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矮生嵩草和线叶嵩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结果表明,NaOH处理对矮生嵩草种子发芽率提高显著(P<0.05),4%NaOH浸泡3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6.7%;线叶嵩草经NaOH处理后,4%NaOH浸泡3h、5%NaOH浸泡3、4h后,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5),5%NaOH浸泡3h后发芽率最高,为18.0%。不同浓度赤霉素(GA)处理对矮生嵩草和线叶嵩草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不显著(P>0.05)。低温(4℃)层积30d显著促进矮生嵩草种子萌发(P<0.05),低温层积60d、20℃温水浸泡(10,15和30h)、磨破种皮对2种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促进作用。4%和5%NaOH溶液处理3~5h、低温层积、磨破种皮均提高了矮生嵩草种子发芽指数;4%和5%NaOH溶液处理3~5h提高了线叶嵩草种子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2.
对嵩草种子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冰箱中贮存6个月时,短轴嵩草和嵩草的发芽率稍有提高,线叶嵩草的发芽率仍为0;用一定浓度的H2O2、NaOH处理后,在室温下保存了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均有提高,其中以20~40 g/L浓度的 NaOH处理的效果较佳,赤霉素、青霉素处理效果不明显;室温下种子贮存6个月的电导值较贮存3个月的电导值低.  相似文献   

3.
几种预处理对两种贮藏期线叶嵩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室温下保存了 3个月和 6个月的线叶嵩草种子做了不同预处理的发芽试验 ,结果表明 :用青霉素、赤霉素、硫酸预处理 ,保存 3个月的种子均没有发芽 ,保存 6个月的发芽率有所提高 ;用2 0g l的氢氧化钠预处理 3小时 ,种子发芽率可获最高 ,贮存 3个月和 6个月的分别达 45 %和3 7.5 %。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温度,不同TTC浓度下,在0-12h内测定了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35℃的温度、0.1%的TTC浓度和3h的染色时间下,可获得最佳染色效果,可作为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5.
结缕草种子打破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韩建国  倪小琴 《草地学报》1996,4(4):246-251
对贮藏2年、1年和当年收获的结缕草种子通过不同NaOH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可部分解除休眠,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打破休眠获得高发芽率所需NaOH的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有所降低;在一定NaOH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范围内,不同年份收获的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30%的NaOH处理浓度,10~20分钟处理时间可推荐用于结缕草种子的工厂化处理;结缕草种子经NaOH溶液处理后,其发芽检验中的末次计数时间可从28天缩短为21天。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温度(20℃,25℃,30℃,35℃,40℃,45℃),不同TTC浓度(0.1%,0.2%,0.3%,0.4%,0.5%,0.6%)下,在0~12h内测定了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35℃的温度、0.1%的TTC浓度和3h的染色时间下,可获得最佳染色效果,可作为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方法对三种嵩草种子发芽率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嵩草种子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保存了6个月的三种嵩草种子用一定浓度H2SO4、NaOH处理后,发芽率均有提高,其中以20~40g/L NaOH处理的效果较佳,赤霉素、青霉素处理效果不明显;室温下种子贮存6个月的电导值较贮存3个月的电导值低。  相似文献   

8.
