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茶叶综合利用是松阳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2008年以来,松阳在茶叶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尝试与探索。本文就松阳茶资源综合利用现状、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以真正实现茶叶的"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推进松阳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茶树害虫诱控技术取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5~16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组织在浙江松阳举办了茶树害虫诱控技术现场会暨浙江省茶产业转化工程“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2014年工作会议,来自课题实施县市区的茶叶生产技术管理部门、重点茶叶生产企业及课题相关单位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1,(4):26-26
3月2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厅和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以及松阳县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在浙江松阳县开幕。来自全国重要茶叶产销区的茶商以及茶叶专家共500余人齐聚松阳,共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宁德是福建省的重点茶叶产区,茶叶是宁德的传统主导产业,全市九个县(市、区)除海岛5个乡镇外其余121个乡镇均产茶,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92.1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23.5亿元,茶产业涉及全市三分之一人口,70%农户生计,关系到全市农业农村的经济繁荣。如何有效推进茶叶生产加工的市场准入,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茶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科学有效地运用好茶叶QS取证这一有效手段,有效地促进全市茶产业的持续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6,28(2):1-1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第二大国。为加快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和清洁化加工技术,及时交流各地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主动应对茶叶出口的技术壁垒,进一步提高我国茶产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扩大出口,促进茶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定于今年6月25-29日在荣叶基地县——成都市蒲江县举办“全国茶叶质量安全技术培训暨产业发展论坛”。热诚欢迎相关各界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10,(3)
松阳自古就以物产丰富而著称,茶叶是松阳传统的农副产品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茶、制茶经验,不断把茶叶生产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正松阳茶产业在基地规模、产品开发、产业效益,还是市场培育、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发展成为农业支柱产业。2015年全县茶叶产量1.25万吨,产值11.81亿元,全县40%人口从事茶产业,农民收入50%来源于茶产业,农业产值60%来自茶产业,茶产业为松阳县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生态农业和田园松阳建设的不断深入,松阳茶业如何进一步扮演好自身角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13,(1):26-27
茶产业是浙江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积极调整优化茶类结构,扎实推进茶叶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和产业化、品牌化经营,着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仍存在茶树品种和茶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茶深加工及新产品产业化开发相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国茶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茶产业层次,提高茶产业综合产出率和效益。2012年11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就提升发展茶产业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链条铺产业     
《茶世界》2010,(3)
近十几年来,松阳的茶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兴茶、品牌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的茶产业发展之路,基本形成了贯穿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完善有序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浙江茶情(3)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05,31(3):202-203
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在我省召开: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办的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于5月30日~6月1日在浙江召开,来自全同18个产茶省(市、自治区)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新华社、中央电视7台等65位代表参加。会上就当前我国茶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有关专家分别就世界茶产业发展和当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作了专题报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王守聪副司长就茶产业现状、发展思路及今后工作重点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问,还组织专家论证了《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茶业经济贸易四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茶业经济贸易出现发展趋势和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茶产业地位上升,认识提高,茶叶是有效益的经济作物,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相当多的农民致富还要靠茶叶。在主要茶区,茶叶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茶业结构调整,茶科技茶产业发展,茶叶商品市场化、民营企业发展, 全国茶业经济贸易出现四大变化。1茶叶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当前,茶叶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效益为主,按市场需求调整茶类结构,茶叶生产发生质的变化。一是茶园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1999年茶园面积113万hm2,2000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寿宁县茶产业概况,剖析了寿宁县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寿宁县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议:一是发展生态茶园,进行无公害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安全;二是继续调整、优化茶讨品种与茶类结构;三是建立、健全茶叶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四是强化茶业科技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茶产业是本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为了明确松阳茶叶生产中肥料的合理适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在2010~2011年连续两年在同一地块上进行同一方案的施肥试验,从施肥优化与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关系,探索了沙壤土在一定生产水平上的最佳肥料施用量。  相似文献   

14.
序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是茶叶消费大国,也是国际茶叶出口大国。中国拥有最丰富的茶叶种类、最广阔的茶园面积和最多的从业人口,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着农工商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我省茶叶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茶产业发展速度快,效益好 "十五"期间,我省茶叶生产快速发展,在品种结构调整、名优茶开发、无公害茶园建设、加工工艺改进、茶文化宣传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发展茶叶生产,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表现出以下十个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6.
“香茶”生产技术是近几年浙江松阳一带,依据传统炒青绿菜加工手法而创新的一项茶叶加工技术成果,因其外形紧结如环,毫微显,茶汤滋味甘甜,香高气爽,适合于当今的消费群体,因而为当地茶农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2004年我市引进了该生产技术,结合本市自然气候条件,传统加工手法和当地茶叶品种,经过认真研究,所得试验,总结出适合我市的香茶生产加工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茶农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静冈是日本最大的产茶县,2011年静冈茶园面积1.87万公顷,产量3.35万吨,产值436亿甘元,分别占全国的40.6%、39.3%,及当地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茶产业是静冈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静冈茶叶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程度均领先于浙江省。分析静冈茶叶生产特点,借鉴静冈茶叶先进经验,提出浙江省茶叶发展建议,对贯彻省政府《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推动全省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茶叶与农业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相一致,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对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推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绿色食品茶园管理,绿色防控措施,绿色食品茶叶加工等提一些思路,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林康 《中国茶叶》2010,32(10):4-5
近年来,松阳县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使茶产业成为繁荣一方经济和富裕一方百姓的农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09年,松阳全县有茶园面积10.9万亩,茶叶总产量8460吨、总产值4.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32.2%;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4.2万吨、交易额1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0%、85.1%。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茶产业,  相似文献   

20.
松阳是全国特色产茶县和绿茶集散地之一,茶叶是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全县19.6万农村人口就有8万余人涉及茶叶生产和加工。现有茶园面积7284hm~2,平均百人拥有茶园面积3.73hm~2,产茶旺季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农业机械化技术在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推广与应用已迫在眉睫。2008年起,该县实施了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建设项目示范探索,初步形成技术标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