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树莓果及其发酵产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莓(Rubus idaeus)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多年生落叶果树或常绿灌木、小乔木.由于其果实色泽诱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称作第三代水果(刘建华等,2004).树莓既可生食,又适宜加工制成果汁、果酒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和加卫等,2005;徐怀德等,2004).目前我国树莓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南部、吉林东南部及晋、鲁、冀、陕、京、辽等地区.  相似文献   

2.
2种盐生植物根系的适盐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过程中,根系起关键性作用(Satomura et al.,2006),同时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格局反映出植物的生态适应对策(Hartlea et al.,2006),这种对策在逆境中表现为增加其生存的机会(冯锋等,2000).盐生植物作为一类具有特殊适应能力的植物,生长于盐渍化土地上,这种适应对策可能表现在种子萌发(高瑞如等,2007;Song et al.,2006;Qu et al.,2008)、幼苗生长(李圆圆等,2003;韩张雄等,2008)、形态结构(陆静梅等,1998;赵可夫,2002)、生理(孙黎等,2006;贾娜尔·阿汗等,2007)及分子调控(Yin et al.,2002)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辉蛾科(Hieroxestidae)扁蛾属(Opogona)(杨集昆等,1997),是近年来从境外传人我国的一种重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程桂芳等,1997).该虫寄主广泛,据资料报道(商晗武等,2003),目前已发现寄主植物28科87种8变种,其中,国外报道24科6种4变种,国内14科55种2变种,主要危害巴西木(Dracaena fragrans)、发财树(Pachira macrocarpa)、风梨(Ananas comosus)、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朱顶兰(Amaryllis vittata)、木棉(Bombax malabaricum)、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等观赏植物,我省新发现还能危害柳树(Salix sp.)、紫藤(Wisteria sinensis)、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等本地绿化树种.它已对我国花卉苗木和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国家林业局将其列入了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对白桦林的危害及药剂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肩星天牛(Anoplophroa glabripennis)是多种林木的重要蛀干害虫,根据国内文献(萧刚柔,199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983;山东林木昆虫志编委会,1993;李文杰等,1993;李亚杰,1983,山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1986;杨秀元,1981,高瑞桐等,2000;安榆林,2006)等记述,光肩星天牛危害杨(Populus spp.)、柳(Salix spp.)、榆(Ulmus spp.)、糖槭(Acer saccharum)、桑树(Morus alba)、梨(Pyrus so.)、桦树(Betula sp.)、桤木(Alnus sp.)、悬铃木(Platanus sp.)、苹果(Malus sp.)、茶条槭(Acer ginnala)、元宝槭(Acer truncatum)、复叶槭(Acer negundo)、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相似文献   

