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根猪又名竹鼠,亦称芒猪,屑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动物。我国野生种类有:竹鼠、中华竹鼠、花白竹鼠三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东非地区,也是湖南南部山区的特种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2.
竹鼠,又名芒狸,在我国有一属3种,是我国特有的食植、食水性啮齿类动物。在上海人工驯养成功,现可推广养殖。竹鼠体型粗壮,体重1~3公斤。头部钝圆,吻大,眼小,耳短,隐于毛内,尾短,其上光裸无毛或被以稀疏短毛。四肢短小,爪短而略扁,几呈指甲状。体被厚毛、密而柔软,毛色为棕灰色或褐灰色或浅灰褐色。善掘土挖穴,营地下生活,昼伏夜出,以竹、芒草的地下茎、根、嫩枝和部分地上茎等为食。竹鼠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富含磷、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上品。竹鼠肉已成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上海…  相似文献   

3.
竹根猪又名竹鼠,亦称芒猪,属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动物。我国野生种类有:竹鼠、中华竹鼠、花白竹鼠三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东非地区,也 是湖南南部山区的特种野生动物。 竹根猪肉质细腻,精瘦,营养价值高,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食品,且富含磷、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早在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食其肉滋阴壮阳,固本生津”。  相似文献   

4.
竹鼠又称芒狸或竹根猪,属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动物,在我国主要栖息于秦岭以南的竹林或草丛中,属于穴居性动物。竹鼠肉质细嫩,野味十足,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利润空间较大。目前,我国南方诸多地区兴起了竹鼠养殖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败血症或毒血症为主要特征,常引起幼龄动物死亡或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而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2月份柳州市郊某竹鼠养殖场引进一批3月龄至4月龄的后备种竹鼠200只,饲养一周后发病,发病率达50%以上,共病死36只,病死率高达40%。最后确诊为竹鼠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竹鼠是一种集肉、毛皮、入药、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经济动物。文中对竹鼠的生物学特性、驯化、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以及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竹鼠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倩 《兽医导刊》2016,(16):229-229
竹鼠全称竹老鼠,又可称为:竹溜、芒鼠,主要是因为其以竹子的根、叶和茎为食所以常被人们称为竹鼠。竹鼠不仅拥有细腻的肉质,且营养及其丰富。  相似文献   

8.
竹鼠(Rhizomys sinensis)又名竹狸、竹馏、竹根猪等,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野生的竹鼠有三种,分别是中华竹鼠(Rhizo-mys Sim esis Gray)、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mosusBlyth)和大竹鼠(Rhizomys Sumatrensis Roffles)。竹鼠是较大的啮齿类动物,野生状态下广泛分布于南亚及东非一带,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主要穴居于山坡竹林、橡胶林或芒草丛下,营独居生活。人工饲养的品种主要是银星竹鼠,又名花白竹鼠,这种竹鼠外观圆筒状,颈粗短,眼小,尾长。成年体重一般为1·5~2·5 kg,公母竹鼠在体重及外形上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又名竹根鼠、竹根猪、竹鼬、竹狸等,属于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的动物。中华竹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低危(LC),"三有"保护动物。体型短圆、粗壮,成体体长30~38 cm,尾长6~7 cm。头部钝圆,吻大眼小,耳隐于淡棕色的毛内,四肢短小粗壮,爪强而锐利,门齿粗大臼齿短小。成体背毛棕灰色,吻部两侧毛色较浅,腹部毛色白且稀疏,其间夹杂亮色的细毛,个别个体足背和尾部的毛色均为棕灰褐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竹鼠的人工配合饲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人工驯养的竹鼠与野生竹鼠肌肉、心脏、肝脏、肾脏内几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Cu、Co含量差异显著(P〈0.05),Cr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心脏中Co、Cr含量差异显著(P〈0.05)。肾脏中se含量差异显著(P〈0.05),M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肝脏中Cr,Co含量差异显著(P〈0.05)。人工驯养竹鼠组与野生竹鼠组肌肉、心脏、肾脏、肝脏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竹鼠亦称芒狸或竹根猪,属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动物。主要栖息于秦岭以南的山坡竹林或芒草丛中,穴居。由于它肉质细、鲜美可口、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被誉为野味上品,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除此之外,还可以人药,有“调经、护发、补血益气、滋阴壮阳”等功能。从20世纪90年代在湘南农村进行了人工驯养成功后,  相似文献   

