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叶氏夏柏特线虫,从侵袭性幼虫感染无虫羔羊到成虫产卵需要98~154天,虫卵散播期可持续260天;描述了虫卵和各期幼虫的形态;该种与相近种羊夏柏特线虫的生活史比较,主要区别点是1、该种侵袭性幼虫鞘尾(0.106~0.160毫米)短于羊夏柏特线虫侵袭性幼虫鞘尾(0.172~0.22毫米)长度。2、该种第四期中期幼虫的发育持续时间在61天以上,而羊夏柏特线虫的第四期中期幼虫发育持续时间为12天,前者比后者长49天;从侵袭性幼虫感染到成虫产卵,前者需要98~154天,后者需要48~54天,前者比后者长50~100天。 根据生活史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叶氏夏柏特线虫作为一个独立虫种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初步研究了甘肃结节虫(Oesophagostomum kansuensis Hsiung et kung,1955)的体内发育史。20只二月龄且没有甘肃结节虫感染的绵羊羔用于试验。幼虫被吞食后24小时,几乎都脱掉了鞘膜,且90%进入大肠,并发育成成虫。两天后,绝大部分进入第四期。第四期幼虫有一个杯形或球形口囊,口缘有一圈由许多小叶构成的小叶冠。童虫出现在感染后24天,约经30天它们发育为成虫。第五期幼虫的特征是生长快和性发育成熟。首次排卵时间在春夏感染是60~61天,在冬季感染约需三个月以上。甘肃结节虫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固需的组织移行,也不致使结节和溃疡的形成,但第四期幼虫在盲肠和结肠腔内有段时间的回游生活。  相似文献   

3.
将胎生网尾线虫的侵袭性幼虫4500—5000条,经口投服土拨鼠。从第3天以后到第34天,每隔2—7天定时采集肠淋巴结和肺脏,进行寄生虫检查和病理组织学镜检,在肠淋巴结,只于投虫后第3天查到了虫体;在肺脏于投虫后第3天查到了虫体,第7天检出的数量最高,并发育到性分化。但17天后检出虫体极少。在组织学方面,3天后,肺实质内出现以点状出血和嗜酸球浸润为特征的肺泡病灶,在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组织看到  相似文献   

4.
将有细颈线虫(NematodirusSP.)混合感染的绵羊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混合虫卵,用200目网筛分离纯化细颈线虫卵,在26℃条件下培养3周后,获得细颈线虫感染性幼虫。给经过丙硫咪唑驱虫后的无虫羔羊一次口服1万条该幼虫,于感染后第16天试验羊粪便检查到纯细颈线虫卵,49天达到产卵高峰,EPG=275,在保持感染羊不受污染条件下,建立了单一种细颈线虫感染羊模型。  相似文献   

5.
对鹅裂口线虫生活史进行了研究。虫卵在26~28℃条件下,经12-16小。时在卵壳内发育为第一期幼虫,再经24-36小时进行两次蜕皮,发育为第三期幼虫,随即孵出。不同成熟度的第三期幼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率不同。第三期幼虫经口感染小鹅,4天后在腺胃蜕皮1次,形成第四期幼虫,并向肌胃移行。7天后在肌胃又蜕1次皮,发育不第五期幼虫,14天后在肌胃检得成虫。不同年龄的宿主感染其虫卵在开放前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1猪蛔虫病 猪蛔虫从分类上属于蛔科、蛔属。虫体色彩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圆柱状。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雌虫产出的卵随宿主粪便排入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被猪食入后,在消化液作用下,卵壳溶解,卵内幼虫,钻入宿主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此停留2-3天,发育为第三期幼虫。然后再随血流到达心、肺,在肺部停留5-6天,变成第四期幼虫。然后随着宿主咳嗽,通过支气管、气管进入宿主口腔,咽下后,到达小肠,变成第五期幼虫,最后发育为成虫。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时间为10-30天,幼虫在猪体内移行20天,从虫卵感染猪到成虫成熟需2-2.5个月,寄生寿命为7-10个月。  相似文献   

