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0.829~0.911之间,遗传变异系数介于4.86%~6.98%之间,木材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介于1.25~1.47之间.无性系重复力较高.相对生长性状而言遗传变异及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木材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性均呈现负相关,有近80%的木材其密度与生长性状的表型、遗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这表明选择生长性状与材质兼优的无性系相当困难.讨论提出了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分两步进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杉木无性系主要生长、材质性状遗传差异及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营造在福建省邵武市11 a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在无性系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有较高重复力(除材积外)和中等的变异系数;3个生长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采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个性状,应用选择指数初选出8个中期表现较好无性系,它们在木材密度基本保持试验群体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材积比试验群体平均值大51.65%,比试验对照大102.68%.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对永安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的28个无性系良种,以第2代、第1.5代的杉木种子园良种为对照,开展苗期生长特性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杉木第三代的不同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表明不同杉木无性系良种生长发育存在明显的差异;将不同杉木无性系良种划分为高生长型、中等生长型、低生长型,其中高生长型的无性系有2、4、14和22;利用苗高、地径和生物量3个性状,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价并根据种子园的管理原则选出2、22、11为最好的采种母株,其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12.75%、13.20%和14.82%。  相似文献   

4.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木材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广西杉木栽培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高广西杉木人工林经营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对34个杉木无性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形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无性系重复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方法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并估算遗传增益.[结果]杉木的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材积、胸径和树高,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1.06%、16.44%和12.41%.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差异极显著(P<0.01),管胞长宽比差异显著(P<0.05),且无性系重复力除管胞长宽比外均在0.5以上.木材密度与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在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上呈负相关.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其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9.83%、7.58%、24.60%、-3.92%、4.65%、2.12%和1.26%.[结论]杉木无性系间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法可以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种质杉木球果和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优质杉木资源,为杉木的良种选育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2代杉木种子园40个无性系的球果和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分别从球果表型性状、种子发芽特性和种子优良度性状对15个品质指标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40个杉木无性系球果和种子1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4792~2.0803,均值为1.9090,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空粒率,最小的是霉变率;变异系数介于4.55%~120.72%,均值为29.60%,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霉变率,最小的是果形指数;遗传力介于0.366~0.969,均值为0.843,其中遗传力最大的是球果横径,最小的是空粒率。除空粒率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14个品质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40个杉木无性系可划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类群Ⅱ的综合性状最优,类群Ⅰ的种子优良性状最好。对15个杉木球果和种子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性状排名前8位的无性系编号分别是14、34、28、31、38、9、29、27。【结论】广西2代杉木种子园40个无性系球果和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筛选出的8个无性系可作为优良材料用于杉木种质资源开发、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33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无性系5、10、16、25年生的生长性状调查值为依据,采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的生长性状、重复力,探索杉木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性和遗传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受遗传的高度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杉木无性系各生长性状的重复力均达0.75以上,且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表明杉木无性繁殖的后代能稳定地再现其亲本在不同时期的生长表现.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早晚相关系数呈显著相关,为从杉木无性系中选择优良品种提供依据.因此,在幼龄期进行杉木优良无性系初选可行,但需提高入选率;中龄期是进行决选的最适宜的林龄,虽仍有错选、漏选,但大大缩短育种世代,提高单位时间所获得的增产效益;林龄越接近采伐期其选择结果越准确可靠,但耗费的时间成本、现实增益比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杉木不同无性系主要经济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乐昌市龙山林场杉木基因库中272个10年生杉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树皮厚、单株材积4个生长性状,心材比、木材基本密度等2个材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72个杉木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表型变异系数均10%;以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为69.04%,遗传变异系数为73.97%,变异幅度0.003 8~0.479 1 m3。6个重要性状在无性系间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表明所测各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遗传相关系数和表型相关系数均是材积最高;密度遗传变异系数最低,为13.03%,重复力属中上水平(0.684 3),仅心材比的重复力低于0.5。在10%、20%、30%和50%不同入选率下计算,所测性状遗传增益值均随入选比例的增大而降低。树高、胸径、树皮厚、材积4个生长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杉木第1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对杉木无性系多性状进行综合选择,评选出子代生长快,无性系结实量多,产量稳定,抗性强,当代生长也快,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可用于重建第1代生产性改良种子园。其种子产量的遗传增益为150.39%,无性系当代材积比平均生长快33.81%,子代高比平均生长快8.07%。  相似文献   

9.
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无性系生长和干形综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性状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胸径和总材积的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727 3和0.726 9,其余4个性状的重复力稍小,为0.201 8~0.383 7。4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关系,2个干形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关系。形数与4个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遗传和表型负相关关系。削度与胸径、主干高、接干高/苗干高的遗传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胸径、总材积的表型正相关关系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依据建立的多性状指数方程选择出适宜在南方丘陵区栽培的4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609、204、302和207,入选率17%。与CK相比,入选群体的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削度和形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93%、5.75%、21.84%、13.18%、5.72%和-0.45%,实际增益分别为5.40%、16.75%、30.04%、34.35%、28.34%和-1.62%。   相似文献   

