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色膜及除草膜覆盖花生效果的研究潘秀美,姜官恒,刘永泉(潍坊市农科院,潍坊261041)花生覆盖普通地膜是一项新的增产措施,但是生产上往往因覆盖质量等问题造成杂草滋生严重,与作物争肥争水,一旦杂草繁茂无法控制时,不得不揭膜除草,使覆盖栽培遭到失败。为...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膜具有增温、保墒、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促进棉花早熟、优质、高产等优点,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白色革命”。陕西省自1979年引入该项技术,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目前,地膜棉已占全省植棉面积的95%以...  相似文献   

3.
1 前 言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诸暨市春秋马铃薯栽培面积从 1996年底的 50 0hm2 ,以每年15%左右的比例递增。因此 ,研究如何夺取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 ,如何做好效益农业方面文章 ,是摆在农技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鉴于此 ,我们于1999年对春马铃薯进行双、单膜覆盖栽培比较试验。2 试验设计与处理2 1 试验设计处理Ⅰ :在塑料竹架中棚内 ,播后再用地膜平铺覆盖。处理Ⅱ :播后单用地膜平铺覆盖为对照。2 2 试验经过 选择中等且肥力较一致砂壤土旱田 ,中棚搭架前 ,土壤保持水量 70 %左右时进行翻耕平整土地 ,塑料竹架中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苗膜下移栽不同破膜时间对烤烟产量与产值的影响。[方法]以小苗膜下移栽后及时破膜、移栽后2 d破膜、移栽后4 d破膜3种不同破膜时间开展小区试验,并以常规栽培方式作对照。[结果]小苗膜下移栽后2 d破膜,烤烟产量产值最高,且超过了对照;移栽后及时破膜处理产量略低于对照,但产值略高于对照;移栽后4 d破膜处理的产量与产值均低于对照。[结论]移栽后2 d破膜为当地烤烟小苗膜下栽培的适宜破膜时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种颜色和1种异型地膜在棉田上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其对土壤增温效果、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异型膜膜下平均温度低于常规地膜,红膜、蓝膜膜下平均温度高于常规地膜;和常规地膜相比,黑膜、异型膜、红膜、蓝膜棉花生育进程延后2~7 d,黑膜、红膜、蓝膜棉花铃重减少了0.4~0.5 g,红膜和蓝膜棉花衣分分别提高0.5、0.3百分点,黑膜和异型膜棉花衣分分别降低2.5、0.6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淀粉膜经花生田初步覆盖试验,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并接近超微地膜的增产效果,因此认为发展淀粉膜是今后解决聚乙烯残膜污染的重要途经之一。但要进一步调整配方配比,延长覆盖裂解时间,提高农艺性能和增产效应;改进生产工艺、减薄厚度、减少用量、降低成本,才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棉花应用“双膜”覆盖育苗体会张水山,陈尚西,郭西道(永安乡农技站332106)棉花营养钵育苗,怎样才能达到早播、全苗、齐苗;我们进行过多次探索,实践证明“双膜”覆盖育苗在保温出苗上优于单膜覆盖,有利适时早播、争早发、高产。近三年来在全乡由示范到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表汪菜素内酯对小麦根质膜H^+-ATPase和铁氰化钾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用0.1μg/mlBR浸种后,水培萌发2d的小麦幼根用两相分配法制备质膜。  相似文献   

