/667 m2,x 3(速效磷)7.02~7.86kg/667m2,x 4(速效钾)6.07~7.01 kg/667m2;制种产量达到60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x1(行比)1:(7~8),x 2(纯氮)14.92~16.08 kg/667 m2,x 3(速效磷)7.59~8.51 kg/667m2,x 4(速效钾)6.63~7.69 kg/667m2.  相似文献   

4.
六十六团良繁场是农四师玉米制种繁育基地,制种玉米单产可达500kg/667m2,其中高产条田单产突破600kg/667m2,现将其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选地选择中高肥力田块是制种玉米获得高产的基础,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较好的地块。  相似文献   

5.
代文东  黄泽素  曾兵  唐容  李德珍 《种子》2012,31(1):122-124,12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制种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制种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22号高产制种优化方案分析,获得黔油22号在贵州省遵义县制种产量达到6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X1)=15.37~19.13 kg/667 m2、P2 05(X2)=13.81~15.08 kg/667 m2、K20(X3)=15.82 ~ 20.19 kg/667 m2、母本移栽密度(X4)=10 334~ 11 220株/667 m2.  相似文献   

6.
黄籽双低两系杂交油菜油研10号2004年在251 hm2(3 372 kg/667 m2)面积上实现了平均单产62.3 kg/667 m2的制种产量,其中15.3 hm2(229.5 kg/667 m2)连片平均单产达88.8kg/667 m2,高产农户平均单产高达170~190 kg/667m2;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母本结实率高,有效角率达72%~87%,平均角粒数达18.4~19.8粒,结实系数迭13.4~17.4.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改良母本,提高母本的自然结实率;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地势开阔向阳、风向条件好的制种隔离区制种;增施复合肥,调节制种亲本对营养元素的均衡需要.  相似文献   

7.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8.
李朝霞  代洪江  廖雪红  代杨  焦琼 《种子》2016,(7):121-124
由于泸香8258与Ⅱ优系列、中优系列相比制种难度系数较大,2009-2010年在湖南常德等地制种平均单产仅45~60 kg/667 m2,且制种成本高,2011年经贵州梵净山种业引进到合水制种基地,平均单产从最初的128 kg/667 m2上升到现在的178 kg/667m2,高产田单产达225 kg/667m2,这说明泸香8258在铜仁市生态气候条件下,制种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肥密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强云  刘伟  王兆川  李占彪  王平  袁栓 《种子》2005,24(11):86-87,91
针对黄羊滩节灌区喷灌条件下,土质保水性差、蒸发量大、氮磷投入高等问题,进行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适宜的氮磷肥施量及定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生产水平下,氮肥挥发损失大,肥效低;磷肥追施效果差;只能靠增加密度来提高单产.氮磷密三因素对产量的贡献次序为密度>施氮>施磷.通过氮磷密三因素产量模型分析,筛选了制种单产高于450 kg/667 m2的肥密组合共68个,得出相应配套方案为:在当地条件下,沈单16号玉米制种适宜定植密度在5 766~6 237株/667 m2、施氮量15.5~21.2 kg/667 m2、施磷量8.36~11.84 kg/667 m2,并对氮磷肥肥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特进行了麦后复种与小麦套种饲用甜菜等项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在小麦套种甜菜的地块中复种内饲5号甜菜,试验结果表明,1.8m0.9m套种模式,临优1号小麦产量可获得299.1kg/667m2.套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密度为株距33.3cm,块根产量达到4346.7kg/667m2,茎叶产量为2517.2kg/667m2;复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株距26.7cm,块根产量为1625.5kg/667m2,茎叶产量为3819.9kg/667m2.套、复种后总产值为1799.2元/667m2,复种的增收率为43.4%,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田间试验表明:地处河南北部的鹤壁市,玉米浚单20杂交制种母本适宜密度为5000~5500株/667m2。其中密度5500株/667m2处理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355.5kg。  相似文献   

12.
岑巩油黄红砂泥田杂交稻制种母本最佳施肥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达到合理施肥,节本增效目的,特在岑巩县注溪乡六部屯村进行杂交稻制种测土配方肥效试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六部屯村油黄红砂泥田水稻制种最佳施肥量为N=6.4kg/667 m2,P2O5=5.9kg/667 m2,K2O=10.51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农九师一六八团位于塔额盆地东北边缘,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山前冲积平原,气候属于大陆性半干旱半荒漠天气,适宜种植小麦、油料、甜菜等喜凉作物.1999年团场引进种植美国杂交油葵DK99001,当年种植面积153.3hm2,平均666.7m2(旧制1亩,下同)产116.4kg,最高单产达到189kg;2000年种植790.8hm2,平均666.7m2产达到130kg,最高单产达到200kg(以上产量父本产量不计),创垦区杂交油葵制种历史最好水平.现将DK99001杂交油葵制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耐冷性恢复系高海拔地区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孟权  张家洪  冯明友  张克龙 《种子》2005,24(1):78-80,82
试验利用耐冷性恢复系"安恢554"在海拔1 390 m地区开展制种摸索,获得123.0 kg/667 m2的制种产量,初步显示了利用耐冷性恢复系在高海拔地区制种的可行性.分析了父母本在高海拔地区的主要性状表现和制种成功的技术措施,以及提高产量的进一步设想,为高海拔地区实现杂交稻种子自产化探明了一些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新疆玉米密植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制种基地的西移,新疆玉米制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种基地.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光照充沛,雨量稀少,人工灌溉,田块集中,病虫害轻,有着玉米大田生产与制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兵团农四师集高密度种植、化学控制、地膜覆盖、精量点播等关键技术为一体.探索形成了玉米密植高产制种技术体系,2007年在伊犁兵团62团制种0.99hm2,取得平均667m2单产767.45kg、最高单产862.75kg的全国玉米制种高产纪录.现将其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垦区杂交棉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二师三十三团开展棉花杂交制种工作已多年,累汁制种面积达到28 hm2,单产达到3 300 kg/hm2.随着棉花杂交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提高棉花制种质量和产量是棉花杂交制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2016年起对杂交油菜机械化制种技术进行探讨,形成了机耕、机播、机防、机收配套技术,可降低成本400元/667m^2,制种产量超过7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农华101在伊犁河谷大面积制种,最高单产599kg,平均667m2产量达到480kg以上,要提高制种产量,不仅要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生长习性进行全面、彻底的了解,还要在基地选择和田间管理上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县于19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了高油115号玉米品种,亦购买了在辽宁省范围内制种专利权.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99年在全县14个乡镇引进试种高油115号玉米266.8hm2,平均产量400.28kg/667m2.其中东部山区种植106.4hm2,产量443.06kg/667m2;北部沙荒区种植33.4hm2,产量372.78kg/667m2;西部丘陵区种植87.3hm2,产量339.57kg/667m2;中部平原区种植39.7hm2,产量416.46kg/667m2.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中的硼肥使用技术,探讨硼砂的施用量、施用方式、施用时间对制种产量和母本群体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以底肥施用结合喷施方式的群体制种产量和经济性状效果最佳,其底肥用硼砂数量应控制在0.6~1.11kg/667m2,最适用量1.11kg/667m2,喷施时间在移栽活棵期—现蕾抽薹期;一次性底肥方式效果其次,硼砂用量应控制在0.6~1.31kg/667m2;采取单一喷施方式时,应在5叶期—现蕾抽薹期及早施用,并增加喷施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