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由动物性病原体引起的鱼病,称为侵袭性鱼病。动物性病原体通常称为寄生虫性病原体,因此又称为寄生虫性鱼病。寄生虫通常包括原生动物、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蛭类和寄生甲壳类等。一、口丝虫病(白云病) 病状: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或灰兰色  相似文献   

2.
1病原体 鱼屯异沟虫属八铗科,虫体扁平细长,舌状,长5~20 mm。虫体后部延长,后固着器上有4对固着铗,最末端1对稍小。2流行情况 该病从发生至死亡一般历程较长,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75%,特别是夏季最严重。鲀异沟虫是嗜血性的单殖吸虫,鱼体被虫寄生后,血液慢慢地被寄生虫所消耗,导致病鱼严重贫血,不食少动,但生命仍可  相似文献   

3.
朱伟 《内陆水产》2007,32(10):32-32
硫酸酮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蛋白盐沉淀,因而有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对鳃隐鞭虫、鱼波豆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双身虫、中华鳋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同时又能杀灭池塘中的青泥  相似文献   

4.
小瓜虫病及其防治方法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瓜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淡水鱼类专性寄生虫,患小瓜虫病的鱼病死率很高,所以小瓜虫病又被称为鱼类的"癌症"。小瓜虫隶属原生动物门,小瓜虫属,寄生在鲤鱼、草鱼、鲫鱼、金鱼、大口鲶等鱼类身上,并导致大量苗种甚至成鱼死亡~([1-4]),是渔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鱼病之一。Fouquet~([5])最早对小瓜虫进行了描述,将小瓜虫病的病原定名为多子小瓜虫,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包囊期和幼虫期三个阶段。小瓜虫病常在养殖场内暴发流行,给养殖业造  相似文献   

5.
金燮理 《内陆水产》1995,21(2):30-31
第二讲鱼病的类别及病原体特性金燮理(湖南农业大学水产系410128)鱼病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可分为由生物及非生物引起的两大类。由生物引起的鱼病有:(1)寄生性血病。其中有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鱼病,如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等;由寄生虫寄生引起的鱼病,如原...  相似文献   

6.
四季与鱼病     
春季(公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被称为是鱼类发病的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青、草鱼成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病;鲢成鱼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息中华鳋病等。夏季(公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之间,鱼类发病比春秋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色病,有烂鳃、出血、…  相似文献   

7.
渔工 《海鲜世界》2003,(2):32-33
危害观赏鱼的寄生虫病有数十种,本文只阐述观赏鱼常见的、多发的及危害严重的寄生虫,如:斜管虫、鱼波豆虫、半眉虫及嗜子宫引起的鱼病及其防治技术,为鱼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王明焰 《内陆水产》2003,28(3):38-40
有时鱼病的诊治是先进行临床观察,然后解剖、镜检,最后通过对病原体的分类将鱼病分为细菌性、寄生虫性、病毒性,接着根据疾病类型施以各种药物,如果诊治效果不理想,还要加大药量或连续用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鱼大夫习惯应用这种治疗程序,可是有些病原体对鱼体的侵入却是表象,在鱼病诊治过程中,只注重生物性病因而忽视非生物性病因,是造成盲目滥用药物,产生药残、药害的重要原因,应该从生态、环境、饲料等全方位检查鱼病,治病于根本。在高密度精养模式下,饲料(主要指配合颗粒饲料)是鱼类生长的物质基础,所谓“病从口入”、“食补胜于药补”,…  相似文献   

9.
鱼的疾病很多,但真正区分只有微生物和寄生虫性两大类。养鱼户都想有一个不请技术员,就能判断鱼病的方法。笔者根据一些专业户的经验,总结了一个简易测定鱼病的三诀: 1.看鳃部:鳃末端腐烂,有粘液,污泥,即细菌性鳃病;鳃片苍白,略带血红色小点,即鳃霉病;鳃片粘液较多,即隐鞭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引起;鳃部肿大,  相似文献   

