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丰一号亲本JM、JF为转化材料,建立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其芽分化培养基为MS ZT 2.0mg/L I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MS。借助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OK,用农杆菌(LBA4404)与番茄子叶外植体共培养,把几丁质酶基因和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化到番茄上。经过卡那霉紊和Basta的筛选和再生培养,获得转化再生植株。采用浓度为1000mg/L的Basta除草剂溶液涂抹再生植株后代叶片,表现明显抗性。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Southern检测,表明上述基因已整合进番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侵染时间、菌液浓度和侵染温度3个因素,利用根癌农杆菌将LeJA2基因按L9(3^4)正交表转化番茄。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为OD260=0.6、侵染温度40℃、侵染10min时的转化效果较好,从而建立了较优的LeJA2基因沉默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的转化体系,并已得到14株转化再生的番茄植株,经卡那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证明LeJA2-RNAi基因已导入番茄并表达。  相似文献   

3.
基因转化技术在经济林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因转化技术进行经济林木遗传改良潜力很大。目前已建立了有效的植物基因转化技术体系,并在10多种经济林木上获得了外源转基因植株,一些重要的经济林木主要农艺性状的控制性基因图谱已经或正在开始建立。要使基因转化技术改良经济林木品种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还应在提高转化率和植株再生率以及在转化基因表达与调控等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基因工程在果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进行果树遗传改良潜力很大,目前已建立有效的转化体系,并在10多种果树作物上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转基因包括少数有应用前景的目的基因,如抗虫,抗病毒基因,一些重要果树的控制主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图谱已经或正在开始建立,要使基因工程改良果树品种走向实用化,还应在提高转化率和植株再生率,果树主要农艺性状遗传 转 表达和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建立南林895杨杂交无性系最适遗传转化体系,为创新耐盐南林895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南林895杨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对其再生体系和耐盐基因GmNHX1遗传转化的部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使用NaClO消毒处理10~15min的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均较低;以叶片为外植体产生的不定芽状态良好,而茎段分化的不定芽容易白化死亡。PCR检测结果表明,转GmNHX1基因植株可扩增获得符合大小的特异性条带(1641bp);通过荧光显微镜能够观察到转基因植株中的SGFP激发出的绿色荧光,证明GmNHX1基因已经高效整合到南林895杨的基因组中。【结论】叶片是南林895杨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最佳外植体来源,其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完全可以满足根癌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对受体的要求,可用于耐盐基因GmNHX1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为材料,根据ABA合成关键酶编码基因NCED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番茄果实中克隆了2个NCED基因片段,Le NCED1和Le NCED2。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一步建立了‘嘉宝’番茄Le NCED1基因的RNAi再生和转化体系,并研究影响番茄遗传转化的4个因素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激素组合、农杆菌侵染时间。结果表明:番茄子叶预培养2 d,用农杆菌LBA4404侵染5 min后,避光共培养2 d,在加入1mg/L 6-BA+0.05 mg/LIAA+5 mg/L潮霉素的MS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出芽,转入添加0.1 mg/LIAA+7 mg/L潮霉素的1/2 MS培养基上可以使芽生根。本实验共获得26株抗性植株。GUS染色证明,有9株抗性植株成功转入含有NCED基因RNAi载体的T-DNA,为深入了解ABA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机理提供了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7.
菊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菊花遗传转化受体的建立和菊花转基因体系的建立两方面综述了建立菊花的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情况,后者包括抗生素的选用、转化再生植株的筛选、共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株的选择。同时对近10年来在菊花遗传转化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包括转NPTⅡ基因和GUS基因,转改变花色、花型、花期基因,转抗病、抗虫、抗病毒基因和提高耐寒性基因。提出了转基因菊花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抗真菌基因导入棉花创造高抗黄萎病材料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真菌的β-3,3-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酶基因导入棉花,在研究建立不同抽花品种的体细胞培养和微茎尖培养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基础上,采用基因枪法、叶盘法等途径进行遗传转化,并通过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目的基因,已获多批经卡那霉素筛选的植株,经PCR检验,已得到阳性结果,证明该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棉化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葡萄叶片植株再生及GFLV-CP基因的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无核白和黑王等12个品种的无病毒葡萄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在NN69培养基(Nitsch and Nitsch 1969)试验了不同浓度的IBA和BA对其植株再生的影响.其中无核白、黑王、红地球和红宝石4个品种获得了稳定高频率的再生植株.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建立了葡萄离体叶片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而后将葡萄扇叶病毒外壳蛋白(GFLV-CP)基因转入葡萄叶片,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证明获得了转葡萄扇叶病毒外壳蛋白(GFLV-CP)基因的无核白葡萄植株.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新疆大叶苜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抗盐碱苜蓿的新品种,但苜蓿的品种直接影响着其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因此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叶苜蓿转基因体系对于大叶苜蓿抗逆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的Na+/H+反向运输体基因Cg-NHX1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上,并转化入根瘤农杆菌EHA105,以5~7 d苗龄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重组EHA105介导的子叶浸染法将Cg-NHX1基因导入新疆大叶紫花苜蓿中,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提取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Cg-NHX1基因已经被整合到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基因组中.研究成功地获得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植株,并在新疆大叶紫花苜蓿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菌液浓度OD600nm为0.2~0.3,浸染时间20 min适宜于子叶愈伤诱导,有利于基因转化植株的获得.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紫穗槐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确定了卡那霉素临界耐受浓度为40mg/L。菌液浓度与侵染时间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侵染菌液OD600为0.8、侵染时间为30min时转化效率最高,达17.95%。GUS染色检测分析表明:含pBI121-GUS质粒DNA农杆菌侵染转化的愈伤组织其抗性不定芽和再生植株根和叶均呈蓝色。转化植株叶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GUS基因已整合到紫穗槐基因组中。以上结果表明建立了以茎段诱导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农杆菌介导的紫穗槐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了验证其可重复性,又进行了pBI121-GFP基因的转化,T0代再生植株PCR检测整合率达85%,在488nm蓝光源激发下转化株的顶芽产生绿色荧光,说明转入的基因在35S启动子下过量表达。此遗传转化体系可应用于转基因育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构建高效的康乃馨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康乃馨叶片为受体材料,通过抗G418筛选,探讨预培养时间、根癌农杆菌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根癌农杆菌介导康乃馨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20 mg/ml G418是康乃馨叶片转化的适宜浓度。随着预培养时间的增加,康乃馨叶片的存活率降低,预培养2~3 d时抗性芽分化率较高。当根癌农杆菌OD600为0.5~0.8时,抗性芽分化率较高,适合康乃馨转化。共培养2~3 d时,康乃馨叶片生长状态好,抗性芽分化率最高。[结论]预培养、共培养各2~3 d,菌液浓度OD600为0.5~0.8是根癌农杆菌介导康乃馨遗传转化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许继飞  许继中  赵吉  邹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946-3950,4139
