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4~2005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六盘水等地州市累计推广毕粳40、41粳稻新品种35 973.70 hm2,平均单产6 349.20 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38.69 kg/hm2,增幅9.27%;2年累计实现总产20 556.36万kg,新增稻谷1 269.53万kg,新增产值2 539.05万元,新增纯收益3 579.02万元,科技投资新增收益率56.69元/元,推广投资新增收益率73.70元/元,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22.11元/元。该粳稻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对贵州粳稻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毕粳37号的选育,综合应用籼粳复合杂交、组群筛选、异地同步鉴定、定向选择等多项先进育种技术,产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稻米主要理化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食用粳米标准。毕粳37号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994-1999年在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累计推广应用40979.1hm^2,新增稻谷总产2510.4165万kg,新增总产值3514.5831万元,新增纯效益3380.9396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25.3%,科研投资收益率135.24%,推广投资收益率78.02%,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9.17%。通过示范推广,显著提高了黔西北粳稻区的稻作水平和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3.
贵州山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3选育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粳43的选育以杂交育种、系谱选择、超高产新株型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优势亲本组配、异地同步鉴定、田间定向单株选择、室内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手段和方法,聚合亲本有利基因,塑造理想株型,较好地解决了优质、高产、多抗难于在一个品种上结合的问题,在产量、品质、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其育种技术在贵州省内同类技术中居领先水平。毕粳43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1-2012年累计在毕节市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赫章5区县及贵阳、安顺、黔南、黔西南等市州部分县市区示范推广23 143.88 hm2,新增稻谷1 321万kg,新增产值3 698.8万元,新增纯效益3 451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3.93,科研投资收益率34.51,推广投资收益51.15,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5.52。该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对贵州中高海拔粳稻区水稻生产的发展、农民增产增收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毕单 10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 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 2 6 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 4 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2 0 0 0年 12月经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 7月 2 1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 ,品质好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1999~ 2 0 0 2年示范推广 2 5 733 3hm2 ,增产玉米 16 76 2 1万kg ,增值 16 0 9 16万元 ,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毕粳42号的选育综合运用了籼粳复合杂交、异地鉴定、单株定向选择、混合选择等先进育种手段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将优质、高产、多抗相结合的难题,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在省内同类技术中居领先水平.毕粳42号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05-2010年共在毕节市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赫章等区县试验示范推广49797.85hm2,新增稻谷2836.87万kg,新增产值6254.91万元,新增纯收益5796.88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2.66,科研投资收益率208.52,推广投资收益率39.93,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4.31.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必将对黔西北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强盛101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强盛101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玉米育种部以自交系G694为母本、自交系S89为父本杂交育成,2006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籽粒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2007—2008年推广面积达8万hm2,累计推广面积达15.2万hm2。  相似文献   

7.
韩灿功  任晓雪  赵跃锋  秦伟  姜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91-4292,4311
近3年来商甘蓝一号在商丘市及其周边地区累计有效推广4万hm2,平均增产8 445 kg/hm2,增幅14%,新增总产33 780万kg,新增纯收益26 301万元。效益分析表明: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推广费用新增收益率、生产费用新增收益率分别为36.38、157.81、136.98和13.1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大面积试验示范及推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23-6924
[目的]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06~2007年连续2年在毕节地区进行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试验示范。[结果]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在毕节地区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1.90万雠,有效保收面积10.71万hm^2,比当地主栽杂交种新增玉米总产量7.50万t,新增副产品9.00万t,新增总产值12153.01万元,新增纯经济收入为8803.3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毕单10号是本所于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26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4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从育成至今,已示范推广应用887.36万亩,新增玉米总产量41 065.04万kg,新增总产值75 557.44万元.于2006年荣获毕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6月20日经贵州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国内山区玉米杂交种选育及利用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中,“墨白×兰卡”组配模式利用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价贵州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成果经济效益,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13~2015年推广期限内,通过推广优良牧草品种、肉羊杂交改良、牧草高效利用、健康养殖等草畜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新增总经济效益82022.98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9.53元/元,年户均新增收3039.71万元,提高了石漠化地区草地种养水平。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贵州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单5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玉米研究室以自交系运XL红作母本、自交系运98-2-1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粮饲兼用、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的特点,可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评价贵州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成果经济效益,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13~2015年推广期限内,通过推广优良牧草品种、肉羊杂交改良、牧草高效利用、健康养殖等草畜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新增总经济效益82022.98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9.53元/元,年户均新增收3039.71万元,提高了石漠化地区草地种养水平。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贵州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腾冲县大力示范推广滇杂系列粳稻品种。2007~2009年累计推广滇型杂交粳稻8200hm2,平均亩产449.6kg,比对照70优9号平均亩产399.9kg亩增49.6kg,增12.4%。新增总产量610.56万kg,新增总产值1123.43万元,新增纯收益1034.06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4.60元,推广收益率4.97元,农户得益率4.39元。滇杂系列粳稻抗病性好,可节省一次防治稻瘟病农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滇杂系列比一般稻谷早熟10~15d,可避免大、小春争节令矛盾,保证后作增产。  相似文献   

14.
紫玉998玉米单交种是锦州农业科学院和凌海市农光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培育,以自交系WF4为母本、自交系A1316-3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了众鑫科技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品质优,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2018年1月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龙单38号玉米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龙系95为母本,自交系龙系284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龙334。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07001)。为进一步推广该品种,现将其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黑龙江省春玉米生产品种需求,结合黑龙江省独特的气候、土壤和地域条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11年,以自育自交系HRM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HRU332为父本,杂交选育优异玉米新品种江单9号.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诸多优点,于2018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贵州好茂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贵州省,特别是贵州山区玉米生产现状,以自育的自交系H59为母本、H11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蓉科玉789。该品种于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东部组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贵州省东部组玉米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贵州省审定。根据该品种特征特性提出了一系列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兴海201系贵州省黔西南州农科所以自育自交系WX213346为母本,自育自交系S324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于2004年4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黔审玉2004006)。该品种2004年10月列为国家科技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  相似文献   

19.
中早熟玉米品种绥玉7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春玉米品种绥玉7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以自交系8941为父本杂交育成,1998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08 d,需≥10℃积温2 240~2 300℃,具有产量水平高、抗病抗逆性强,子粒商品品质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2005年推广面积为17.4万hm2,累计推广面积达66.7多万hm2,已成为北方早熟春玉米区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杂交种选育过程、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华纬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和吉林宏兴高科农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J1136为母本、自交系J086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3004)。2021-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 423.2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8%;202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 622.6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5%,该品种具有早发优势强、性状整齐、耐旱性好、亲本繁殖制种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