5.
藏东南德姆拉山东坡及察隅河谷的蚂蚁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 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除了地球的两极及雪线之上,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不仅具有药用、食用及研究价值,还有改良土壤、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植物种子、防治害虫等功用(徐正会,2002).此外蚂蚁还是指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的重要类群(Andersen,1990;1995;Alonso,2000;Kaspari et al.,2000). 20世纪至今,国内有关蚂蚁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报道呈增长趋势.国外蚁类学家Mayr (1889)、Forel (1906)、Ruzsky (1914)、Donisthorpe (1929)、Menozzi(1939)、Eidmann(1941;1942)、Dlussky( 1965)、Collingwood (1970)、Kohout (1994)、Radchenko等(1999)等报道过西藏的蚂蚁种类及地理分布.我国蚁类学家唐觉等( 1982;1993)、周善义( 2004)分别报道过西藏墨脱、喜马拉雅山区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蚂蚁(于娜娜等,2011).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冬春月季切花供需矛盾,海南从昆明等地引进大量切花月季品种进行试种,从中筛选出适合海南栽培的金奖章(Gold Modal)、黑魔术(Black Magic)、卡罗拉(Carola)、梅朗口红(Roundelay)、芬得拉(Vendela)、坦尼克(Tineke)、萨曼莎(Samahtha)和影星(Movie star)等耐热切花月季品种,在三亚、五指山、琼海等市县试种取得成功.并总结出了土壤改良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灌溉降温技术、反季节花期调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采后保鲜技术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植物群落为常绿林,郁闭度约0.7.乔木层物种优势种主要由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粉单竹(Lingmnia chungii)等组成;灌木层物种主要由鸭脚木(Schefflera heptaphylla)、朴树(Celds sinensis)、假连翘(Duranta erecta)等树种组成;草本层物种主要由大叶油草(Axonopus compressus)、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等草本组成,且乔木以小树为主(胸径<10 cm, 树高<10m),并对该园植物多样性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美  周运超 《林业科学》2012,48(3):132-135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虽然土壤侵蚀只是石漠化过程的一个环节(王世杰,2002),但要清晰了解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发展需要有土壤侵蚀过程资料的支撑.石漠化过程分为地质石漠化过程、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和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李阳兵等,2004).当降雨量小于80mm时,喀斯特地区土壤的主要流失方式是地下漏失(张信宝等,2007),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土壤侵蚀很难准确监测.目前研究喀斯特土壤侵蚀的方法有遥感技术(安和平等,1994;蓝安军等,2001;万军等,200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白占国等,1997)、修建径流场和沉沙池等(彭建等,2001)、湖泊沉积物分析(王红亚等,2006)、埋钉(桩)(彭建等,2001)和洞穴石笋记录(蔡炳贵等,2005)等,常被限制在短时间内,且很难获取地下土壤丢失数据和过程,无法综合评价喀斯特土壤侵蚀的历史过程,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来准确描述喀斯特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9.
仁用加工型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坚果经济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榛子为榛属(Corylus)植物,世界上约有18个种,我国是重要的产地,原产8个种和2个变种(张宇和等,2005).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近30年间,国内育种专家通过我国平榛(C.heterophylla)和欧洲榛(C.avellana)的种间杂交,获得了平欧杂种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成为榛属植物一个新种质,具有果大、丰产、出仁率高、果仁饱满等特点,在抗寒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超过欧洲榛,目前,已经鉴定了‘达维’、‘玉坠’、‘薄壳红’等多个平欧杂种榛新品种(梁维坚等,2000;张玲等,2007;2008;郑金利等,2007;2008;段鹏勇等,2009;潘洪泽等,2010),并筛选出了一些大果、抗寒、丰产等性状优良的品系,完成了我国平欧杂种榛育种的初期目标(梁维坚等,200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素处理条件下杂种落叶松生根力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广泛应用于促进插穗生根的外源生长素有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以及商业化的植物生根促进剂,其中IBA效果最为突出(王建华等,2006;祁德富等,2007;张卫国等,2007).  相似文献   

11.
竹节制备提金活性炭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提金活性炭,研究温度、保温时间、水蒸气流量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水蒸气流量的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_2吸附等温线的分析表明,竹节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中孔、大孔结构.在较佳的试验条件下,活性炭的强度、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97.5%,262 mg·g~(-1),1 072.7 mg·g~(-1),1 334.2 m~2·g~(-1),0.671 mL·g~(-1)和0.574 mL·g~(-1).  相似文献   

12.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磷酸氢二铵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讨论了预处理温度、浸渍比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温度、浸渍比和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较佳生产工艺条件下:预处理温度160℃,浸渍比1.25:1,活化温度450℃,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到930.2mg·g^-1。  相似文献   

13.
采用杉木屑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木质活性炭产品,探讨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木质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活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和活化时间的增大,木质活性炭的得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木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1.0h、...  相似文献   

14.
磷酸活化工艺条件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磷酸浓度、浸渍比、活化温度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浓度、浸渍比和炭活化温度对磷酸活化法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脱色力和焦糖脱色力都有影响:浸渍比(纯磷酸与绝干原料质量之比) 的影响最显著,但1.5:1之后影响不大;磷酸浓度对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影响显著,对亚甲基蓝脱色力的影响次之,而对焦糖脱色力的影响很小;炭活化温度对碘吸附值和焦糖脱色力的影响随磷酸浓度和浸渍比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但在不同的磷酸浓度和浸渍比的情况下炭活化温度的升高都提高亚甲基蓝脱色力。磷酸活化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能通过调整磷酸浓度、浸渍比和炭活化温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木屑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硼酸为催化剂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磷屑比、硼酸添加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屑比为1.5∶1,硼酸的添加量为1%,活化温度是400℃,活化时间为60 min,此时活性炭的得率为33.5%,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25 mg/g,碘吸附值为855 mg/g。添加硼酸的制备方法要比传统的用磷酸制备时的条件更加温和,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可以改变活性炭产品的孔隙结构,生产出用于不同环境的液相吸附专用活性炭。  相似文献   

