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五加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征集和引种工作,采用边采集、边鉴定、边建圃、边研究的方法.在恩施市新塘乡双河区长岭岗建立了五加科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入圃的五加科药用植物种质材料有28份,并在五加科名贵中药材引种驯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编写了《五加科药用植物名录》,达到了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丽水市莲都区野生冬青科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从2011年起对该市冬青科植物种类分布和开发进行了调查研究。介绍了丽水市冬青属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生境及药用价值,针对冬青属植物识别困难的特点,重新整理了植物检索表,评价该属药用植物利用。  相似文献   

3.
人参、西洋参和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中典型的代表性药用植物,均为我国名贵中药材。根部病害是影响人参属药用植物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多组学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学4个方面综述了人参、西洋参和三七抗根部病害研究进展,以期为这3种药用植物的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常颖  田丽华  胡平  李家美  王瑞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16-3318,3321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半岛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以及保育状况。[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大鹏半岛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考察。[结果]大鹏半岛药用植物资源共203科748属1 303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67属113种,裸子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155科674属1 182种。此外,来自于14个科的45种珍稀濒危植物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根据大鹏半岛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药效将其分为15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及保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是中药材研究和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利用药用植物的离体细胞、组织或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从而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等器官,最后分化、生长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药用植物进行快速繁殖,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试管苗,而且生产不受季节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能够克服常规方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金志辉  段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70-17072
对普洱市思茅区城市绿地植物进行普查,并对思茅区城市绿地药用植物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共有维管束药用(中草药)植物198种,隶属78科,164属,结合普洱市城市绿地植物规划,对现有药用植物根据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选择97种(52科,85属),并新规划86种(51科,78属)乡土药用植物应用于城市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共推荐183种(75科,150属)药用植物用来营造药用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7.
周璐  邹永梅  封恬  刘晴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20-12021,12025
对南京清凉山公园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初步统计清凉山公园地区有药用植物41种,隶属于30科;并对其中的枸杞等11种药食同源植物进行了简要阐述,为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伞形科植物因药用和食用种类多而被重视。皖南山区有伞形科野生药用植物28种2变种1变型,多数种类开发利用不够。对皖南山区该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永续利用提出了建议,期望能给山区农民致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赵福玲 《新农业》2010,(11):49-49
<正>短梗五加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东北地区优势树种之一,其产品不但有药食、保健等多种用途外,还是城市绿化、观赏最佳植物。目前,原料植物的生产量滞后社会需求量,市场发展空间较大。辽东山区利用山地抚育短梗五加人工林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深入研究云南东南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多样性,对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保护区有药用植物资源205科、792属、1 607种,分别占大围山植物资源科、属、种数的86.1%,67.0%和41.3%.药用植物资源中,有26种是国家级的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占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数的15.4%;云南省级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9种.全株和根及根状茎的药用植物最多,占75.5%,提醒我们采挖时必须兼顾到资源的更新,保护好资源的再生性,做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徐芳  卢雪香  欧坚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96-20599
中药材的种植,不仅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状况,当地的农业气候条件也是相当重要的。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分析梧州市气候条件对中药材种植的有利及不利因素,以及当地的气象灾害对中药材种植的不利影响,并对较常种植的几种中药材在生产上提出趋利避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是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的基础,药用植物原生质体的来源,酶解的条件,培养基的组成,培养的方法等对原生质体培养胶丰很大的影响。目前,原生质体培养在药用植物高产细胞系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和基础工程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探究海门地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前景。方法:采取样地、样线调查与空间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海门市野生药材资源展开了大量调查,比较第三次中药普查的数据,分析其所蕴藏的药用植物多样性。结果:记录了海门市药用植物220种,隶属于74科182属,列为国家重点调查品种的有32种,在第三次中药普查的基础上,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共108种,但原记录的269种此次普查并未发现。结论:显示海门市中药资源种类有较丰富的多样性,但总体种类较少,分布点较散。这与第三次中药普查相比,变化较大,建议应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药用植物资源,适当地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园作为中医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基地,不仅在中医药相关专业师资教学、学生实践和科普学习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药用植物基源、栽培、珍稀濒危物种保存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药用植物园基本功能,结合本校药用植物栽培学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霍山石斛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炜玲  王新生  戴亚峰  李耀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61-20663,20719
系统介绍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霍山石斛的生物学特征、组织培养和栽培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在综述霍山石斛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内生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霍山石斛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总结将为其产业化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药用植物草石蚕产业栽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地处西南,生态条件适宜草石蚕生长。从重庆市草石蚕的生物学特性、总体栽培情况、栽培面积与分布、栽培方法与产量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草石蚕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结合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实地采访及标本鉴定,对云南省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及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梁河县共有96科268种药用植物,其中重点调查药材54科76种,栽培药用植物主要有石斛、重楼、白芨、云芝、当归、射干等。[结论]该研究可为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席刚俊  赵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40-19742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属于国家二类保护药用植物。铁皮石斛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甘露糖,对人们的健康具有独特的保健与药用价值。文章系统地简述了铁皮石斛的总体发展概况、产业政策、品种选择及种苗组织培养生产,重点讨论了栽培技术要点和种植基地的区域性和安全性以及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施肥技术、病虫害等因素对铁皮石斛药用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扩展分布范围并保证种植基地的安全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栽培品种的选育对药材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试管苗工业化生产能够快速的培育出质量优良的品种;光照、基质、施肥、采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栽培品的质量。因此,根据这些理论基础,设计出一整套高效、安全的铁皮石斛种植栽培的模式,可以提高铁皮石斛的品质,并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酵技术在植物细胞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已经成为获取某些珍稀药物资源的有效方式,为人类利用植物有用化学成分开辟了一条新路。发酵设备的应用为工厂化生产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手段,使植物细胞的生产过程严格化、程序化,从而更好地控制了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了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为人类服务的能力。阐述了发酵设备和发酵技术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的应用状况,以及发酵技术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坚信这一技术将在今后的利用植物细胞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条件下细叶百合1年生实生苗不抽茎,只长基生叶,2年生细叶百合实生苗中分不抽茎、抽茎不开花和开花的三种情况。3年生和4年生细叶百合全部开花,且开花比例随栽培年龄增加而增大。叶数随着植株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4年生植株叶数较多,不同年龄植株的鳞片相差不多,以3年生植株稍多;单株花数与叶数类似,也随植株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单果胚珠数和单果种子数2个指标都是3年生植株最高,而种子与胚珠的百分比,则又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组培苗、扦插苗、实生苗露地栽培试验比较,扦插苗的各项指标都最大,实生苗次之,组培苗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