种子休眠程度深、发芽率低是限制虉草栽培利用的重要因子.通过对3个年份采收的虉草种子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种子萌发抑制物活性的生物鉴定,揭示虉草种子休眠机理;并利用植物激素、硝酸钾和有机溶剂浸泡处理虉草种子,以探寻打破虉草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虉草种子休眠属于种皮吸水障碍、存在萌发抑制物和胚生理休眠的综合性休眠,其中萌发抑制物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用100mg/L GA3、100mg/L 6BA、150mg/L KT或4g/L KNO3浸泡虉草种子24h可显著提高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以4g/L KNO3浸种24h效果最好,平均发芽率可提高到91 %,比对照高137%;其次是100mg/L GA3浸种24h,平均发芽率为84%,比对照高118%.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对线叶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叶嵩草(Korbresia Capillifolia)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构成高寒草甸的主要建群种,耐牧性和抗逆性强,营养丰富,具有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以及粗纤维低的“三高一低”的特点,是家畜喜食的优良牧草。草地退化是我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整个北方草地生态环境构成了重要威胁,尤其是青海省“黑土滩”现象十分严重,从原生种质方面着手研究是治理“黑土滩”的有效途径之一,种质方面的研究也有零星报道,认为线叶嵩草种子有休眠特性,休眠期长。但如何打破不同贮藏方式下的嵩草种子休眠未见报道。为此,对2种贮藏温度下的线叶嵩草种子用几种药剂预处理后进行了发芽率测定,以找出较好的促进萌发的药剂,为治理“黑土滩”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聚乙二醇、吲哚乙酸两种化学试剂处理,提高赖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研究结果表明:收获三年的赖草种子采用不同种类的化学溶液处理,不但发芽率理想,而且发芽势较高。其中,在14℃避光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溶液处理赖草种子10h,在15℃~25℃的温度中进行变温发芽,随着其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升高,在浓度为35%时,其发芽势高于对照50%,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吲哚乙酸处理对赖草种子发芽势没有影响,但能提高赖草种子发芽率,在浓度为20ppm时,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温度在15℃~25℃条件下,收获三年的赖草种子采用35%聚乙二醇或20ppm吲哚乙酸处理赖草种子后发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北方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化学试剂(NaOH、GA和CaCl2)分别处理北方嵩草Kobresia bellardii种子,将其置于5、10、15、20和25 ℃恒温条件下进行光照培养。结果表明,温度和3种化学试剂及化学试剂的不同质量浓度显著影响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及幼苗高度(P<0.001),且温度对种子的萌发影响更大。北方嵩草种子在1025 ℃条件下萌发,适当质量浓度的3种化学试剂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低温下,较高质量浓度的化学试剂处理的种子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高;而在较高温度下,较低质量浓度的化学试剂处理的种子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高。在20和25 ℃,对照组及用3种化学试剂处理的种子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高,幼苗生长较快。其中在25 ℃,用5 g/L CaCl2处理种子其萌发率最高,可达84%;在20 ℃,用20 g/L NaOH处理种子其萌发速率最快,萌发指数最高, 为5.26。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了酸、碱、有机试剂、植物激素、热水浸泡、超声波以及擦破种皮等11种方法对4种野生草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方法处理对马唐的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野豌豆种子在擦破种皮处理下,发芽率从1.11%提高到96.67%,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处理对野豌豆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在20%NaOH的方法处理下,发芽率分别从10%和2.22%提高到86.67%和58.3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1 000mg/L赤霉素浸种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附子种子的发芽率(P0.01)。其他方法处理对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野生草种的休眠特性不同,试验选用的马唐种子无休眠性;野豌豆种子需物理破皮;20%的NaOH和1 000mg/L赤霉素处理可打破香附子种子休眠;20%的NaOH处理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3.