9.
刘立侠  唐树延 《大豆科学》1990,9(2):130-135
研究生长在同等光强(50μE/m~2·s)6种光质(白光、红蓝光、红蓝绿光、红光、蓝光和绿光)条件下的大豆类囊体膜结果表明:红光诱导大豆具有阴生植物的特点,蓝光诱导大豆具有阳生植物的特点,绿光下大豆类囊体膜的发育较弱。低强度的复合光类似红光,诱导大豆具有阴生植物的特点,如高的叶绿素含量和低的叶绿素a/b比值以及较高的光系统Ⅱ含量和较低的光系统Ⅰ含量。红蓝光的组合照射相对有利于大豆类囊体膜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覆膜与露地、垄作与平作及膜下与膜侧播种对黑龙港区域春玉米产量形成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覆膜、垄作和膜下播种均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温度,玉米吐丝前增温效果更明显;覆膜对耕层土壤含水量的调控效应达显著水平,吐丝前后分别提高11.08%和10.38%;覆膜能显著提高春玉米苗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垄作和膜下播种仅显著提高了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覆膜、垄作和膜侧播种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10.3%~21.7%、8.5%~12.3%和2.8%~6.6%,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穗粒数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研究没食子酸、间苯三酚、对苯二酚、苯酚和香草醛等5种酚类化合物对苗期遭受低温胁迫的裸大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可增加低温下叶片GSH和ASA含量,维持叶片较高的SOD和CAT活性,降低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质膜秀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从而维持了膜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提高了裸大麦的抗寒性。在5种酚类化合物中,以间苯三酚对大多数生理特  相似文献   

12.
硒对连作障碍下大豆膜脂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罗盛国  李彦 《大豆科学》1999,18(3):224-229
本试验研究了连作胁迫条件下,硒在减轻连作胁迫对大豆膜脂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重茬盆栽和迎茬小区试验中,硒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大豆叶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13.00和F=5.12,由于GSH-Px活性提高,使大豆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7和r=-0.691,在重茬盆栽试验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pH5.6、4.5、3.5、3.0、2.5、1.5)对不同时期的荔枝叶片(新叶、转绿叶、老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下降,叶片可溶性糖、K^ 、Ca^2 、Mg^2 的渗出量增加,造成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其中K^ 渗出量可作为对酸雨反应敏感性最佳评价指标。同时新叶、转绿叶、老叶对酸雨的抗逆性和敏感性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将稻种粘着固定地膜上制成种膜,直接铺于稻田用水稻生产,可明显地节省水稻栽培用工,提高寒地水稻产量,是一项极有潜力的水稻省工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豆原生质膜及混合细胞器膜脂脂肪酸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丽君  孟良 《大豆科学》1991,10(1):46-52
本文分析了大豆复叶、真叶、子叶和发育子叶原生质膜及混合细胞器膜脂脂肪酸的组成、配比以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原生质膜及混合细胞器膜脂中主要有六种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还有少量的月桂酸和花生酸和一种未标记的脂肪酸。干旱胁迫不改变大豆不同叶类组织原生质膜和混合细胞器膜脂脂肪酸的组成,但配比和组分含量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脂肪酸组分中变化最显著的是亚麻酸,其次是亚油酸和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耐旱型品种(庆选101)膜脂对干旱的反应,为脂肪酸的饱和化作用较慢,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不耐旱品种(黑农11)。同一品种不同叶类对干旱的抗性表现的顺序为:复叶>真叶>发育子叶>子叶。  相似文献   

16.
将稻种粘着固定于地膜上制成种膜,直接铺于稻田用于水稻生产,可明显地节省水稻栽培用工,提高寒地水稻产量,是一项极有潜力的水稻省工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草纤维膜覆盖花生,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果,并能促进花生生育和显著提高荚果产量。而且花生收获前残膜降解一触即碎,收获时花生棵已不挂带残膜,这对防除残膜污染有重要的意义。但草纤维膜有一定的透气性,其增温、保墒效果和对花生的增产幅度不如聚乙烯微膜大,加之膜幅太窄、太厚,亩用量多,成本高, 尚需改进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群松  管永祥 《花生学报》1995,(3):30-31,40
马铃薯、花生一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及效果刘群松,王龙,管永祥,俞春涛(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局连云港222002)(江苏省作物栽培站)为了开发冬闲田,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使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转变,我们进行了在留种春花生的冬闲田里种一季马铃薯的偿试,...  相似文献   

19.
用大豆浆和大豆蛋白制作可食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豆浆和大豆蛋白制作可食膜黑龙江商学院食品工程系闵连吉,张凤成用大豆浆制作的膜,在中国叫“豆腐皮”,在日本叫“yuda”,在韩国叫“konykook”,目前,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食品保护膜,在食品加工业上已广泛应用。Circl和Johnsm用大豆蛋白膜...  相似文献   

20.
简叙棉花三膜化栽培增产机理,重点介绍棉花三膜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