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生素在养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综述了以酵母或其培养物制成的益生素在产奶牛、犊牛及肥育肉牛生产上的应用。资料表明,酵母或其培养物、乳酸杆菌制剂可通过增加瘤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分泌酶刺激纤维素在胃中的消化,从而提高增重、产奶量并改善乳的组成。  相似文献   

2.
瘤胃发育是反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文章从瘤胃组织形态学方面来阐述酵母葡聚糖、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等非营养性添加剂对瘤胃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酵母及酵母培养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实践证明,酵母培养物中所含有的细胞外代谢产物可明显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力水平、优化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动物的健康状态。同时人们围绕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中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多数学者认为酵母培养物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代谢产物来提高瘤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力,使瘤胃内乳酸浓度下降,从而改善瘤胃发酵、提高消化和利用效率,最终起到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择装有永久性瘘管的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奶牛3只,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固态发酵酵母培养物与液态深层发酵酵母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达农威酵母和液态发酵酵母培养物组瘤胃总酸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91%,2.12%和3.79%(P<0.05),固态发酵组提高1.47%和1.53%,未达到显著水平。各试验组都降低了瘤胃氨浓度,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相同时间点,各试验组的瘤胃纤维素酶活力都比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产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的方法研究了3种直接饲喂微生物培养物——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产气的影响。试验分酿酒酵母、扣囊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空白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支短期人工瘤胃发酵用注射器。于39℃培养24h。结果表明3种酵母培养物中的酿酒酵母和扣囊酵母的总产气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热带假丝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热带假丝酵母降低了CH4的产量(P<0.05),酿酒酵母提高了CH4的产量(P<0.05);3种酵母培养物对CH4和CO2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新型复合益生菌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征和血清抗应激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复合益生菌组和酵母培养物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益生菌20 g/(d·头)和酵母培养物100 g/(d·头)。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产奶量(P=0.03),但对乳成分没有影响;且提高了瘤胃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P=0.04),但对挥发酸产量没有影响。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复合益生菌的提升效果优于酵母培养物。此外,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血液中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P0.01)。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且效果显著优于酵母培养物。  相似文献   

7.
瘤胃纤维素酶来源的微生物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在纤维素类物质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瘤胃来源的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分解瘤胃中纤维素类物质的酶或酶系,能将纤维素类物质分解成葡萄糖供给动物生长所需.对纤维素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瘤胃纤维素酶来源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种类和分泌的纤维素酶以及瘤胃各类微生物对纤维素的降解过程,并对纤维素酶的种类和降解机理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研究瘤胃纤维素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酵母培养物对异育银鲫生长、血液生化及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探讨酵母培养物对异育银鲫生长、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免疫的影响.将54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2组为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酵母培养物,连续投喂60 d后,测定鱼的生长、饵料系数、肝体比、血清蛋白、溶菌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30 d时,0.1%酵母培养物组、0.2%酵母培养物组对鱼体增重率、血清蛋白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浓度等没有显著影响;0.1%酵母培养物组显著提高了血液一氧化氮含量;0.2%酵母培养物组显著提高了血液溶菌酶活性;在60 d时,0.1%酵母培养物组、0.2%酵母培养物组显著提高了增重率,降低了饵料系数和丙二醛浓度,而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没有显著影响;0.1%酵母培养物组显著提高了内脏比、肝体比、血清蛋白浓度.因此,长期在日粮中添加0.1%~0.2%酵母培养物能促进鱼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秸秆、淀粉、豆粕、酒糟等农副产品为基质,制备酵母培养物微生态饲料,研究酵母培养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Box-Benh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考察反应体系中接种量、含水量、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酵母培养物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获得优化后的酵母培养物最佳制备条件为:接种量0.11%,含水量48.0%,培养温度28.6℃,培养时间50.3 h.经过发酵酵母培养物的粗蛋白含量可达32.91%.  相似文献   

10.
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以纯淀粉、纤维素和酪蛋白为底物,银杏叶提取物在瘤胃液发酵底物中的浓度设0(对照组)、0.25%、0.50%、0.75%、1.00% 5个水平,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法,通过测定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pH值、微生物蛋白产量和纤维素降解率4个指标,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瘤胃液发酵及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银杏叶提取物对瘤胃液的pH值影响不大,可降低NH3-N浓度,增加微生物蛋白产量,降低纤维素降解率;银杏叶提取物的最佳添加量为0.50%.  相似文献   