10.
鱼类寄生虫是信阳市常见的鱼病病原体,鱼类被寄生后其生长发育受影响,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死亡。有关河南省鱼类寄生虫的系统研究报通极少,1985年王发枝等曾对陡坡水库鱼病进行初步调查,报道该库鲢、鳙鱼因指环虫和中华鳋寄生引起浮头长达12天之久;1986-1988年间河南省水产研究所对全省池塘鱼病进行了调查;1987年李连祥等对封丘县湖泊和池塘病原进行过抽祥检查,1989-1991年之间笔者在实验教学中收集了一批鱼类寄生虫标本,现整理报告于后,供鱼病防治和寄生虫学方面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季与鱼病     
王声瑜 《内陆水产》1999,24(3):27-27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  相似文献   

12.
<正>寄生虫性鱼病又称为侵袭性鱼病,是养鱼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大鱼小鱼都可感染,对鱼最敏感,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有些病害会造成一些水产养殖鱼类的减产或绝产,是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鱼类盾纤虫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言自 1 985年在日本三重县、长崎县发现与牙鲆稚鱼盾纤虫病以来 ,作为一种新病 ,盾纤虫病现已广泛见于日本养殖牙鲆、真鲷、红鳍东方鱼屯、六线鱼和韩国一些养殖鱼类。而且 ,近年该病也已成为我国养殖牙鲆、红鳍东方鱼屯、大菱鲆常见寄生虫性疾病。在其它国家 ,循纤虫病也见于大菱鲆和南方蓝鳍金枪鱼 (麦氏金枪鱼 )。2 病原体形态与生态特征病原体属于纤毛虫门 (Ciliophora)少膜纲(Hymenostomatia)盾纤目 (Scuticociliatida) ,种名未定。不过 ,又有研究发现 ,大菱鲆盾纤虫病病原体像是尾丝虫属 (Uronema)盾纤虫。虫体泪珠形 ,全身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草药防治寄生性鱼病的文献,系统的介绍了常见的寄生性鱼病,并就其中草药防治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寄生虫数量达到或超过其危害阈值时,均会构成鱼类病害,危害较大的有斜管虫、双穴吸虫、头槽绦虫、锚头鳋等,控制病原体数量于危害域值之下是鱼病防治的基本策略之一。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加强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春季是鱼病的多发季节,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池塘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开始大量繁殖,而鱼类在经过越冬后体力消耗大,体质较弱,特别是出鱼上市时多次拉网造成鱼体受伤和鱼体冻伤,很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引起鱼类发病,给养鱼场造成很大威胁。现将几种春季常见鱼病及防治  相似文献   

16.
鳜鱼苗种期鱼病较多,常造成鳜鱼苗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2003-2006年大通湖地区鳜鱼苗种期常见的病原体有:水霉病,主要危害受精卵及刚孵出的鱼苗;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聚缩虫、钟形虫、半眉虫、日本新鳋、中华鳋、鱼鲺、小划蝽等寄生虫病,危害较大的有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等;细菌性鱼病主要在鱼种期造成危害,对其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5,30(6):27-27
高锰酸钾高 锰酸钾杀菌力强,能杀死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在鱼病防治过程中多用药浴法:以10mg/L浓度浸洗病鱼1~1.5h,可杀死锚头鳋和鱼体表的几种孢子虫;以20mg/L浓度浸洗病鱼15~30min.可治疗鱼类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相似文献   

18.
<正> 4.3 孢子虫病 孢子虫是淡水养殖的鱼体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寄生虫。大部分地区自然水域的淡水鱼体所有器官的组织都能找到这一类寄生虫侵袭造成的鱼病,其中球虫、粘孢子虫,对鱼危害最大。4.3.1 球虫病,寄生虫为艾美虫。4.3.1.1 症状 外表不明显,仅有鳃瓣呈灰白色,病鱼食欲不振,解剖肠道时肉眼可见肠壁上有许多灰白色小瘤状突起,其周围组  相似文献   

19.
春季到来,大地回暖,但气候较不正常,温度忽高忽低,而鱼儿经过漫长的越冬生活,体质往往孱弱,水中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开始蠢蠢欲动,寻找寄主。春季是一年中容易发.病的季节。对于这一时期最常见的水霉病,锚头鱼蚤、中华鱼蚤、鱼波豆虫及小瓜虫等。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以及春末开始出现的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要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姚卫建 《水利渔业》2000,20(1):25-26
调查了江口水库鱼类寄生虫单殖吸虫区系,检查鱼类28种163尾,发现单殖吸虫6属40种,其中指环虫属30种,占虫种类的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