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2012年9月19日商丘市睢阳区文化路小学雷灾事故勘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人员伤亡为典型的雷击事故,雷击的原因是:该教学楼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未安装防雷装置,在有利的天气背景和影响系统下,雷击大树造成击穿空气,对附近人体发生闪络电弧,跨步电压Us1为24.1(kV),大于雷击时最大允许电压,因此,可以判定此次人员伤亡事故为雷电流流经大地的旁侧闪络和雷击跨步电压所致.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学校防雷装置,加强雷电科普教育,建立完善的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预防和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文成县农村雷灾事故调查及防雷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文成县周壤乡底南村的一起雷击事故,通过实地勘察,从地理环境、防雷设施等方面入手,总结分析了该次雷击事故的成因,指出农村防雷在今后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雷电灾害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08-20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复杂多样,雷击灾害过程中家用电器的损坏已屡见不鲜。农村雷击灾害事故中人身伤亡的情况多见,这和人们防雷知识的欠缺有直接关系。针对永州市农村防雷工作现状,总结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雷击灾害事故多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防雷装置的施工要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直击雷防护装置、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等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村建筑物防雷工程的整体质量,杜绝防雷装置施工的不规范、不合格,减少农村雷击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广大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雷击是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雷电定位系统是研究雷电规律和指导防雷减灾工作的有效手段,该文介绍了广西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原理及基本概况,并详细分析了雷电定位系统在雷电预警、雷击风险评估、雷电事故调查、防雷安全检测、雷电活动规律研究等各类雷电防护业务中的应用情况。广西雷电定位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积累了海量的雷电活动数据,可有效指导雷击事故分析,为雷电活动规律研究及差异化雷电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物防雷问题,是防雷设计和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防雷措施只注重外部防雷,而忽视内部防雷,造成一些高层建筑遭受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本文提出在防雷组织施工中,将外部防雷装置与内部防雷装置组成综合防雷系统,以提高建筑物防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防雷装置的检测是各级防雷检测机构的主要工作,也是整个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任何一个部位的检测疏忽都有可能引起雷击事故和灾难.因此,雷电防护设施的检测越来越显得重要.由防雷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故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要求特别高,检测工作直接涉及到雷击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依据雷电及雷击事故特点和国内外油罐防雷措施现状,在调查国内多起油罐雷击事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油罐防雷保护措施,阐述了地上固定顶和浮顶钢油罐均可不设避雷针(线)的理由,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娟  苏建峰  张丽丽 《油气储运》2011,30(9):696-698,632
储油罐防雷标准是储油罐防雷工程的基本依据,而传统的富兰克林避雷针理论得到国内外多数防雷标准认可和使用。梳理了中国、俄罗斯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储油罐防雷标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标准在浮盘与罐壁等电位连接、储油罐接地、内浮顶与固定顶罐防雷、罐顶接闪厚度、电气仪表和防雷系统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差异。指出等电位连接是储油罐防雷的重要基础,同时建议基于API RP545和国内相关标准,采纳俄罗斯标准关于维护和检测方面的细节要求,制定符合我国生产实际的储油罐防雷标准。  相似文献   

10.
徐阳  王彩 《北京农业》2015,(6):128-129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限制,加上农民防雷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雷知识,缺乏安全防雷基础设施,一些乡镇企业缺乏合格的安全防雷装置等,使得大多数农村成为防雷减灾管理盲区,雷击事故多发生在农村,雷击伤亡人员也多为农民,为避免和降低农村雷电灾害事故,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加强雷电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强化防雷安全设施建设,大力宣传防雷知识,增强农民防雷减灾意识,使农民掌握防雷避灾自救和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柳宾  李文瀛 《油气储运》1997,16(11):44-46
介绍了消雷器消雷的理论依据--“中和理论”及消雷器消雷失败的实例,了消雷器消雷的关键是消雷器在雷云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晕电流能否“中和”雷云中的电荷。通过采用多针导何体消雷器和避雷器对比方法测量电晕电流,对其结果进行消雷可能性分析,得出结论:一般雷云携带电荷量约20-100℃,依靠消雷器释放的电荷“中和”20C雷云电荷需80h,而雷云移过建筑物的时间只有2.7min,因此仅在2.7min内消雷器不能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表明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包括: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创新管理模式、加快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强化责任落实等,对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龙天辉  徐婷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40-142,2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电器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雷电是这些电器设备的最大隐患。雷点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分析了雷电灾害的成因和破坏作用,介绍防雷工程原理和防雷器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建荣 《油气储运》1997,16(6):45-47
东黄线寿光站先后两次遭受雷击,损坏的设备均为现场到站控计算机系统的输入部分,雷电通常由交流220V电源供电线路或信号线路侵入站控设备,站控计算机系统的耐雷能力很弱,而设立避雷针保护站控计算机系统是无效的。通过分析提出,应根据控计算机设备的特点和雷电侵入的不同途径,分别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1)设置通信接口和现场信号接口的防雷装置,(2)对UPS电源及220V交流电源进行防护。(3)单设置良好的接地  相似文献   

17.
农村防雷现状及科学防雷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红彬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65-66,68
介绍了农村的防雷现状,提出了农村防雷的技术性措施(农村建房、电力线路、电视、电话、家用电器等方面的防雷措施)和政策性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防雷体系;加强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及加强农村雷电科普知识宣传),最后提出日常生活中实用的简易防雷措施,旨在为减少雷电灾害损失,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列举了雷电造成农村住宅受损的典型事例,结合我国农村住宅防雷的现状,分析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农村住宅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防御和减少雷电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科学有效防范自然灾害风险.[方法]采用python 3.7、contourf函数作为统计分析方法,对宣城市2010—2018年ADTD型闪电定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宣城市闪电特征,划分雷电易发区域.[结果]宣城市闪电以负闪为主;闪电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午后多夜间少,闪电高峰值时段出现在14:00—18:00,0:00—12:00闪电次数较少且平稳;闪电月变化呈单峰单谷型,暖季多冷季少,以6—9月居多,1—2月、10—12月闪电很少;闪电年际变化呈多峰多谷型;年平均闪电密度主要集中在1.0~8.0次/(km2·a);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10~70 kA,平均闪电强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宣城市中部地区.雷电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宣城市中部地区,较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宣城市中东部、西部地区,中等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宣城市北部、西南部地区,一般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宣城市南部地区.[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指导宣城市科学有效防雷减灾、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农村雷电灾害风险管理、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建设工程规划选址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