10.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性状变异与配子贡献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对油松种子园 86个无性系生长及开花性状调查和对 119个优树家系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 ,研究了它们间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配子贡献状况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主干径生长、针叶长度、密度和花量在无性系间有显著遗传差异 ,花量与其它性状无显著相关关系 ,针叶密度与主干径生长相关密切 ;无性系间的树高生长育种值有显著遗传差异 ;无性系间的开花同步性、无性系的配子贡献和遗传贡献均有较大变异 ,遗传贡献对种子园子代的遗传品质有直接影响 .并探讨了种子园相应的经营策略 .  相似文献   

11.
闽西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幼林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筛选适宜闽西地区推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性,估算不同无性系幼林生长的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供试的86个不同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87 m、7.82 cm和0.0255 m3,分别是福建洋口国有林场第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实生苗的1.13、1.10和1.55倍;不同无性系生长存在较大差异,M34无性系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02 m.a-1,1.47 cm.a-1和0.0052m3.a-1;初步筛选出17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初级嫁接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这些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现实增益值分别达12.67%、15.86%和47.80%.  相似文献   

12.
杉木无性系测定及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从参试的60个无性系中选择出2594等10个速生优良无性系,14年生时的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达15.10 m、21.47 cm和0.302 57 m3,与第2代种子园混合种后代相比,材积的现实增益达24.25%,生长性状表现十分突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闽北杉木生长和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以J.L.Clutter的火炬松生长和收获模型为基础,应用闽北杉木调查数据进行检验,并根据闽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一些修改,建立了闽北杉木生长和收获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年生杉木6×6全双列杂交(Griffing Ⅲ)试验林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杉木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并筛选决定理想株型的重要树冠结构因子,为杂交育种和杉木理想株型无性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转化分析法来处理不平衡试验数据,结合配合力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杉木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和重要树冠因子的选择。通过对杉木若干性状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性状遗传变异大小。结果表明,杉木材积、枝下高和饱满度等性状具有中度遗传变性,树高、胸径具有窄的遗传变异性,同时杉木改良性状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力,因此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宜采用连续多世代改良;在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树冠结构性状中,12个研究性状有8个重要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非加性遗传基因效应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亲本是多世代与高强度选择的产物,杂合体居多,杉木的多性状、高世代遗传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生长、形质和树冠结构性状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通径分析揭示:决定杉木理想株型育种中重要树冠结构性状是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大小。由此可见:杉木多性状、多世代连续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杉木无性系理想株型选择时,应注重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杉木优良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遗传改良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未经遗传改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普种、多系种子园(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为对照。连续4a采集种子。测定种子品质,连续2a营建试验林,进行2(a)次4地点5重复的子代遗传测验,对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的遗传改良增益,反交效应以及遗传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系种子园种子品质现实增益为6.76%~20.44%,除涩籽率外,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生活力和种子活力均优于多系种子园:子代生长在6年生时的材积现实增益达46.14%,比多系种子园大10.63%~21.10%。种子品质和子代侧枝性状的正交与反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子代生长、高径比和冠幅的正交与反交基本相等。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效应也占有较大比例。种子千粒质量、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表现出超显性效应。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立地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家系的生长差异研究,了解杉木家系生长性状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出生长快、稳定性好和适应性强的杉木家系进行推广。用营造在浙江余杭长乐林场和开化县林场的3年生杉木家系(21个家系,1个对照)区试验林,开展了不同立地杉木家系生长性状的差异、互作效应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家系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以及同一立地不同区组间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余杭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采伐迹地)3年生杉木家系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树高为3.21 m,胸径为4.31 cm)比开化点(杉木林采伐迹地,树高为2.33 m,胸径为2.31 cm)分别高出37.77%和86.58%。树高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 < 0.01),胸径性状在家系与地点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 < 0.01)。通过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的速生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评价,选出在两地幼林期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7个,它们可在两地及相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30年生不同林分密度杉木人工林生长调查,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杉木生长存在影响,密度为450、540和630株.hm-2的林分平均胸径分别为26.69、23.46和22.50 cm,差异显著,平均树高分别为20.33、18.78和17.29 m,差异不显著。从单株材积、蓄积量、出材量和出材质量看,林分密度以450株.hm-2最佳。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源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全国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的浙江省开化、建德和临安3个试验点中取1485株样木,分析其胸高木材密度。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在种源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种源内株间变异丰富;种源的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呈纬向渐变,且同1月均温相关,表现为从北到南木材密度呈下降的趋势。依木材密度所作的聚类分析可以把3个试点均参试的49个种源划分为南、中、北3大类群;木材密度呈中等程度的遗传,单地点的种源遗传力为0.3103~0.3789,多点的种源遗传力达0.5833,且同胸径生长量有较高的遗传相关;依各种源的木材密度值的大小,为浙江省杉木造林区选出了福建南平和广西那坡2个生长、材质兼优的种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2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表现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第1组的树高和第3组的胸径外,其余的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广义遗传力变化范围:树高为0.389~0.771,胸径为0.169~0.703,材积为0.377~0.674,试验中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3个性状多具中等以上的广义遗传力,其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按选择强度估算,优良无性系累积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了40%以上,最优无性系累积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55%以上。无性系年轮宽度自髓心向外总体上呈逐年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不同无性系的变化趋势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