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部决定加快飞机播种造林的速度。规划从明年起到二○○○年,在年降雨量四百毫米以上,地广人稀,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区、燕山以及“三北”适宜于飞机播种的地区,飞播造林四亿亩(包  相似文献   

2.
<正>在民航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一九五八年以来,我省先后在陕北沙区、黄土区和陕南石质山区开展了飞播造林草种试验。截止一九七九年共飞播造林种草二百六十多万亩,其中陕南飞播造林一百三十六万亩,陕北飞播造林种草试验一百二十六万亩。实践证明,飞机播种是加快绿化步伐,改良草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尽快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在省、地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县于1974年7月进行了首次油松飞机播种造林试验。飞播从18日开始到21日结束,共四天,飞行18架次。播种29,700亩(播后实测面积为27,467亩),其中国营面积16,696亩,占飞播实际面积的60.8%;社队集体面积10,771亩,占39.2%。一、播种后种籽出土、生长和越冬情况根据设计要求,每亩播种量为1市斤(每斤约13800粒,种籽纯度94.8%,发芽率90.3%),平均每平方米应落种籽21粒,实际落种17粒。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初飞机播种造林在陕南试验成功以来,陕西飞播造林便以星星之火,燃遍秦巴山区。20多年来,共在汉江、嘉陵江、丹江源头地区的20多个县(市)飞播造林1200多万亩,成林成苗550万亩,使“三江”源头的大面积荒山秃岭尽染绿色,涛涛林海填满了道道沟坡。飞播造林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陕西省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要武器。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飞机播种造林始于1980年,19年来飞播造林135万亩,有效面积94.5万亩,成林面积35万余亩,总投资540多万元,主要飞播树种有油松、漆树和侧柏。 据对1985年以前的飞播造林成效调查  相似文献   

6.
宁强是陕西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三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先后被授予全省飞播造林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单位,飞机播种造林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7.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我县从1966年开始进行飞播造林。六年来,飞播造林172.8万亩。去年上半年普查了1966年至1970年飞播的109.1万亩林地,保存率达63%,较好的播区平均每亩有苗500株以上,一般播区平均每亩有苗260株左右。飞播造林是加速绿化荒山的好办法,既节省劳力,又能降低造林成本。从测量设计到播种作业每亩只用0.02工,成本0.6元(包括种子、人工、飞行费);而同树种人工造林则每亩需1.3工,成本1.2元。  相似文献   

8.
榆林地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处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沙区总面积2857万亩,其中有流沙890余万亩。过去,风起沙飞,沙漠南移,埋压了许多村庄,农田和道路,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大搞造林治沙,造林500多万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加快绿化步伐,多快好省地发展造林事业,采用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加速沙漠治理,对于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保障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1958~1965年间,当地林业部门和各有关单位采用花棒、沙蒿等灌木、草类,进行了飞播造林种草试验,3年以后的稳定保存面积率分别达到6.5~7.5%和3~4%,为沙区飞播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9.
莫宗盛 《广西林业》2000,(5):23-23,25
飞机播种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 ,非常适宜于人迹罕至的高山、远山,交通落后、人烟稀少、人工植苗困难的地方采用。实践证明 ,飞播造林是加速造林绿化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罗城县是飞播造林较为典型的县份。建国以来 ,全县曾进行了两次飞机播种造林 ,第一次进行13个播区 ,飞播面积76.1万亩 ,有效面积56.6万亩。第二次18个播区 ,62.7万亩 ,有效面积49.9万亩 ,分布13个乡镇76个村公所。从两次的效果看 ,飞播造林是成功的 ,特别是70年代飞播的松树 ,80年代初已长大成林 ;199…  相似文献   

10.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或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率高、机动性大、适应范围广和不误季节等特点,我国12亿亩宜林荒山中,适宜飞播造林的约4亿亩。我国自1958年在四川省西昌、凉山地区试验大面积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全国已有23个省区的500个县、市采用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面积达1.8亿多亩,保存面积约7000多万亩,居世界首位;保存率约40%,占建国以来造林保存面积15%,其中5000多万亩已郁闭成林,2200多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飞播造林面积已超过3亿多亩,飞机种草播种面积为1100多万亩,促进了林牧业的发展。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飞粒落地成林而进行的一种机械化直播造林方式,适宜于荒山秃岭的造林。我国从1958年开始飞播造林,已在全国西南、中南、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24个省、市、自治区的590多个县、旗进行。造林面积已  相似文献   

