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蒙古莸种子为对象,研究人工加速老化对其发芽的影响.将蒙古莸种子分别置于40 ℃和45 ℃,100%相对湿度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老化处理时间为0(ck)、12、24、36、48、60、72h.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和老化时间的延长,蒙古莸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老化处理的温度、时间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蒙古莸种子活力造成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托鲁巴姆的发芽特性,确定生产中高效简便的催芽方法,对2012—2014年采收的托鲁巴姆种子进行变温、恒温催芽试验,同时探讨了赤霉素(GA_3)浸种处理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30℃16 h/20℃8 h为最适变温处理,在此条件下,发芽高峰期在催芽开始后的7~13天,200 mg/L浓度的GA_3浸种能加快贮存1年以上的种子萌发;清水浸种恒温催芽不利于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但采用600~1000 mg/L的GA_3浸种24 h后恒温催芽,可使发芽高峰期集中在催芽开始后的7~10天,并达到90%以上的发芽率,600 mg/L GA_3浸种为恒温催芽条件下的最适宜处理浓度。综合分析认为:托鲁巴姆种子采用清水浸种,30℃16 h/20℃8 h变温催芽,即可满足托鲁巴姆砧木种苗的生产性需求,对采收1年以上的种子可用200 mg/L GA_330℃浸种24 h后变温催芽加速其发芽;如采用恒温催芽,可用600 mg/L的GA_3浸种24 h后催芽。虽然600~1000 mg/L GA_3浸种恒温催芽能使托鲁巴姆种子较变温处理清水浸种更快发芽,但考虑到GA_3品质及配制问题,生产上应提倡200 mg/L GA_3浸种处理加30℃16 h/20℃8 h变温催芽。  相似文献   

3.
油松浸种处理水温与浸种时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摸清浸种水温、浸种时间对油松种子吸水量及生命活力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水温及时间的浸种试验。通过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以及浸种温度与时间组合分别对油松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处理种子的吸水量和生命活力。结果表明:种子吸水量随浸种温度或浸种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浸种温度20~50℃,浸种时间6~12 h的条件下,油松种子的生活力较高。油松种子的浸种水温宜在50℃以下,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不同温度油松种子达到最高生命活力所需的浸种时间不同。水温为20~30℃时,浸种6 h;水温为40~50℃时,浸种4 h。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方法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来自山西的黑柴胡种子进行温度、清水浸种、沙藏处理和KMnO4药剂处理试验,以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柴胡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沙藏7~12d能明显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但不能使萌发的启动日提前;清水浸种不能提高发芽率,但可使启动日提前;0.25%、0.5%、0.75%的KMnO4溶液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建议柴胡种子萌发的适宜处理为:在20℃下清水浸种12h,沙藏处理7~10d,发芽率和出苗率较高,苗子生长比较整齐。  相似文献   

5.
浸种和光照处理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不同温度的浸种处理及光照条件下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低温条件下浸种48h,中间鹅观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同温度下浸种24h。种子发芽指数最高。25℃恒温条件下,当光照处理为12h光照/12h黑暗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6.
王桔红  王旭  陈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4):120-123
为探查药用植物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种子破除休眠的贮藏方法以及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将假马鞭种子分别进行30 天的室温干燥贮藏、15℃湿润贮藏、4℃低温层积和0℃冰冻贮藏后,测定其萌发率;种子在6 个温度梯度(15、20、25、30、35、40℃)、12 h 光照/12 h 黑暗条件下培养,观测其萌发率和萌发进程。结果表明:假马鞭种子具有较高活性(92%),初始萌发率为10%~49.3%;经过室温干燥贮藏、15℃、4℃湿润贮藏的种子,在变温(25℃/15℃)培养下其萌发率分别达到55.3%、70%和56.7%,经0℃冰冻贮藏后萌发率降低至9.3%;假马鞭种子对6 种培养温度显示出不同的响应,在30℃和35℃培养下,萌发开始时间较早(1~7 天),累积萌发率不足20%;在20℃和25℃培养下,萌发开始时间较晚(7~11天),累积萌发率分别达到72.7%和56%。假马鞭种子具有中度生理休眠,经过室内干燥贮藏、15℃湿润贮藏和4℃层积可以破除种子部分休眠,获得较高萌发率,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70%)的最佳贮藏条件是15℃湿润贮藏、变温培养(25℃/15℃);未经贮藏处理的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72.7%)的培养温度是20℃。  相似文献   