[目的]优化欧美杨108的无性繁殖再生体系的培养条件。[方法]以欧美杨108无菌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叶片直接分化和茎段愈伤组织分化再生体系的培养条件。[结果]欧美杨108的叶片适宜在光照下进行直接再生分化,茎段适宜在光照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再生分化。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琼脂7.00 g/L、pH 6.00、蔗糖20 g/L)附加0.60 mg/L 6-BA和0.20 mg/L NAA;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WPM固体培养基附加0.75 mg/L KT和1.50 mg/L 2,4-D。不定芽诱导生根培养基为WPM固体培养(蔗糖30 g/L)附加2.00 mg/L IBA。[结论]优化了欧美杨108叶片的直接分化再生体系和茎段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培养条件,为其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反义AcInv基因转化马铃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马铃薯反义AcInv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选用生产上推广的9个普通四倍体栽培种,对影响转化的各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卡那霉素(Km)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生根过程中为50 mg/L。外植体的预培养为:茎段2 d,叶盘3 d效果较好;农杆菌浓度当OD600值为0.5时对茎段和叶盘的转化效果均较佳;茎段和叶盘侵染时间分别达8 min和10 min时转化率较高;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分别为2 d和3 d时,茎段和叶盘的转化率较高;各个品种的外植体在卡那霉素抗性培养基上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只有1号(“大西洋”)最后从愈伤组织上分化成苗,形成正常植株,植株再生率为11.2 %,PCR扩增检测表明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为阳性。  相似文献   

15.
将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分开,探讨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黑暗条件下84K杨叶片及茎段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及愈伤组织诱导出芽的影响.结果表明,84K杨叶片产生愈伤组织的高效培养基为MS+KT 0.5 mg/L+2,4-D 0.2 mg/L;茎段为WPM+KT0.5 mg/L+2,4-D 0.1 mg/L.愈伤组织诱导出芽的高效培养基为WPM+TDZ 0.05 mg/L+6-BA 0.5 mg/L.为下一步获得高效的84K杨转基因体系提供一个高效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机理及影响农杆菌转化效果的诸多因素 ,如 :植物基因型、转化受体、预培养、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等 ,以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番茄品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番茄外源基因转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结合反义ACC基因的番茄中的导入,就番茄外源基因转化系统建立中的几个问题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的组织培养比普通番茄更复杂和困难,需要对其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做系统研究,以选择更适合的培养基,抗生素的使用要掌握好剂量,在番茄的子叶上以50mg/L为宜;叶盘法转化番茄子叶时采用的菌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对转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农杆菌过夜培养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泡时间为5min为宜;转基因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以玉米自交系H99、丹988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愈伤组织对NaCl的敏感性试验,确定转化愈伤组织的适宜选择压,适宜愈伤组织转化的盐浓度为225 mmol/L.并对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带有pCAMBIA-1301-CMO-BADH质粒的根癌农杆菌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采用EHA105的菌株振荡20h后,菌液OD值为0.5~0.6时侵染25 min为农杆菌转化的适宜条件.对移栽成活的36棵抗盐植株经PCR检测有2株呈阳性,阳性株率最高达到5.6%,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9.
一品红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悬浮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一品红原生质体融合及遗传转化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一品红品种"喜庆红"的顶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悬浮系建立的研究。[结果]以浓度0.1%升汞处理顶芽和带芽茎段的时间分别以6 min和10 min为宜。在MS固体培养基里分别添加活性炭、PVP和Vc后,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褐化程度有所减轻,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结论]一品红愈伤组织悬浮系的适合继代周期为7~8 d。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sever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in vitro adventitious bud regeneration and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F. vesc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 vesca seeds germina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while seeds were cultured in water,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was the lowest while seeds were cultur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hormone; the germination rates that seeds cultured on two and three layers filter paper were higher than that seeds cultured on four and five layers filter paper. In vitro adventitious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w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explants typ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existed between petioles and leaves. When using the same type explants, in vitro adventitious buds regeneration rate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buds per explant between Ruegen(RE) and Yellow Wonder(YW)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 to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YW. Using seedling leaves of RE and YW as materials, an efficient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In this system, the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was OD_(600)=0.5, the explants were immersed in bacteria broth for 9 min, the co-cultured time was 2 days, and had no pre-cultured time. The percentage of explants with resistant buds of RE and YW was compared. The putative transformed plants were confirmed by P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