11.
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超  刘国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771-3772,3799
综述了不同的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相对贡献和发酵特征,说明纤维素在瘤胃内的降解是在细菌、原虫和真菌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绿色木霉ZJ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诱导时间和诱导物,为其实际应用提供条件。[方法]接种绿色木霉ZJ株7 d内,每天取培养物样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产酶量。将绿色木霉ZJ株接种添加了不同碳源或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观察绿色木霉的生长情况,测定菌丝重量,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的培养物中CMCase酶的产量。[结果]绿色木霉ZJ株的最适培养时间为72~96 h;绿色木霉在以单糖、双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均能迅速生长,CMCase酶产量在3~4 d时达到高峰,以纤维素粉的诱导效果最佳;以硫酸铵与酵母膏组成的复合氮源最适合绿色木酶ZJ菌丝的生长,产酶活力最高。[结论]接种后3~4 d收获绿色木霉ZJ株培养物可获得最大产酶量;以纤维素粉作为碳源,以硫酸铵与酵母膏组成的复合氮源为氮源,绿色木霉的产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3.
牛瘤胃中米曲霉的分离鉴定及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降解率,从牛瘤胃内容物中筛选出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并研究该菌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经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和固体发酵培养复筛,筛选出1株纤维素酶活性相对较高的菌株(No.3),经形态特征观察和26S rDNA ITS区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对其酶学特性及发酵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5.5~6.0,最适温度为50 ℃.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滤纸糖酶活性分别达到6.01,1.15 U·g-1.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的玉米秸秆中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23.53%,48.98%(P<0.05);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5.01%,45.99%(P<0.05).说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直接饲用微生物(DFM)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综述了DFM(direct-fed microorganisms)对于反刍动物的影响。DFM主要包括酿酵母和米曲霉培养物。作为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DFM可以通过调控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环境,尤其是通过对瘤胃内细菌的调控来发挥作用。DFM可以提高饲料采食量,增加泌乳量,减轻环境应激对畜体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酵母培养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酵母培养物的应用研究@徐有良@蒋守群¥浙江农业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酵母培养物的应用研究徐有良蒋守群(浙江农业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近期发表的大量资料表明,酵母及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酵母培养物通...  相似文献   

16.
酵母培养物对雏鸡肠道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海兰褐蛋雏鸡肠道主要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80只7日龄健康无病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和5%的酵母培养物.于21、35、49日龄测定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并且通过Ea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测定血清IL-2水平评价其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①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后可以显著降低蛋雏鸡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②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蛋雏鸡Ea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血清中IL-2的水平,提高蛋雏鸡机体的免疫机能;③综合考虑,蛋雏鸡日粮中添加2.5%的酵母培养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秸秆仿生饲料或称人工瘤胃发酵饲料,是根据牛、羊瘤胃转化功能的生物学特点,采用人工仿生制作,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降解纤维素,增加秸秆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一种方法.该技术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纤维酶为主的复合酶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去许多营养学家对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以纤维素为主的复合酶有异议,这是因为以纤维素为主的复合酶进入瘤胃后可能很快被微生物破坏而失去活性。 Vandevoorde等( 1987)报道:瘤胃中纤维素酶活性很低。 Kopecny等( 1987)认为纤维素酶在瘤胃中稳定性很差。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试验报道证明,利用纤维素复合酶能够提高反刍动物的经济效益。在苜蓿干草中加入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的混合酶饲喂肉牛,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都有提高( Beauchemin等, 1995);在青贮或苜蓿草为主的饲料中喷洒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或木聚糖酶饲喂乳牛明显提高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白腐真菌侧耳Z17、921、1024菌株对稻草秸秆的降解过程中培养物的胞外蛋白含量、木质纤维素结构及其有关酶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间培养物的胞外蛋白含量、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逐渐升高;酶活性变化较明显;木质纤维素结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西门塔尔犊牛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平的酵母培养物对其机体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各组西门塔尔牛分别饲喂含有0、1%、2%和4%的酵母培养物的基础日粮,饲喂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和4%酵母培养物组西门塔尔犊牛血清中IgA水平显著提高48.44%、64.06%(P<0.05);IgG水平显著增加了55.42%、61.28%(P<0.05);2%酵母培养物组西门塔尔犊牛血清IgM水平显著提高了69.35%(P<0.05);1%、2%和4%酵母培养物组西门塔尔犊牛血清IL-10水平显著提高了11.58%、19.09%,29.56%(P<0.05);2%和4%酵母培养物组西门塔尔犊牛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了12.14%、13.11%(P<0.05)。综上,适量的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西门塔尔犊牛机体免疫球蛋白及抗炎因子水平,有效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且酵母培养物较适宜的添加水平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