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七十年代起,许多国家的水产界学者对虾类在人工条件下促性腺成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Skokika(1970)在水簇箱内养殖宽沟对虾获得产卵;Moore(1974)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加里福尼亚对虾性腺成熟;Aquacop(1975)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墨吉对虾、大西洋褐对虾和日本对虾性腺成熟;徐君卓等(1981)在人工条件下获得中国对虾性腺成熟。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第一家到海南省联合开发养殖对虾项目的企业——鲁宁水产开发养殖场,1991年底,在海南正式揭幕投产。该养殖场座落在万宁县和乐镇,是莱州市西由镇种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开发兴建的。那里自然气候和海域水质优良,适宜于对虾养殖。一般每年可养殖对虾2—3茬,每茬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每公斤虾当地销价50元左右。该公司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  相似文献   

3.
对虾养殖业在我国水产养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亲虾的培育对对虾养殖至关重要,对亲虾进行性腺促熟,提高其产卵量、孵化率,以及培育的子代虾具有优秀的抗逆性,会对对虾养殖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国内外目前采用的亲虾性腺促熟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包括天然饵料的应用,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的发展。以期为对虾产业的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对虾产业三亚综合试验站和三亚海棠区铁炉养殖场、乐东莺歌海镇金大角养殖场合作,引进斑节对虾新品种(新品系)"南海1号",在该虾场试验养殖。本文就这两个养殖场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探讨斑节对虾新品种"南海1号"在海南的养殖前景。一、池塘准备1.清理池塘铁炉虾场有虾塘12口,总养殖面积约72亩,已有17年的养殖历史,以粗养方式为主。金大角虾场有虾塘6口,面积30亩,是2009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进入日本市场的除了野生对虾外,还有各地养殖场的人工养殖对虾和南朝鲜、台湾产出口的养殖和野生对虾。体重在40克以上,每公斤约27尾的对虾称东虾,每公斤30尾以上的称剑虾。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省承担的农业部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丰收计划项目的示范点在赣榆县宋庄乡。根据我省每年6月18日前后梅雨季节和9月下旬台风季节是养殖对虾疾病暴发期的规律,示范区和辐射区对虾养殖采取二茬虾养殖法避开虾病暴发期。第一茬对虾养殖为3月中下旬到6月中下旬.通过塑料大棚中间培育早繁苗,6月底对虾达到商品虾规格;第二茬对虾养殖6月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漳浦县对虾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养殖面积从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养殖品种由原来单一的长毛对虾,发展到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草虾、短沟对虾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由单季养殖,发展到“双季”甚至“三季”养殖,而且也有部分地区开展了“虾贝混养”、“虾鱼混养”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2001年11月18~28日自日照水产研究所等几处中国对虾越冬室筛选性腺有一定发育并已交尾的雌虾36尾,并采用光线控制、水温控制、饵料调节、性腺催熟等方法,促使对虾性腺快速发育。至2002年1月10日从性腺培育成熟的对虾亲虾中选取3尾,使用0.5m。塑料桶进行苗种培育。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不经过常规的越冬管理,只要具备对虾亲虾发育的环境条件,在一定时间内性腺即可发育成熟.并能进行正常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对虾是高级水产品.尤其是活虾,更为日本人民所喜食,价格十分昂贵.日本对虾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九三三年,滕永博士就在实验室里第一次获得成熟亲虾诱导产卵成功.目前,已发展到八十三个养殖单位,年产量一千余吨.大多数对虾养殖场,集中在日本西南部温暖水域的濑户内沿海岸和九州东海岸.日本对虾属广盐性的经济虾类,能在盐度千分之二十七到三十五、水温15~33℃内生长繁殖.水温在15℃以下时虽能生存,但停止摄食、生长.雌虾生长十五到十八个月后成熟,体重达五十到一百二十克,再经蜕  相似文献   

11.