7.
对分离、培养的毛圆线虫三期幼虫,用0.08%次氯酸钠37℃脱鞘30分钟,幼虫脱鞘率可达95%以上。采用慢速致冷法冷冻后三期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63.3%,最高可达67%。当加入6%兔血清作为冷冻保护剂时,三期幼虫的存活性不受损害。用正常三期幼虫感染试验羊后第17天即可查到虫卵,剖杀后回收率为1.9%。冷冻保藏后的三期幼虫感染后虫卵出现较晚,成虫回收率为0.64%。尽管冷冻保存后的三期幼虫能感染试验动物,但其在体内的发育受阻,排卵推迟,并且每克粪便中虫卵含量低于正常三期幼虫感染后的粪便虫卵数。  相似文献   

8.
捻转血矛线虫纯净3期幼虫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自然感染羊体内获得捻转血矛线虫雌虫后,收集其子宫中的虫卵进行培养,再将纯净的第3期幼虫感染保种山羊,于虫卵排出高峰期大量收集粪便,进行幼虫培养,可获得大量纯净的捻转血矛线虫第3期幼虫。  相似文献   

9.
牛新蛔虫与其它动物的蛔虫生活史比较具有特殊性.它必须经胎盘感染.具体感染方式为:寄生在犊牛小肠中的成虫产卵。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27℃)和湿度下.经过7—8天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3-15天在卵壳内进行第一次脱化.变为第二期幼虫.即感染性虫卵。牛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透肠壁.移行至肝、肺、肾等器官组织.并在其中进行第二次脱化,变化第三期幼虫.停留在这些组织器官里。当母牛怀孕8.5个月左右.幼虫即移行到子宫.进入胎盘羊膜液中,进行第三次脱化,变为第四期幼虫。由于胎盘的蠕动作用,幼虫被胎儿吞入肠中发育.犊牛出生后.幼虫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化、长大.经25—31天变为成虫.成虫在小肠内可生活2—5个月.以后逐渐从宿主体内排出。另外.幼虫也可从胎盘移行到胎儿的肝、肺.以后沿一般蛔虫的移行途径转入小肠,犊牛出生时小肠中已有成虫.所以称之为犊牛新蛔虫病。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对羊捻转血矛线虫成虫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羊经丙硫咪唑驱虫后隔离饲养,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第3期幼虫,当第26天从粪便中查出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后,由颈静脉、肌肉注射及经口灌服苏云金芽胞杆菌(B.t)伴胞晶体蛋白,每日1次,连续3次。以后隔日从羊直肠内采粪,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查虫卵,并计算EPG(每克粪便中虫卵数)。静注和肌注晶体蛋白后的羊,分别于注射后1周、2周、4周扑杀,口服和对照组羊4周后扑杀,从皱胃和小肠内查虫。结果表明,经静注(晶体蛋  相似文献   

11.
给15头犊牛每头感染3000条第3期幼虫,按习惯方法比较了两个品系胎生网尾线虫到第5幼虫期的受阻趋势,评价了艾弗菌素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品系差异。当用高山品系感染42天后仍有99%以上的虫子发育受阻时,用联合王国实验室品系感染者,仅回收到0—26%的受阻幼虫。以高山品系幼虫感染后28天,用艾弗菌素按200微克/公斤体重剂量皮下注射治疗后,在动物肺脏内  相似文献   

12.
南昌地区小尾寒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toll‘s和Baerman‘s法对58只从山东引入两年后的小尾寒羊作粪便虫卵分类计数、幼虫培养和幼虫分离鉴别.结果表明:羊群寄生虫感染率为98.28%,其中吸虫感染率为15.52%、绦虫为10.35%、线虫为87.93%、球虫为18.97%,以线虫类感染率最高.在3种不同年龄段的羊中,成年羊、周岁羊均以感染线虫和吸虫最严重,感染率分别为90.48%、19.05%和95.65%、21.74%,而羔羊不同虫种的感染率依次为线虫71.43%、球虫42.86%、绦虫21.43%.对小尾寒羊危害较严重的绦虫,3个年龄段的羊中,以羔羊感染最严重(21.43%),分别较成年羊(4.76%)、周岁羊(8.7%)高16.67%和12.73%.因此,断奶羔羊应加强球虫病和绦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嗜线虫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防制绵羊胃肠道线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30只 4~ 6月龄羊分为 2组 ,分别在各自的围栏草场中放牧。用毛圆线虫和血矛线虫为主的第 3期幼虫对所有羊只人工感染 2次后 ,一组羊按每千克体重 1× 10 6 个的剂量每天饲喂嗜线虫真菌的厚垣孢子制剂 ;另一组羊作对照 ,仅饲喂等量的上述制剂基质——小麦。第 2次人工感染后 8周 ,2组羊粪便 EPG基本相近 ,但与对照组相比较 ,真菌组粪便培养物中感染性幼虫减少了 6 9.7% ;草场草样中感染性幼虫数也较对照组减少 6 7.8%。再把以上 2组羊驱虫后分别放养于上述围栏草场 ,8周后真菌组羊粪便 EPG较对照组减少 87.3% ;草场感染性幼虫也较对照组减少82 .6 %。上述结果显示 ,嗜线虫真菌 Duddingtonia flagrans在绵羊胃肠道寄生性线虫病生物防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 氢氧化铝菌羔羊痢疾苗主要用于怀孕母羊,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羊四联苗或羊五联苗四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五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于每年3月初和9月下旬分2次接种。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山羊痘病,每年3~4月份接种,免疫期1年。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注射疫苗0.5毫升。破伤风类霉素主要用于预防羊破伤风。免疫时间在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羔羊育肥阉割前1个月  相似文献   

