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玉米主产区实际单产与区域试验单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实际单产和区域试验单产,并对两个区域实际单产和区试单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北方春玉米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并且以区域试验中的优势更加明显;黄淮海夏玉米实际产量与区试产量差距相对较小。2001~2007年,北方春玉米的实际单产和区域试验单产分别为55300、94600kg/hm2,黄淮海夏玉米的实际单产和区域试验单产分别为53900、82400kg/hm2。区试单产和实际单产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尤其在黄淮海区二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区域试验能够通过品种更新和推广、生产示范等促进实际单产的提高,但其带动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地区性差异和滞后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黄淮海玉米品种考察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作英 《杂粮作物》2004,24(1):61-61
2003年9月9日~15日,笔者作为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抗病(虫)鉴定负责人,参加了国家农业部良繁处组织的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试考察会.考察的省份有山东、河北、河南三省,考察试点共10个,山东省有4个试点,分别为潍坊市国家区试站、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密市泉星种业、济南长清种业;河北省考察了国营大曹庄农场、永年县农作物研究所、邯郸市第一原种场3个试验点;河南省有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华泰玉米研究所3个试点.考察试验内容:国家新品种示范和国家展示;黄淮海夏玉米生产试验;黄淮海夏玉米和鲜食甜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筛选试验以及三省本省的区域试验和新品种展示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豫玉31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1997~1999年河南省玉米区试、生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豫玉31属高产、稳产型玉米新杂交种,广泛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由于其子粒品质优良,推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区夏玉米高产稳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根据该区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构成因素等形成与发展过程,围绕高产稳产形成的群体特征,综合运用调控技术,规范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为黄淮海区夏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洛玉二号(原名洛试203)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ZK03-1为母本,以自选系ZK02 -2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属于中秆大穗早熟品种,2002~2003年在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济单94-2是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以自育系济533为母本,外引系选京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中秆大穗中熟品种,1997~2001年在河南省、国家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产量在7500kg/hm^2以上,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钟鑫  张忠明  王琛  吴敬学 《玉米科学》2016,24(1):166-172
采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对2000~2013年中国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3大优势区玉米种植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物化学型和机械型两种技术的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3大核心优势区玉米技术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两个优势区的技术效率要明显高于西南优势区;3大区域生物化学型技术利用效率均高于机械型技术,不同区域变动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8.
国审玉米新杂交种濮单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濮单6号于1997年由河南省濮阳农科所育成,组合为P97×9444.2000~2002年在国家西南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多抗,较对照农大108增产显著.适宜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华北和黄淮海(河南、安徽、陕西等)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2020年黄淮海普通籽粒夏玉米区域试验中2种种植密度下共计65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秃尖长变异系数最大,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2种密度条件下,穗位与株高、秃尖长与株高和穗长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秃尖长与产量在高密度条件下呈极显著负相关,穗位与产量在低密度条件下呈极显著负相关,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穗长对产量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大。在黄淮海籽粒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意适当控制玉米的生育期和株高,在高密度条件下要注重降低秃尖长,在低密度条件下要降低穗位、提高穗长。  相似文献   

10.
国审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石88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885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黄淮海夏大豆高油型品种。2015-2016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大豆中片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976.15 kg·hm-2,比对照品种邯豆5号增产4.9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87.05 kg·hm-2,比对照邯豆5号增产4.80%。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玉米品种长城706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对玉米品种长城706的高产稳产性、生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城706是一个适应性较广、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它在环境指数4500kg/hm2以上时,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推广开发前号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玉米品比试验6个点的数据,对参试的14个玉米杂交种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同异联系势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种LZ11、LZ2、LZ4、LZ7和LZ8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在0.757 2~0.889 7之间,综合表现优良,可考虑参加玉米区域试验预试;其余品种表现良好或一般,需进一步试验观察。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可以用于综合评价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判断玉米杂交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因子的定量化方面更加准确和可靠,所获得各品种的最终评价值,不仅能反映各品种之间的相对级别,而且也可直接反映出各单元的绝对等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国家玉米区域试验品种DNA指纹鉴定所用的20对SSR核心引物,对10个参试玉米品种进行了一致性鉴定,检测SSR标记应用于玉米品种一致性鉴定的可靠性。每个品种选取20个单株,同时对这200个单株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结果显示:田间鉴定结果与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相吻合的植株占总株数的83%。同时表明,分子标记方法比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精确度高,存在分子标记未能检测到的性状差异,需要筛选与这些性状相关的标记添加到核心引物中。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玉米DUS[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指南中的38个基本性状,对2020年四川省联合体区试玉米品种的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玉米、植株部位的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8个测试性状均具有多态性,在317个品种中共检测到23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6.2个,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1.19,变幅介于0.09~1.76。雄穗和果穗相关性状的多样性较丰富,子粒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叶片相关性状的多样性偏低。不同玉米类型的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糯质型和普通型玉米的多样性较高,甜质型次之,甜糯型最低。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分析表明,四川新育成玉米品种的相似度整体偏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6.
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更迭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照品种的选择和更换应以通过审定、生产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为依据,随着育种水平的发展适时更迭。品种推广走势与对照更换的时期一致,进一步说明对照品种的示范和标杆作用。玉米品种区试应适时提高对照水平,加大品种选择压力,针对性设置对照,提高区域品种竞争力,及早筛选后备对照品种。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或形式可以探索参试组合的平均或几个对照的综合考量,使品种试验更加科学,以此选拔出来的品种可信度和适应性更强,更能体现客观、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不同产量水平下穗粒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利用相关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18年夏玉米区试255个杂交种的产量和穗部性状进行分析.认为7500kg/hm2以下的杂交种,起主要作用的依次是千粒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穗粗、穗行数.在选择7500kg/hm2以上的杂交种时,除了要稳定、提高穗粗、穗行数外,必须重点对千粒重、穗长进行正向直接选择,其次是行粒数和出籽率;对秃尖、轴粗进行负向直接选择;同时要协调好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黄淮海夏播玉米区2002~2009年区试数据为依据,分析实体对照的局限性,将参试品种平均值作为对照与实体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区试中采用参试品种平均值作为对照是可行的。采用平均值作对照的同时可在区域试验中加入本区或当地大田表现较好的品种作为参照,有利于考察参试品种对环境的实际适应能力。在区域试验中可采用平均值作对照,但生产试验和预备试验中一般不宜采取平均值作对照,应用实体对照。选拔标准一般可参照现行的审定标准,但不同生态区域和组别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各区情况。  相似文献   

19.
恩施山区马铃薯与玉米、蔬菜立体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恩施州农户巧妙地将马铃薯与玉米、蔬菜进行立体种植,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这种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为在海拔855m的地方采用双行玉米套种单行马铃薯,在玉米生育期内套种两季四季豆、一季白萝卜;对照为传统双行玉米套种单行马铃薯。试验结果为:立体种植模式马铃薯商品薯667m2产量达615.9kg,玉米产量达614.6kg,四季豆产量达1577.0kg,白萝卜产量达2755.0kg,667m2总产值达4149.4元,净产值达3044.9元,比传统种植模式的净产值增加50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