16.
Nitrogen-containing bamboo charcoals were prepared using bamboo processing residues, and modified by melamine or urea. The iodine value of the products we obtained was analyzed, and two samples were chosen for the Cr(VI) adsorp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KOH and carbon ratio of 3:1 (w1/w2), activation temperature 800 °C and activation time 1 h, the activated carbons modified by melamine boasted the iodine value of 1144 mg/g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s modified by urea boasted the iodine value of 1263 mg/g. In addition,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is 95.3 mg/g for the activated carbons modified by melamine with the adsorbent dosage of 1.0 g/L at an initial pH 2 in the presence of 100 mg/L K2Cr2O7 at 30 °C for 180 min and it is 94.2 mg/g for the activated carbons modified by urea in the same reaction condition.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can better reflect the two kinds of nitrogen-containing activated carbons adsorption kinetic process of Cr(VI). The adsorption process conforms to the Langmuir model, indicating that the process is single molecular layer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17.
薄皮核桃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农林废弃物薄皮核桃壳为原料,通过化学活化-高温炭化法制备多孔活性炭材料,优化制备工艺过程,表征吸附性能机理,为薄皮核桃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碘吸附值和亚基甲蓝吸附值为考察指标,进行活化剂的筛选,并进一步考察原料粒度、料液比、活化时间、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制备出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等温线、元素分析仪和FTIR测定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主要元素组成和表面官能团,扫描电镜分析形貌结构,XRD和TG分析活性炭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结果】选用磷酸为最佳活化剂,薄皮核桃壳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核桃壳粉100目、料液比1:4、活化时间120 min、炭化温度500℃、炭化时间60 min,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657.42±3.1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8.55±1.94 mg/g。制备出的活性炭的表面积为449.80 m2/g,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孔容积为1.11 m2/g,平均孔径为7.87 nm。碳元素含量为65.56%,结晶度不高,为无定型结构,活性炭在400℃左右发生热降解,主要含有羧基、酚基、醇羟基等活性官能团。【结论】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出的薄皮核桃壳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发达,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均高于国家标准,具有将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温重整方法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以商品磷酸法木质成型活性炭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升温/降温方式、重整温度和重整时间对活性炭强度、孔结构、着火点和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升温至800℃重整活性炭30~75 min后快速降温的方式(快速升温/快速降温(FH/FC))可使活性炭强度提高5.75%~6.39%,得率保持在83.54%以上,比梯度升温/自然降温(GI/ND)更高效节能。对经800℃重整30和60 min后的活性炭的孔结构和吸附性进行研究,发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分别下降约400 m2/g和0.3 m3/g,孔径分布在1.2 nm以下的微孔所占的比例增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略有下降,而对碘的吸附性能略有提高,丁烷工作容量下降15%以内。经高温重整后,活性炭的着火点显著提高,800℃重整60 min后,着火点提高100℃以上,这与高温重整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竹节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以竹节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磷酸浓度对产品活性炭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560W、活化时间9min、磷酸质量分数4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889.0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78mL/g、得率31.0%。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45,产品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率为国家一级品标准(GB/T 12496.10-1999)的1.48倍。本工艺方法为竹节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样品,探讨了炭化、活化及后处理过程中各实验条件对活性炭样品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活性炭样品的性能及得率,得出较优的实验条件为:炭化温度450~500℃、碱炭比值1.0、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20 min;在较优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2 312 m2/g,碘吸附值1 93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392 mg/g;孔径分布以微孔为主;表面含有羟基(—OH)、活泼氢(—H)等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