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多糖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多糖产量的相关性。[方法]以细刺猴头、猴头1号和猴头T3为供试菌株,以3个猴头菌株菌丝体和子实体为样品,利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猴头菌多糖产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猴头T3多糖产量略高于细刺猴头,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猴头1号的菌丝体多糖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菌株。猴头1号的子实体多糖产量最高,其次是猴头T3,细刺猴头最低,但是三者没有显著差异。菌丝体多糖产量高的菌株,其子实体多糖产量也高;子实体多糖产量比菌丝体平均高出18.13%。各个菌株液态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多糖产量都大于子实体栽培多糖产量,平均高出35.25%。[结论]该研究为猴头菌多糖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猴头菌子实体、菌丝体粗提物理化性质,以及2组粗多糖对胃粘膜上皮细胞氧化模型保护能力的差异。[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葡萄糖含量、间羟基联苯法测糖醛酸含量、BCA法测量蛋白质含量。每组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含粗多糖的培养基,分别培养12、24、48 h后加入含过氧化氢培养基。用MTT法测细胞活度。[结果]猴头菌菌丝体、子实体粗多糖中葡萄糖含量分别为49.5%、44.5%,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2.01%、29.2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7.69%、23.54%。菌丝体组12、24、48h抑制率分别为75.1%、68.1%、16.9%;子实体组分别为70.2%、61.8%、16.7%。[结论]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粗多糖中糖醛酸、葡萄糖、蛋白质含量相近。子实体粗多糖比菌丝体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短时间内略强,长时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对卡介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与卡介苗通过皮下注射或粘膜途径免疫BALB/C小鼠,一定时间后通过非特异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观察猴头多糖对卡介苗免疫的佐剂效应.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可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真姬菇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蒸馏水提取真姬菇子实体多糖,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比和浸提次数为主要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后计算多糖得率。[结果]影响真姬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比>浸提次数>浸提时间。正交试验表明,当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2.0h,浸提比为1∶30,1次浸提时,多糖得率最高,达到4.8%。[结论]通过正交试验及其验证试验确定的真姬菇子实体多搪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2.5h,浸提温度90℃,浸提比1∶30,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真姬菇子实体多糖得率可达5.1%。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优选菌种长势较好的7株子实体组织分离后再培养,研究子实体生长情况,为北虫草菌种的复壮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子实体性状、产量及虫草多糖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子实体颜色均为金黄色,可以保持母种的颜色性状;除C1-柄分离后,子实体的长相纤细,与母种长相粗壮有差异外,其他菌株头柄分离后子实体长相均可以保持母种的长相性状;除C3-柄、C5-柄、C6-柄外,其他分离菌株子实体的最大长度均高于母种;除C3-柄、C5-柄、C6-柄外,其他菌株分离子实体的产量均高于母种;各菌株不同分离部位组织分离后再培养子实体多糖含量与母种的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组织分离可作为获得北虫草优质菌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秦培鹏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4-4786
[目的]优化热水浸提猴头菌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猴头菌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对影响浸提效果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猴头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2次,乙醇沉淀多糖的终浓度为75%,此条件下猴头菌多糖的提取率可达8.87%。[结论]研究可为猴头菌及其他菌类热水浸提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猴头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定了4个猴头菌株在4种培养基质上生长时的营养规律。结果表明,猴头菌在废棉及棉籽壳基质上生长时子实体转化率较高,能够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为碳源。纤维素是猴头菌子实体阶段的主要碳源;猴头菌对不同纤维素含量的培养基质的利用率有显著不同;猴头菌生长期间能向基质中释放胞外 CMC 酶、FP 酶和 HC 酶,3种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子实体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猴头多糖生物学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保健功能的评价方法,对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体中提取的猴头菌丝多糖进行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利用猴头下脚料和残次菇,筛选出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粉碎、超声提取、浓缩、Sevag法除蛋白、醇沉纯化等得到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在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pH值在5.0~6.5范围内,经正交试验所得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中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体积比)为1∶70,超声功率为最大功率的80%,提取时间是45min,提取温度为60℃,此时多糖提取率可达9.56%。