柳悦斌 《河北渔业》2005,(4):27-27,38
近几年,由于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养殖环境及水质状况日益恶化,引发虾病频频发生,使泉州市大多数对虾养殖场效益下降,甚至有许多养殖场年年亏本,对虾养殖业处于低迷状态。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连续两年在丰泽区东梅对虾养殖场进行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试验中总结的几点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刀额新对虾(Metapenanusensis)俗称砂虾、麻虾、泥虾、中虾、芦虾 ,商品名俗称基围虾。刀额新对虾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 ,在新对虾属中渔业价值名列前茅。因其虾壳薄体肥 ,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 ,即使死后 ,亦能长时间保持其鲜度 ,故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 ,在浙江、福建对其低盐度淡化池塘养殖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在江苏养殖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 ,技术尚不成熟 ,因而大多养殖户亏损。1999年 ,我市根据省、市关于加快新品种的引进与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有关精神 ,在我市官庄养殖场进行了试养 ,取得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13.
日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水科院南海所的“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该技术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取得4个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一是在亲虾全人工培育方面,研制出提高斑节对虾性腺成熟、产卵量和孵化率的营养强化剂,建立了斑节对虾亲虾全人工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吴群凤 《内陆水产》2014,(1):35-35,37
每年的11~12月,对虾苗种企业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下一年亲虾订单.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下称“正金阳”)也不例外.由于2013年主打科拿湾品系和塞班良种的“正金阳”,无论销售业绩,还是客户养殖效果,都表现良好.为满足客户需要,2014年“正金阳”加大引进优质种虾力度,计划引进16,500对亲虾,其中科拿湾亲虾6,500对,塞班亲虾10,000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的肌肉、肝胰脏、性腺及卵的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与野生的中国对虾相比较,人工养殖对虾的各组织及卵含有较高比例的亚油酸及较低比例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野生与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在脂肪酸组成上的这一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生态环境及所摄食物的不同所造成的。从我们先前的实验证明ω-3系列和ω-6系列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中国对虾的必需脂肪酸,其中尤以DHA最为重要,对于幼虾的生长及亲虾的成熟都是必需的。可见在人工养殖中国对虾的配饵中添加富含DHA的脂肪源将是提高人工养殖对虾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催熟技术研究课题,于9月17日在漳浦县通过技术鉴定。厦大、福师大,福建海洋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基本掌握了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成熟的技术关键,为生产性育苗提供了理论根据,系国内首次采用海捕对虾进行暂养和促性腺成熟获得成功。亲虾成活率和性腺成熟率分别为65.2%和57%,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催熟技术研究课题,于9月17日在漳浦县通过技术鉴定。厦大、福师大、福建海洋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基本掌握了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成熟的技术关键,为生产性育苗提供了理论根据,系国内首次采用海捕对虾进行暂养和促性腺成熟获得成功。亲虾成活率和性腺成熟率分别为65.2%和57%,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菜州市水产局建立的虾病综合防治“会诊部”和“虾病防治会诊档案”。使养殖对虾有了“就医场所”。目前,全市5万亩养殖对虾长势好、个体大、丰收在望。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初,厦门水产学院海渔系斑节对虾科研课题组,用人工饲养成熟的斑节对虾做为亲虾,培育出虾苗(仔二代).获得全人工育苗成功. 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当时他们将从海区捕来的20尾体长10-15厘米的斑节对虾成虾,放在海水试验场的水泥池内饲养,对其进行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饵料需求、防病、诱导性腺成熟产卵及人工育苗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至1984年8月有1尾成熟亲虾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对虾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病是对虾殖业的最大危害,每年因虾病全球对虾养殖的产量减少一半,损失几百亿元人民币。1993年,由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我国对虾养殖业出现大幅度滑坡,使年产对虾20多万吨、年创汇5亿美元,成为世界养虾大国的我国对虾产业走入低谷,随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对虾养殖业,广大科技工作和虾农做了大量的科研攻关和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对虾养殖业仍没有恢复到虾病暴发流行前的水平,并存在一定的差距,虾病依然是对虾养殖业的瓶颈。本对广东省对虾养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对虾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