12.
飞机播种造林,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是一种绿化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成本低的现代造林技术,是恢复与扩大森林资源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区于1981年在太行山中段的和顺、左权、寿阳三个县进行了油松飞机播种造林试验,总面积达10万余亩。为了研究飞播造林的可行性,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效果,促进飞播造林的广泛开展,我们于1983年4月18日至7月底对上述地区的飞播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一、飞播区的概况和顺县的万山、赵村播区位于和顺县西北部的横岭公社。主要山脉多为东北—  相似文献   

13.
一、飞机播种造林概况涞源县山场辽阔,人口较少,经济基础薄弱,荒山绿化速度落后于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于1975年开始采用飞机播种造林,飞播面积逐年增加,截止1978年,全县飞播达297757亩。飞播的树种主要是油松,同时进行了洋槐、桦树、漆树、臭椿、榆树与油松的混播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据调查,我国自1958年开始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以来,累计飞播面积达一亿七千万亩。保存面积约七千万亩,保存率约40%,占全国造林保存面积的15%。早期飞播的四川西昌、贵州黔南、广西梧州、广东惠阳等地区,已出现了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由飞播形成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用  相似文献   

15.
飞播造林种草是一种机械化的作业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等优点,是快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开始,首先在四川省西昌获得成功。二十年来,先后有22个省(区)开展了此项工作,飞播造林总面积达一亿六千多万亩,保存面积约六千三百五十万亩。飞播造林最早的四川、广西等省(区)已经成林,并开始受益。飞播造林种草又是一种粗放的造林种草方法,播种前不整地,播种后不复土,与其它造林种草方法相比,它具有更严格的季节要求。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6.
安康曾经是一个“林草丰美,山青水秀”的宜人之地,后历经移民垦荒,战乱等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198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把飞播造林作为荒山绿化,改善生态环境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平均每年以25万亩的飞播速度,先后在汉滨区、紫阳、汉阴、石泉、旬阳、白河、岚皋、宁陕8个县区开展了大规模飞机播种造林活动,连续坚持23年飞播造林不间断,全  相似文献   

17.
飞播造林导航作业技术探讨王学清,王海洋,杨明亮一、飞播造林导航作业技术回顾从5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飞机播种造林,40多年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利用飞机播种造林是一种多、快、好、省,加速绿化荒山的有效途径。在几十年的飞播造林工作中,机载的喷撒设备,根据地形...  相似文献   

18.
汉中市飞机播种造林工作,从1971年开始至1994年历时24个春秋。20多年来,经过市、县林业部门和播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践证明利用飞机搞播种造林是我市荒山绿化的主要造林方式之一。 一、飞播造林在“灭荒”中的功绩 根据调查统计,24年间,共投资1477.56万元,在9个县206个播区的475.98万亩荒山野岭上,动用飞机2400多架次,共撒播9种树种的种子275.5万公斤,已经成林、成苗和可望成林的面积近200万亩。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19.
飞播造林播种质量,主要是指飞播时种子撒落地面的均匀程度。是继适地适树、适时播种后,一个关系飞播造林成效的重要问题。为提高飞播造林播种质量,我们近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影响飞播造林播种质量的因素很多,在不同地形和采用不同机型时,作业飞机的飞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9月8日.省林业厅、省飞播造林指挥部在优陵主持召开了湖南省卫括造林工作会议。会议分析评估了全省飞播造林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飞播管护工作。各地在会上相互交流了经验。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该县舒溪口乡的飞播造林现场。会议指出,从1983年至1993年。全省先后在14个地、州、市所属的55个县、币、区进行了飞机播种造林,实际完成飞播作业面积IO93.85万亩,有效面积869.27万亩,根据验收结果推算.实际保存面积700万亩。19》0年以来,全省飞播林地内完成补植补播64万亩,对巩固和提高造林的成效面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