[结论]该工艺条件综合利用下脚料和残次菇,多糖得率较高,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见谷物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常见谷物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进行比较,为生产企业对多糖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消费者选择购买食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几种常见谷物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膜分离进行谷物多糖的提取纯化。选择料液比为1∶10(g∶mL)、时间30 min,在温度90℃下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浓缩液在pH 5.0 HAC缓冲液中在95℃时加入淀粉酶,在55℃时加葡萄糖苷酶,恒温16 h,膜分离纯化,溶液定容,作为待测液。利用Douglas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从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看,杂粮类谷物明显高于大宗谷物,藜麦为40.16 g/kg,燕麦为35.92 g/kg,青稞为35.48 g/kg,黑麦为32.19 g/kg,稻谷为21.85 g/kg,小麦为26.41 g/kg,玉米为16.61 g/kg。[结论]非淀粉多糖的含量对食物的保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为谷物质量评价和谷物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利用酸枣肉渣,破解困扰酸枣加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猴头菇为对象,在栽培基质常规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20%、40%、60%、80%)酸枣肉渣替代玉米芯,分析其对猴头菇发菌时间、子实体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枣肉渣添加量的增加,猴头菇菌丝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满袋时间和出菇时间延长,当添加比例为20%和40%时,头茬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猴头菇品质得到提升,表现在鲜菇含水量和粗蛋白含量增加,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降低,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更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含铁量显著增加。添加酸枣肉渣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添加比例适宜控制在40%以内。本研究为酸枣肉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拓宽了新来源。  相似文献   

12.
杨宁  郝林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6):548-550,553
在猴头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神曲、芡实、麦芽、谷芽、山药、薏米6种中药,研究其对猴头菌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中药对猴头菌生长与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都能促进猴头菌的生长和胞内多糖的分泌,其中,芡实添加量为8%时,生物量最大,为对照的6.43倍;谷芽添加量为16%时,胞内多糖为对照的4.79倍;麦芽在所有添加量下都促进了猴头菌胞外多糖的含量,其他中药在合适添加量下才能促进胞外多糖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能氮离子注入技术诱变选育猴头菇子实体高产菌株.实验确定了以猴头菇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低能氮离子注入,离子注入后,原生质体经再生,用菌丝拮抗实验结合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验证菌株确实发生突变,然后分别以菌株的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固体栽培子实体生物转化率为初筛和复筛的指标,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高产猴头菇菌株AHSWHT7012,其液体发酵生物量、予实体生物转化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5.8%和12.5%.试验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束注入诱变技术用于猴头菇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贾毓宁  朱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48-150
[目的]优化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以羟自由基清除力、过氧化氢清除力、还原力等试验对猴头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猴头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温度85℃、液料比1∶2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5 h/次;猴头菇多糖具有良好的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能力清除能力和一定程度的还原力。[结论]通过优化获得的猴头菇多糖水提工艺稳定可靠,糖得率高;猴头菇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提示可能与其发挥其他药理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生产配方和液体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5组培养基中,最优的一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KH2PO40.1%,MgSO4.7H2O 0.06%。在此培养基的基础上做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pH为5.5;最佳温度为27℃;最佳转速为180 r.min^-1;最佳装液量为120 mL.(250 mL)^-1。由此得到的菌丝球生物量在同一因素的几个实验组内较好。  相似文献   

16.
于兰芳  李明  李守勉  田景华  姚太梅  邢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13-1413,1430
[目的]为食用菌紫外线诱变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猴头菌菌丝体,研究不同照射时间对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菌落直径及菌丝锁状联合数量的影响。[结果]紫外线对辐照1~3 min的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照射3 min处理的作用最明显(P<0.01)。对照射5 min处理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猴头菌紫外线诱变育种辐照时间以3 min最佳,但紫外线照射的不同时间与猴头菌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