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据各地调查,一般可增产20%~30%;抗旱作物(或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  相似文献   

2.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抗旱作物(或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窄狭、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  相似文献   

3.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 不同作物和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4.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抗旱作物(或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窄狭、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据各地对比调查,种植抗旱品种比种植不抗旱的品种,一般增产20%-30%。因此,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要注意选种抗旱、耐旱的作物或作物品种,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从作物栽培的角度上,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选用抗旱品种作物品种不同,抗旱特性也有差异,如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抗旱能力强一些。株型紧凑、叶片短小的作物品种抗旱能力要强一些,如玉米掖单13号、湘豆8号等品种的抗旱能力比较强。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丰富,既能满足农作物各种营养的需求,又能调节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强作物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水分不足是限制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子.生物节水是实现进一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键环节和潜力所在.就作物WUE的内涵和不同品种间WUE差异的生理生态机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WU的研究方向.目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机理和抗旱节水鉴定评价技术与指标体系,为培育高WUE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毕节地区农作物生产抗旱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毕节地区农业生产抗旱现状、植物抗旱性生理机制和植物抗旱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目前毕节地区农作物抗旱研究的对策,包括合理利用作物生产技术,搜集、保护和利用品种资源,加强农作物抗旱品种引种、改良和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乌鲁木齐县农业生产抗旱现状、植物抗旱性生理机制和植物抗旱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目前乌鲁木齐县农作物抗旱研究的对策,包括合理利用作物生产技术,搜集、保护和利用品种资源,加强农作物抗旱品种引种、改良和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稗属粮饲兼用型小宗作物,稗属作物也是全世界较为古老的栽培作物.云南栽培稗历史悠久,地方品种资源丰富,但品种资源散失灭绝的风险等级非常高.稗属作物具有生物产量高、气候适应范围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生育期短、种收灵活等优点.加强云南稗属作物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对于丰富云南农业栽培模式、增加优质饲草料供给、抗旱保收、促...  相似文献   

10.
采用15%和25%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自然干旱胁迫条件,对60个圆果种黄麻品种进行萌发期抗旱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黄麻品种对PEG干旱胁迫表现差异显著,其中根长、芽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抗旱系数随着PEG浓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对黄麻抗旱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60个品种划分成A、B、C、D和E共5大类群,C类群和D类群的品种抗旱性较强,E类群品种的抗旱性差,A类群和B类群品种的抗旱性差异较大;其中抗旱品种占16.7%,不抗旱品种占40%,相对抗旱品种占43.3%。PEG胁迫处理可以作为黄麻抗旱性资源筛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小豆(Vigna angularis)的抗旱能力及抗旱机制,于2016年在安徽凤阳以4个小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调查了干旱处理前后不同小豆品种幼苗的植株形态变化,测定了植株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比较了不同小豆品种的抗旱指数。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植株株高和鲜质量显著降低7%~26%,生理指标则显著增加12%~95%。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指数,认为绿小豆抗旱能力较强而另3个品种抗旱能力较弱。抗旱力强的品种在干旱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更多,而抗旱力弱的品种丙二醛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理评价不同油菜品种,筛选抗旱油菜资源,保障油菜稳产,为抗旱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在苗期采用反复干旱法,评价17份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成株期进行田间直接鉴定,评价19份资源的抗旱性.【结果】苗期3次干旱处理幼苗存活率平均值不断减小,存活率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上,材料间存活率的差异较大;单株产量抗旱系数、单株产量抗旱指数分别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反复干旱存活率与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均无显著相关性.苗期评价得到了5份强抗旱品种,即青杂12号、陇油11号、中双11号、青杂9号和圣光401;成株期3种抗旱评价方法中青油14号和青杂9号均为强抗旱品种.【结论】在筛选到的8个抗旱品种中,综合不同发育期和不同干旱胁迫方法下的各项抗旱性评价指标,青杂9号为强抗旱品种,且在干旱胁迫下仍具有一定丰产性和稳产性,可为后期育种工作抗旱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理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豫麦 3 6号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成的半冬性抗旱新品种。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多年旱地试验表明 ,该品种抗旱、抗病、产量高。在河南省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为3 552 kg/ ha,比豫麦 8号增产 1 5.8% ,居参试品种之首〔1〕。目前对作物抗旱程度一般仍局限在田间产量上鉴定 ,但从理论方面检测抗旱育种的效应研究资料报道尚不一致〔2 ,3〕。本研究旨在对豫麦 3 6号生育后期在自然干旱条件下检测其抗旱性 ,为旱地新品种选育和品种利用 ,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豫麦 3 6号由河南农业大学提供 ,对照品种豫麦 8号…  相似文献   

14.
作物抗旱鉴定及抗旱品种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作物的抗旱性是一种适应性性状,是指作物具有忍受干旱而受害最小,减产最少的一种特性。品种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性状,是在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也是对当地生态条件的一种特殊适应。因此,抗旱和不抗旱的品种在生态、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对品种抗旱性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简述鉴定作物品种抗旱性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方面。 (一)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品种的抗旱性长期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抗旱品种,在形态特征方面一般都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因此,可根据作物品种的某些形态特征鉴定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干旱条件下田菁的抗旱能力及其生理机制,该研究于2016年在安徽凤阳以田选10号、盐菁胶1号、盐菁胶3号、田菁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调查了干旱处理前后不同田菁品种幼苗的植株形态变化,测定植株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比较不同田菁品种的抗旱指数。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植株株高和鲜质量显著降低8%~20%,体内生理指标则显著增加15%~143%。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指数,得出田选10号和盐菁胶1号抗旱能力较强,而另外2个品种的抗旱能力较弱。抗旱力强的品种在干旱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更多,而抗旱力弱的品种丙二醛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钙、钠离子对小麦、高粱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叶片与根乙烯释放的影响。钙和钠离子对小麦和高架根的乙烯释放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钠离子胁迫下,小麦根乙烯释放量多于高粱根;钙离子胁迫下则以高粱根乙烯释放量为多。钙或钠离子胁迫下,高粱或小麦不抗旱品种根乙烯释放量多于抗早品种。就叶片乙烯释放而言,高粱乙烯释放量少于小麦。两离子对高粱抗旱品种叶片乙烯释有促进作用,对不抗旱品种影响甚微。小麦不抗旱品种叶片乙烯释放为钙钠处理所抑制。胁迫下两种作物抗旱品种叶片的乙烯释放量高于其不抗旱品种的。这些结果表明,植物的乙烯释放对盐分胁迫的反应随组织器官和基因型而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与外界水势呈正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水势下发芽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水势下不同品种间发芽率的差异因作物而异;不同作物萌发期的抗旱力不同:高粱>小麦>糜子>谷子>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18.
麦茬谷是适合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小麦的下茬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正确选择品种 小麦收获后,所剩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必须选择高产、生育期短的谷子品种.麦茬谷在小麦收获后播种,70~75天即可成熟且抗病、抗旱、抗倒伏性强,适于密植.  相似文献   

19.
双辽市自然条件干旱少雨,选择抗旱作物和种植抗旱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2009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引入了耐旱谷子新品种TG118进行多点试验,经过1年的试验,该品种在双辽市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旱能力强,可继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作物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发掘利用抗旱节水基因资源,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发展生物节水农业,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作物抗旱节水的基础理论、鉴定评价技术、基因资源发掘与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作物抗旱节水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