12.
竹鼠的抗病能力要比其他动物强,一般不会轻易得病,但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疾病的防疫和治疗。根据饲养实际总结,当前在竹鼠养殖过程中很少有烈性传染病,主要是感冒、肠炎等常规疾病。就实践中竹鼠的饲养管理及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广东某竹鼠养殖场暴发疾病,200多只竹鼠死亡近100只。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和PCR试验,确诊为竹鼠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青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先锋Ⅵ等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等耐药。使用敏感药物治疗后,疫情得到控制,为竹鼠巴氏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华竹鼠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10只中华竹鼠的T.R.P和25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除AMS的活性极高(32125±2236.07)、AKP的活性很低(1.53±1.07)外,其余项目与啮齿类其他动物无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竹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野生动物,其肉质地细腻、低脂肪、营养丰富,不仅可食用和入药,还是优良的工业原料,其经济价值颇高,国内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在竹鼠养殖过程中竹鼠的繁育工作很关键。文中从饲养、母鼠产前产后的护理、仔竹鼠护理、仔竹鼠常见疾病及治疗这几个方面对母竹鼠繁殖期和仔竹鼠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竹狸又叫竹鼹、竹鼠、竹根猪、冬芒狸等,在我国有一属三种,是我国特有的啮齿类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江南山区,栖息于灌木、竹、乔木、棕叶芦等混生林中,穴居地下,洞道深约30~40cm,白天穴居洞内,用泥土堵住洞口,夜间活动,主食竹(细竹、嫩竹)、山姜子、芒草等的地下茎、根、嫩枝和部分地上茎。竹狸体长约30~40 cm、头圆、吻钝、眼小、耳短、四肢短粗,额、颊及背面毛灰褐色,毛基灰色具有较长的白色毛尖,宛如  相似文献   

17.
正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东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孕育野生动物,竹鼠则为其中之一。竹鼠又名竹狸、竹馏、竹根猪等,是我国南方省区分布较广的一种珍贵陆生野生经济动物,因其形似老鼠又以吃竹子为主而得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素有驯养野生竹鼠传统习惯的恭城农民就逐渐开始规模驯养竹鼠。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竹鼠较高的食  相似文献   

18.
中华竹鼠大肠杆菌病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圈养状态下的中华竹鼠中分离出一株大肠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其培养特性与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对中华竹鼠具有很强致病力,其细菌生化特征为O血清型,通过药敏试验,用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防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举世闻名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以吃竹子为生的;但是,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中,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却破坏大片竹林,与大熊猫争食,尤其是最近当地的华桔竹正在开花,又将有大面积竹林要枯死,矛盾更显得突出。为此,对中华竹鼠的防治必须引起重视。本文是在掌握中华竹鼠的习性,与总结群众防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中华竹鼠是在竹林中营地下生活的一种鼠类。甘肃白水江的亚种为其四川亚种:(Rhizomys sinensis vestitus),背毛粉灰色,有光泽。个体  相似文献   

20.
为诊断玉溪市峨山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2013年6月所发疫病,试验对发病竹鼠进行了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观察等。临床观察表明,竹鼠感染后表现为精神沉郁、腹泻(肛门被粪便严重污染)、后肢瘫痪等。剖检可见胸腔、腹腔有大量淡黄色积液;胃黏膜溃疡、糜烂,内容物呈黑色;十二指肠肠管呈红褐色、肠系膜胶冻样,盲肠鼓气;肝脏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下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胀,肺脏有大量出血点;尾根两侧皮下出血等。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心肌明显出血;肝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浸润,门管区化脓、出血和瘀血;脾脏广泛瘀血;肺脏瘀血,肺泡管内有炎性渗出物,肺泡壁增厚;肾出血和瘀血,肾小球肿大,管腔内充满大量积液;结肠固有层轻度出血和水肿,杯状细胞增多,呈卡他性肠炎等。表明,玉溪市峨山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2013年6月所发疫病为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