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优绿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茶产业复兴和名茶创制开发浪潮出现的新名词,含义非常明确,区别于炒青、珠茶等大宗绿茶产品,名优绿茶是采用高档原料加工出的优质绿茶,且具有个性化名称和品质特征,并在特定地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名优绿茶产品,已经以占总产量38.98%的份额创造了总产值74.6%的效益。名优绿茶已经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名优绿茶是我国茶类的主体,为我国独有,主要供应内销市场。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大批适合我国行业需求的茶叶加工机械,获得各类茶叶加工机械专利130多项,初步形成了茶叶加工机械的系列化。此外,绿茶加工清洁化和连续化受到行业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加工技术体系和配套设备,开发出了炒青绿茶和黄山毛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名优绿茶的产销发展很快,产值和产量每年以翻番的速度递增,各地茶叶主管部门也经常举行各种名茶鉴定会和名茶评比会,因此,名优绿茶的审评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笔者拟就名优绿茶的审评提些看法,供同事们参考。 1.名优绿茶的给分名优绿茶的审评应先定品质档次再给分。给某一品质因子打分时,应先看这个品质因子属甲级、乙级还是丙级。如没有发现疵次,定为甲级,给94分中准分,再根据品质高低加或减1~4分;如发现造型、色泽欠佳,香味稍钝,汤色叶底欠润,应看其程度,定为乙级或丙级。乙级给84分,丙级74分,再  相似文献   

3.
朱继军 《中国茶叶》2010,32(4):14-15
我国是世界绿茶的主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绿茶是我国的优势产品。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力恢复了大量的传统历史名茶,也创新发展了一批新的名优绿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襄樊市地处鄂北,属我国秦巴高香优质绿茶生产区,也是湖北省名优绿茶生产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名优绿茶的的深入推广,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切割式采茶机采摘鲜叶质量与机械组成显著不同于传统手采鲜叶,其质量控制标准和适制名优绿茶品类无法直接套用传统技术。本文重点分析切割式采茶机采摘鲜叶的品质特点,提出了基于这种鲜叶特点的4个等级分类,在分析不同类型名优绿茶对鲜叶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割式机采鲜叶主要适制的名优绿茶品类,对机采鲜叶的名优茶生产与加工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名优绿茶机制工艺要点进行了阐述,从生产名优绿茶的角度提出了应掌握的几个关键技术,对在全省推广使用机制名优绿茶机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杀青是名优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工杀青方式由于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而逐渐被机械杀青所取代.近年来,我国已成功地开发出专用于名优绿茶杀青的系列滚筒连续杀青机.机械杀青不仅台时产量高,而且所制茶叶色泽绿,香气高,因而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对这些机械的杀青工艺缺乏系统研究,导致生产上仅凭经验掌握,影响杀青效果.据此,笔者根据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研究成果,结合生产实际,谈谈30型柴式滚筒杀青机的杀青技术.  相似文献   

7.
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名优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外形以仿碧螺春卷曲型为主。以前都靠手工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紧缺,手工制茶成本不断增加,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技术也不易掌握。为了适应名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茶厂已多采用机械代替手工制作名优茶。  相似文献   

8.
霞浦县是福建省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山青水秀,群山环抱,茶区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富锌地质背景,水、热、光资源丰富,为名优绿茶优越产区。全县茶园面积5066hm^2,茶叶产量3000t以上。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无性良种占91%,为开发名优茶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近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市场对绿茶名茶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县广大茶区不断地提高茶叶品质和名茶创新,先后研制成功20多个名优绿茶,其中13个评为省、部级名茶。本文以霞浦县开发绿茶名茶技术实践为依据,探讨绿茶名茶的采制技术与工艺。  相似文献   

9.
名优茶机制的机械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培和  刘栩 《中国茶叶》1996,18(3):20-21
近年来,名优茶机械发展很快,有不少机种已达到实用阶段,其中制茶性能较好的不下10种。这些茶机若能选配好,可制出质量上乘的各种类型的名优绿茶。笔者仅就扁条形、兰花形、珠形、针形和披毫类名优茶的机种选配以及制作工艺流程作一浅述。 1.扁形名优茶 外形呈扁平条形的名优茶,主要有龙井、旗枪、大方等。由于龙井茶的知名度高,所以现在有不少地方都在仿制龙井茶,生产外形扁平的茶叶。这类茶叶机制的机具选配,主要有龙井茶电炒锅、30型名茶杀青机、多功能机。制作扁形茶依原料嫩度不同,工艺有听差异,使用的机具也就不同。 特级茶:主要选配龙井茶电炒锅。制作工艺:鲜叶→摊放→青锅(龙井茶电炒锅)→摊凉→焊锅(龙井茶电炒锅)→过筛割末→簸片→成茶。 高级茶:选配龙并茶电炒锅、30型名茶杀青机、多功能机。制作工艺:鲜叶→摊放→杀青(龙并茶电炒锅或30型名茶杀青机)→炒坯(多功能机)→摊凉→煇锅(多功能机或龙井茶电炒锅)→过筛割末→簸片→成茶。  相似文献   

