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豆品种的分化、发展与资源研究规划常汝镇,孙建英,邱丽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由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世界各国对作物种质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和某些研究的突破就在于关键性种质的发掘。引起绿色革命的半矮秆水稻和小...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特殊生产资料,是直接关系农作物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内在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水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种子工程,科技是建设种子工程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种子科技,就没有种子工程。1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作用及基础研究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育种的基础,收集、保存、利用植物种质资源已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注意。我国种质资源种类繁多、变型丰富,是世界主要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世界上栽培植物1200种,而我国栽培植物有600余种,其中很多起源于我国(如水稻、大豆等)或在我国种…  相似文献   

3.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种质资源是作物优良基因的载体,切实保护现有保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努力推进改良创新利用是当前乃至长远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我国水稻种质资源面临的濒临灭绝的形势,提出对其保护的重要意义和措施以及野生稻在水稻育种方面应用的情况和对野生稻种质资源利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品种改良工作是现代化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含着三个环节:一是品种资源,二是育种工作,三是良种繁育和推广。作物的种质资源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它们不仅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又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因此,作物种质资源历来得到国内外育种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指出:“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发展农业生产,逐  相似文献   

5.
亚麻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发展的基础,亚麻育种的突破性进展与优异种质源的发现和利用密切相关。自“六五”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一直是亚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项目的主持单位,经过连续几个“五年”攻关计划、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国内优异种质资源筛选、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亚麻生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在亚麻品种改良体系中,优异新种质的创造与利用之间往往呈现出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6.
杂交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20世纪农业科学研究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迄今为止,主要的大田作物玉米、水稻、油菜均已实现了杂优利用;杂交小麦的研究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至今未能大面积生产应用。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及优良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对RFLP、RAPD、AFLP、SCAR、STS分子标记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在恢复基因、不育基因及亲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优异稻种资源是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保障。我国稻种资源丰富,如何有效保存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已成为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与利用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稻种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大豆引种与交流的规划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引种与交流的规划方略常汝镇,孙建英,邱丽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作物种质的交换、引种和利用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引种大大丰富了我国各种农作物种质的数量,提高了质量。引种不仅提高我国农产品品质,而且也在解决农作物抗病虫性方...  相似文献   

9.
水稻等重要作物种子的保存与管理体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种植业可以追溯至距今10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我国有丰富的作物品种资源,包括数以万计的农家品种以及从国外引进的不少品种,这些宝贵的材料是一个国家最具价值、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如果缺乏妥善的保存管理方法,保存不当,就会使品种资源遭受严重的损失。有效保存优良种质资源的关键是现代化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与利用。本文就国内外水稻等作物种子保存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种子贮存现状进行了调研及分析,为未来如何更好、更高效地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广亲和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育种的实践和成就表明,只有采用崭新的材料与方法,才能在产量和其它方面取得突破。60年代矮化育种和70年代杂交籼稻的育成,主要利用了矮仔粘、低脚乌尖等矮源和野败胞质不育及有恢复基因的、具有良好株型的籼稻种质资源。南朝鲜在籼粳杂交育种上取得理想效果,是利用了IR667桥梁亲本种质等事例,表明水稻育种突破的关键之一是种质资源。根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积极利用水稻广亲和性种质资源,是加速育成、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川东北及川西南麻类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利用现状魏刚,陈祥雨四川省达川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635025)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是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992年至1993年我们对川东北的城口、万源、宣汉、通江、南江、旺苍、广元、青川、北川、平武、南...  相似文献   

12.
杂交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20 世纪农业科学研究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迄今为止,主要的大田作物玉米、水稻、油菜均已实现了杂优利用;杂交小麦的研究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至今未能大面积生产应用。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及优良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对RFLP、RAPD、AFLP、SCAR、STS分子标记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在恢复基因、不育基因及亲本选配等方面的应用作了全面综述,并对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4.
亚麻是重要的多用途作物,其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我国是亚麻加工和产品出口大国,随着亚麻生产的发展,对优异亚麻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亚麻种质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推动亚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亚麻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我国亚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利用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亚麻种质资源创新和亚麻属作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7.
《垦殖与稻作》2014,(1):F0004-F000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