7.
高玉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189-193
为明确橡胶草人工育苗合理播种期和播种技术,设置了不同温度梯度和冷热预处理,研究了其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橡胶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在5~35℃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79%、14.17及33.87,而且该温度下种子发芽所需时间较短,发芽速度最快;冷热预处理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而对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的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橡胶草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查药用植物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种子破除休眠的贮藏方法以及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将假马鞭种子分别进行30天的室温干燥贮藏、15℃湿润贮藏、4℃低温层积和0℃冰冻贮藏后,测定其萌发率;种子在6个温度梯度(15、20、25、30、35、40℃)、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培养,观测其萌发率和萌发进程。结果表明:假马鞭种子具有较高活性(92%),初始萌发率为10%~49.3%;经过室温干燥贮藏、15℃、4℃湿润贮藏的种子,在变温(25℃/15℃)培养下其萌发率分别达到55.3%、70%和56.7%,经0℃冰冻贮藏后萌发率降低至9.3%;假马鞭种子对6种培养温度显示出不同的响应,在30℃和35℃培养下,萌发开始时间较早(1~7天),累积萌发率不足20%;在20℃和25℃培养下,萌发开始时间较晚(7~11天),累积萌发率分别达到72.7%和56%。假马鞭种子具有中度生理休眠,经过室内干燥贮藏、15℃湿润贮藏和4℃层积可以破除种子部分休眠,获得较高萌发率,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70%)的最佳贮藏条件是15℃湿润贮藏、变温培养(25℃/15℃);未经贮藏处理的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72.7%)的培养温度是20℃。  相似文献   

9.
蒙古莸、金叶莸、沙棘、沙枣和红雪果是近年来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新引进的5种观赏性优良、环境适应性广的木本植物。为了扩大其种植,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研究,研究了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对其扦插苗萌发率和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生根粉处理能提高蒙古莸、金叶莸和沙棘的萌发率,也能提高沙棘、沙枣、红雪果的生根率和蒙古莸、金叶莸、沙棘、红雪果的生根数。中、低浓度的生根粉处理能够显著促进5种木本植物插穗的根长。生根粉也能提高沙枣的插穗上盆成活率。综上所述,用0.15~0.5 g/L的生根粉处理能够显著促进这些木本植物的萌发、生根、根长或扦插成活率,从而促进这些木本植物的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522-5527
兰香草(Caryopteris incana (Thunb.) Miq.)作为莸属的广布种,是优良的观赏、蜜源和药用植物。本研究在对兰香草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及吸水性能测定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兰香草种子的平均长度、宽度分别为2.43 mm和1.94 mm,千粒重为0.57 g;兰香草种子在吸水4 h后达到饱和;兰香草种子在15℃~30℃均可萌发,在35℃以上基本不萌发,20℃~25℃最适宜种子萌发;赤霉素处理可显著提高兰香草的萌发率,尤其是在低温(15℃)和高温(35℃)的条件下,可用100~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提高种子萌发率,缩短种子的萌发周期。本研究为兰香草的播种繁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以后兰香草推广种植和品种改良培育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种源地大花卫矛种子为材料,分别在15,25,30℃以及15℃12h/25℃12h变温、遮光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分析不同种源、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丽江等野生种源的种子萌发特性好、适应性广;15℃12h/25℃12h变温处理有利于不同种源大花卫矛种子的萌发。因此采集野生种源大花卫矛种子进行变温沙藏处理,处理约2个月进行大田播种育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预处理对茼蒿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温度、预先冷冻和预先洗涤等方法处理茼蒿种子。结果表明:茼蒿种子能够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宜萌发温度为25℃;预先冲洗有利于茼蒿种子快速、整齐地发芽,最佳冲洗时间为8h;冷冻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影响不大,只是明显提高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其中10℃冷冻处理4d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3.
芹菜种子反季节发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妙贤  郑慧明 《种子》2005,24(9):85-87
通过对芹菜种子在高温条件下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探索芹菜种子反季节发芽的途径.结果表明:水井催芽、变温、200mg/L的赤霉素和低温处理均可提高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水井催芽和夜5℃~昼15℃昼夜各12 h的变温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非破坏性方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灵芝 《种子》1994,(5):1-4
玉米种子在25℃恒温下,2h、4h、6h和8h4个浸泡时间,连续进行6次湿平衡──浸泡──干燥处理。结果指出:不论浸泡时间长短,前3次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均没有显著影响。从第4次浸泡开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与浸泡次数、吸水速率和浸出液的电导率呈现反相关关系,与种子浸出液的pH值呈现正相关关系。提出湿平衡──浸泡──干燥处理是研究非破坏性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变温条件下赤霉素(GA3)对辽东楤木(Araliaelata)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部分信号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是将辽东楤木种子在200mg/kg的GA3水溶液中浸泡12h,然后在高温(18 ̄20℃12h)和低温(0 ̄4℃12h)下进行变温层积处理60d。结果表明:在层积过程中,赤霉素(GA3)和钙调素(CaM)含量分别出现两次峰值,而脱落酸(ABA)含量一直很低,并在第12d降到最低点,此外,NADK激酶和质膜Ca2 -ATPase活性酶在种子开始裂口期,分别出现先升高后降低和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制定琉璃苣种子质量检验方法,以《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为参考依据,测定琉璃苣种子质量。结果表明,种子清选宜用风选法;种子质量测定用五百粒法;种子真实性鉴定用外部形态观察法;种子含水量测定用低恒温烘干法,烘干 4h 最佳;种子发芽条件是萌发前用自来水浸泡 8h,用沙上滤纸作为发芽床,在 20℃结合 16h/8h 的光暗周期下培养,计数时间为第 2~12 天;种子生活力测定用 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  相似文献   

