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社区公共绿地是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基于随机价值理论,充分考虑居民偏好的不确定性,以沈阳市、太原市、北京市、南京市和广州市5个中心城市40个社区的居民调查为例,实证分析了其对社区公共绿地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城市价格升序和降序价值引导技术下居民在给定价格水平上给予肯定回答的占比差异不大,但沈阳市和太原市居民给予肯定回答的占比均低于其他城市。2)价格升序引导技术下,所有城市受访居民支付意愿均值的样本平均数为18.35元/年,标准差的样本平均数为2.72;降序引导技术下,均值和标准差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18.57元/年和2.48。3)南北方城市居民支付意愿分布有所差异,南方城市支付意愿均值和标准差均高于北方城市。4)微观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对居委会的信任度、收入水平、家庭结构、风险偏好及对社区绿地覆盖率的满意度对支付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社区环境质量状况感知、年龄及距绿地的距离呈显著负向影响。5)宏观因素中居住区域及居住社区类型对支付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居住城市呈显著负向影响。建议贴合居民预期与需求、重视社区绿地空间再造、激活社区社会资本及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和归...  相似文献   

2.
居住空间分异——乌鲁木齐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乌鲁木齐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极化现象开始出现,在空间上表现为居住空间分异。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广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8年来投资开发的43个居住小区的分布区位和销售价格的调查,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总结了国外有关不同档次居住区在城市中分布区位的理论及解决居住分异问题的方法,以期为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和政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受被调查者收入、教育水平、对环境保护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对流域水质改善政策的实施和支付意愿也具有不同的公共偏好。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QR)方法可以明确WTP高支付和低支付群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不同支付层次、支付能力和收入水平的群体对环境政策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为流域保护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准的定量参考。本研究以密云水库为例,利用断点回归、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QR)模型3种方法,分析居民流域水质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其公共偏好问题。结果发现:3个模型的模拟结果都显示WTP与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高收入群体对水质改善有更大的偏好。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对WTP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分位数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Tobit和断点回归分析中许多不显著的指标,在WTP分布的某些分位上也变得显著了,在不同分位数上,WTP影响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仅有家庭收入在所有分位上具有显著性,在低分位上显著性指标较少,在中位数以后,显著性指标增加,尤其在99%高分位数上,所选择的9个指标都具有很强的显著性,表明高收入人群、受更高教育者以及对水质要求更高的群体是密云水库水质改善政策制定的主要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4.
收集2015年网络关注度数据,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需求偏好系数和重心模型,揭示居民对5A级景区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居民年内总旅游需求呈山岭形变化,季节波动明显;对单个景区的旅游需求存在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W型、U型5个类型;居民对景区旅游需求的年内时间变化主要受到景区资源特性、气候舒适度、节假日、景区景观的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空间上,居民的旅游需求主要集中在长白山为中心的东北偏好区、以故宫为中心的华北偏好区、以九寨沟为中心的西部偏好区和以泰山等景区为纽带的环形偏好带4个区域;居民旅游需求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旅东,夏游北,秋赏西,冬观南;居民对景区旅游需求空间分布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景区类型、空间距离、气候适宜性、可进入性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乌鲁木齐主城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1983份调查问卷,构建了包含居民社会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心理特征四类16个影响因素在内的Logit模型,对民族城市居民住房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1)居民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特征是影响其住房选择行为的核心因素,其中年龄、户口、居住时间、家庭收入、宗教信仰、拥有自有住房意愿对住房选择行为影响显著;2)自有住房群体中,处于生命周期中后期居民偏多;家庭收入高、拥有自有住房意愿、非农户口的居民买房的可能性大;居住时间越久,购买住房可能性越大;3)租住群体中,居民家庭收入比较低,居住时间较短,农村户口居民较多;无宗教信仰的居民选择租住的可能性更大;4)住房市场特殊地时空性在多方位、深层次地影响人们的住房选择行为,传统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等因素对住房选择影响显著作用在变弱.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宅基地的多功能性是切实保障农民差异化权益需求的关键所在。文中基于451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重点探究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功能因素及其区位异质性,同时兼论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功能因素是生产功能和资产功能,生产功能促进农户选择抵押方式流转宅基地,资产功能促进农户选择入股方式流转宅基地,但抑制农户选择租赁方式流转宅基地。2)生产功能抑制城中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资产功能抑制近郊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但促进纯农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3)市场环境可以削弱生产功能对城中村农户宅基地流转的负向影响,可以增强资产功能对纯农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对近郊村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建议重视宅基地多功能性及区位差异,加强制度“松绑”与“创新”、完善宅基地流转市场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差异化的权益需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际入境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区位可达性的矩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资源及景点吸引力是游客前来旅游内在的直接驱动力,而交通区位及可达性是影响游客到访重要的外部因素。本文利用2004年我国A级景点资源和交通运输统计数据,综合测定了我国31个省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和区位可达性指数,分析了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和景点资源丰度及区位可达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省区的景点资源吸引力、区位可达性与客流量市场占有率、旅游收入市场占有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A级景点资源丰度与客流量市场占有率、旅游收入市场占有率的边际弹性分别为0.022和0.019,区位可达性指数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35和0.056,区位可达性的边际弹性大于景点资源丰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景点资源吸引力与区位可达性二维组合矩阵,将我国31个省区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划分为3种类型:即资源驱动型、区位驱动型和资源区位共同驱动型。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的王石凹矿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但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文中研究通过49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利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对环境污染调适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1)居民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而又有一定效率的调适行为。"打电话给有关部门"是居民最常用的要求改善环境的行为。2)性别和职业分组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的调适行为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大气污染调适行为方面年龄分组间有显著差异。对水污染调适行为有显著影响的是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时间。在噪音污染调适行为上有显著差异的是居住时间不同。3)居民对矿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健康担心程度都对搬家的想法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区的环境治理、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陕西十地市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严格区分业绩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收集2004年、2007年及2010年陕西10个地市客流总量和旅游收入数据,从业绩指标出发分析了陕西省各地市旅游业发展的时空差异。并将旅游资源丰度、交通区位、可达性及人均GDP看成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据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旅游业绩与资源丰度、交通客运量及人均GDP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西安一市独大,地区差异显著;旅游资源丰度、交通区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延安、榆林虽然人均GDP最高,但过重能源化工开发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涂锐 《植物医生》2005,18(4):9-10
钟山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贵州西部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境内海拔1 447~2900.3 m,平均海拔1 811.7 m,属贵州高海拔地区.2003年,区人民政府立足区位优势(市中心城区)、气候优势(天然凉棚)、交通优势(旱地码头),决定把农业的发展从数量型切实转变到质量效益型的轨道上来,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生产,丰富人们的"莱蓝子",增添食品的营养源,满足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