10.
成青 《中国茶叶》1991,(6):38-39
随着科学进步、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名优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名优茶也和其他名优产品一样有了较大的发展。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全国名优茶产量可达2.8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6%,全国名优茶的花色品种已达数百个之多。据1990年初步统计,全国已被评为省级以上的名优茶有321个,其中国家和部级名优茶138个,省(区)级名优茶183个。这些名优茶中,数量和名目最多的是名优绿茶。我国产制名优绿茶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各地已出产几十种名茶,其中很多是有名的“贡茶”。如浙江长兴的“顾渚紫笋”,四川的“蒙顶石花”,安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名优绿茶层出不穷,各产茶区极力利用自身优势,从工艺上不断创新,研制开发出了大量的名、特、优、新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各地在开发中均局限于制茶工艺的改进,很少考虑到品种优势。为了充分利用茶树品种资源的优势,笔者进行了青茶茶树品种试制名优绿茶试验,以探明不同青茶茶树品种制作名优绿茶的适制性,达到进一步发挥福建省茶树品种丰富的优势,进行多茶类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试验方法 1.试验材料 (l)品种:铁观音、肉桂、黄棪、梅占和毛蟹品种。 (2)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初展…  相似文献   

12.
名优绿茶要求干色翠绿或嫩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顾客判断名优绿茶质量好坏的主要条件是翠绿、细嫩,翠绿是卖相好的重要标志,名优绿茶的竞争,首先是色泽竞争.但往往因炒制或贮藏不当,色泽深暗或黄暗,严重影响名优绿茶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保持"三绿"是提高名优绿茶品质,促进名优绿茶生产的关键.根据笔者实践,  相似文献   

13.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名优绿茶是我国内销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培和 《中国茶叶》1994,16(1):40-41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频繁的社交活动,所有这些,使得名优绿茶的社会需求量逐年上升。今后,名优绿茶将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茶类,茶叶生产者应精工细作,多生产手工制作的高档名优绿茶,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名优绿茶的生产现状 全国19个产茶省区,现在都有名优绿茶生产,1993年全国名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8,(6)
春意盎然,名茶飘香。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在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揭晓。由浙江、江苏、福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西、广西等省送达茶样314个,经来自全国各地9位专家认真细致、公平公正的评审,评出金奖70个,银奖71个,优质奖51个。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任主任单位,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2010年将继续在宁波举行第五届中绿杯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6.
适制名优绿茶的品种及其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发展名优茶已成了茶叶生产的新潮流,名目繁多的名优茶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出现,如浙江省1990年县级以上名茶已发展到108个,1991年春茶,全省生产名优绿茶6050吨,产值1.46亿元。创制名优茶,采摘标准(嫩度)和制茶工艺固然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但决定适制茶类和品质特点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品种。例如,用新梢肥壮茸毛多的品种很难炒制出“光、平、扁、直”的龙井茶;相反,茸毛稀少的品种又很难加工出银毫满披的“毛尖”、“银针”茶。茶树发芽早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这一特性又几乎决定于茶树品种的固有特性(是常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近年来我国针形名优绿茶发展十分迅速。针形名优绿茶的种类较多,仅浙江省就有诸暨绿剑茶、桐庐雪水云绿、建德千岛银珍等多只名茶,目前此类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名优茶中颇具特色的一大茶类,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丽水绿茶品质评价及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丽水名优绿茶及普通茶品质指标的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春茶优于秋条,名茶优于普通茶丽水茶叶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品质优.春茶酚氨比为7.57,秋茶酚氨比15.55,说明丽水春茶适制绿茶,秋条红绿兼可,更适制红茶。建议将春茶制成绿茶名优茶,秋茶制成品牌红茶。通过绿茶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法泮价,两种方法均可作丽水绿茶的评价方法,但第二种评价方法主要用理化检测结果为依据,不受人为㈧素的影响.闪此两种方法兼顾更为科学合理,可作为丽水绿茶量化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杨阳 《茶叶通讯》2002,(3):30-32
本文论述了提高我省无性系良种普及率的紧迫性,分析了我省名优绿茶对茶树品种的要求,并对适制名优绿茶的品种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沈培和 《中国茶叶》1992,14(2):27-27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地正在采摘或准备开采春茶。春茶采制名优绿茶比采制大宗绿茶经济效益高。据浙江省农业厅的统计,1991年全省春茶生产名优绿茶6049.96吨,占春茶总产量的10.26%;产值为1.46亿元,占春茶总产值的32.23%。以杭州西湖乡梅家坞为例,全村958亩茶园,1991年春茶生产名优茶23.3吨,产值190.9万元。每公斤均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