佟莉蓉  任星远  董洁  宋雨  胡燕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22,30(4):1007-1012
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上的散发性簇状绒毛致使其相互粘连,严重影响了机械化播种。本研究采用H2SO4和NaOH对白羊草种子进行脱绒处理,探究两种化学试剂对白羊草种子的脱绒效果。结果表明:当NaOH的浓度在30%以上时对种子的脱绒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随着NaOH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显著降低;而以浓度60%的H2SO4处理10 min的方式可有效地脱去白羊草表面绒毛,并且对脱绒后的白羊草种子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用浓度60%的H2SO4处理10 min,是白羊草种子脱绒处理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NaOH溶液脱绒处理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活力的影响,为机械化播种提供便利条件。[方法] 分别利用浓度为10%、20%、30%、40%、50%(W/V)的NaOH溶液对白羊草种子进行脱绒处理0(CK)、1、5、10、15 min,分析其对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平均发芽时间(MGT)、幼苗活力指数(SVI)的影响,筛选白羊草种子NaOH溶液脱绒的最佳条件。[结果] NaOH溶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均对白羊草种子活力具有极显著(P<0.01)影响。相同处理时间下,白羊草种子脱绒1~10 min后Gp、Gi随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脱绒1 min和10 min后SVI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脱绒5 min后SVI随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脱绒15 min时Gp、Gi和SVI随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50%的NaOH溶液浓度下,脱绒后白羊草种子Gp、Gi和SVI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经NaOH溶液脱绒处理后白羊草种子的MGT均高于CK。[结论] 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浸种能有效脱去白羊草种子表面的绒毛,提高白羊草种子的活力。浓度为50%的NaOH溶液浸种5 min对白羊草种子活力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微孔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建华  王钦 《草地学报》1998,6(1):26-32
本文探讨温度、预冷处理以及逆境条件对微孔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草种子具有12个月左右的后熟期,自然贮藏后再经预冷处理方能完成后熟破除休眠。在相同温度(20℃)下,贮藏12个月后的种子(1996年收)发芽率比收获当时高41%,在15/25℃条件下预冷处理后发芽率可达72%。其萌发最适温度及预处理在预冷(5℃,5天)和20℃恒温或15/25℃变温条件下,1994、1995年种子的平均发芽势分别为61%和71%、发芽率分别为72%和79%、苗长(4.6mm和4.6mm)及活力指数(169.0和175.6)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发芽试验初次和本次计数时间分别以第4天和第8天为宜。微孔草种子较耐高温,不耐盐碱。与1994年的种子相比,1995年的种子抗逆性较强,各项指标下降幅度小,且在老化试验中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在人工栽培条件下1995和1996年收获种子的千粒重极显著高于野生(1994年采集)种子,平均千粒重为1.515g。  相似文献   

16.
膜苞鸢尾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种子存在休眠。通过萌发抑制物测定、胚培养、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等方式对其休眠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苞鸢尾种皮及胚乳均透水性良好,最适萌发温度为15/25℃,对光照要求不严;胚无休眠特性,种皮与珠孔端处胚乳对种子萌发有机械束缚;种皮与胚乳中分别含有水和醇溶性抑制物;低温层积能有效打破膜苞鸢尾种子休眠,沙藏40 d萌发效果最佳;NaOH处理浓度低于10%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但从10%开始随浓度增高萌发率明显降低,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高假俭草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NaOH、H2SO4、KNO3、摩破种皮和低温处理等方法对假俭草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50 g/L的NaOH处理15 min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7.5%,72.5%和45.4%,分别比对照高77.5%,72.5%和43.1%,发芽时间较对照提前4 d;其次为摩擦处理,该处理的发芽率可达90%,H2SO4,KNO3和低温处理的最高发芽率分别是72.5%,47.5%和27.5%,因此,不同处理之间发芽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以1/2 MS培养基为种子发芽床,用摩擦、划破种皮、H2SO4溶液、NaOH溶液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扁蓿豆种子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划破种皮发芽率86%,发芽指数15.97;摩擦处理发芽率71%,发芽指数12.94;摩擦后放置30 d发芽率65%,发芽指数11.54;98%用H2SO4溶液处理15 min降低扁蓿豆种子硬实率的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可达84%,比对照提高59%,发芽指数13.45,比对照提高了78.7%,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饱和NaOH溶液处理15 min的效果次之:发芽率达77%,发芽指数12.14;均比对照高,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作为一种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种子发芽时间长,限制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和引发方法对青绿苔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引发中,5% KNO3以及480 mg·L?1赤霉素(GA3)对青绿苔草种子的引发效果较佳,经处理后,与未经任何处理的青绿苔草种子(CK)相比,其发芽势分别提高11%和32%,发芽率均提高4%,发芽指数分别提高2.06和2.69,平均发芽时间分别缩短2.11和2.72 d;混合处理中,效果最佳的处理为先将种子用5% KNO3引发,后经10% NaOH溶液浸种20 min,再通过480 mg·L?1 GA3进行引发,与CK相比,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92%和5%,发芽指数提高5.92,平均发芽时间由9.01 d缩短至4.46 d。本研究解决了青绿苔草种子发芽慢的问题,为青绿苔草在园林绿地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