15.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捻转胃虫)寄生在羊的第四胃里,羊感染时能引起明显的贫血、下颌水肿、流产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死亡。笔者于近期发现一起绵羊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仅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及症状北京市房山区某养殖户绵羊20只,全部为放养。2011年10月,有一只7岁老羊出现精神沉郁、消瘦、眼结膜苍白、口腔黏膜苍白和下颌水肿症状,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无效死亡;同群其他成年羊无临床症状。2012年3月,成年绵羊17只中有7只成年绵羊出现精神沉郁、消瘦、贫血和下颌水肿症状,成年母羊产羔出现死胎和弱胎,7只中有2只死亡,发病率41%,死亡率11%。同群羔羊也有相似症状,但无下颌水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新疆不同地区舍饲条件下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进行季节动态变化调查,采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六师和第十师范围内的4个规模化舍饲羊场羊新鲜粪便1 387份,鉴定粪便中寄生虫虫卵种类,并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氏计数法计算其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剖检病弱羊19只,检查消化道内寄生虫虫体。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4个舍饲羊场中,羊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 28%,夏季感染率最低。球虫的总感染率为63. 95%,羔羊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高于成年羊;线虫的总感染率为13. 91%,主要为成年羊感染。经形态学初步鉴定,检出的羊消化道寄生虫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球虫和细颈囊尾蚴,其优势虫种为球虫。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锡林浩特市周边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从而及时有效地指导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笔者于2013年7月份—2015年6月份对锡林浩特市周边4个苏木(包括7个嘎查、3个居委会、1个国营牧场)的22个牧户共计1 760只羔羊进行了消化道线虫的季节动态调查,通过粪便虫卵检查法和虫体检查法对羔羊体内寄生的消化道线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地区羔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比较普遍,其中细颈线虫是该地区的优势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最高,细颈线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巴彦宝勒格苏木。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将乐县为我国陶氏颚口线虫病典型流行区,野猪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感染率高达59.6%(140/235),强度为1~28条虫。在28℃水温下,成熟虫卵经7~8d发育成为第一期幼虫的虫卵,第一期幼虫有鞘膜;虫体停留于卵内经2d行一次蜕皮,蜕皮后孵出带鞘的第二期幼虫;这种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穿过肠壁进入血腔生长发育,经1...  相似文献   

19.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d,然后通过污染的饲草或厩舍褥草被食入.被食入的幼虫穿过肠壁定居在肠系膜淋巴结,1周内发育成第4期幼虫,通过淋巴管和血管移行到肺脏.幼虫到达细支气管后,发育成最后的第5期幼虫.潜伏期约4周,幼虫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成熟为能产卵的成虫.……  相似文献   

20.
自然混合感染线虫的10只绵羊公羔,分成两组,各为5只,称量体重并检查统计了粪便中的虫卵数。第一组按每公斤体重投予硫苯咪唑5毫克,第二组作为对照。投药后第一天每小时采粪样一次,以后采粪样间隔时间较前为长。所有的羊第七天屠宰,洗下胃肠内容物,并用胃蛋白酶消化皱胃粘膜检查寄生虫。线虫虫卵计数的结果:治疗过的羔羊,投药后第9小时,粪便培养检查,已有明显的灭卵作用;从第二天起虫卵就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