17.
滇南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诗雨  杜娟  李叶芳  陈鑫  关文灵 《种子》2019,(9):73-76,80
为探究滇南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以采自云南禄丰的滇南杜鹃种子为研究材料,观察并测定其形态、种子千粒重及吸水率,统计了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浓度GA3及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滇南杜鹃种子呈卵形至长卵形,种皮红褐色,两端有翅,长(1.60±0.18)mm,宽(0.54±0.08)mm,千粒重为(0.1296±0.005)g。2)在15℃/25℃变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84.33%,发芽势为34.33%;在5℃/15℃变温12h光照/12h黑暗和24h黑暗以及30℃恒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均不萌发。3)在100~5000mg·L^-1的GA3处理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mg·L^-1GA3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7.00%。4)在5%~20%的PEG胁迫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显著降低,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20%PEG下,滇南杜鹃种子完全未萌发。  相似文献   

18.
采用2个早籼稻品种的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温度设置55℃、65℃、75℃、85℃、95℃、105℃6个处理水平,时间设置6h、24h、48h、72h、96h 5个处理水平进行高温干热处理,然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并对不同种子状态高温干热处理前进行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水稻超干种子的含水量低而耐受高温干热能力比干种子、潮种子强,即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大禾谷品种超干种子在处理时间6h时,能耐受105℃高温干热处理,其种子发芽率无明显下降。在特定的条件下,超干种子耐受高温干热的处理安全温度比干种子、潮种子更高,所耐受处理安全时间更长。水稻不同品种超干种子耐受高温干热能力有共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辽东楤木种子休眠原因及休眠破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种子休眠原因,确定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测定种子发芽率及种子活力,种子吸水率,解剖观察种皮结构及种胚形态,提取种内萌发抑制物质,确定种子休眠类型;用GA3丙酮溶液浸泡,再进行变温层积处理,以确定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辽东楤木种子种胚的形态发育不完全,种子内部存在多种抑制萌发物质,属于综合性休眠。200 mg/L GA3丙酮溶液中浸泡12 h,再进行变温层积处理30 d(高温20~23℃12 h,低温0~4℃12 h),能有效地解除休眠,萌发率达84%。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西瓜种子为材料,设置了4种不同溶液浸种,人工控制变温状态和自然温度状态下催芽处理,研究不同溶液浸种、不同温度控制状态方式催芽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保持48h→27℃保持24h→32℃保持24h→30℃保持48h,共计144h人工控制变温催芽处理能促进西瓜种子更好的萌发。而其中用爱多收3 000倍液浸种6h,配合人工控制变温处理144h的西瓜种子萌发最快,发芽率最高。而在自然温度状态下催芽的种子与经上述处理的种子相比萌发慢,发芽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