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氮、磷、钾配施对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3414"最有饱和设计方案,以氮(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建立氮、磷、钾3因素与油葵杂交种F60的籽粒产量、籽粒粗脂肪含量、粗脂肪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的施肥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在供试条件下,氮、磷、钾单因子对油葵籽粒产量和粗脂肪产量的影响是一致的,表现为P﹥N﹥K;对粗蛋白产量的影响是K﹥N﹥P;增施氮肥降低粗脂肪含量,增加粗蛋白含量;增施磷肥增加粗脂肪含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增施钾肥增加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施肥模型的寻优结果表明:施N=9.9 kg/667m2,P2O5=6.3 kg/667m2,K2O=8.8 kg/667m2,可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为217.5 kg/667m2;施N=8.5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8.5 k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脂肪产量为90.9 kg/667m2;施N=9.6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10.2 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蛋白产量为35.5 kg/667m2。  相似文献   

2.
以迁葫1号西葫芦为研究对象,采用氮钾二因子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不同氮钾肥料施用量对西葫芦产量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产量和品质的回归模型,以明确迁葫1号的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更有利于西葫芦产量的提高,钾素施用量的大小是影响西葫芦品质指标的主要因素;N、K_2O对西葫芦产量和品质的互作效应明显;通过效应函数的频率分析寻优可知,当西葫芦目标产量超过5300 kg/667 m2、置信区间为95%时,氮钾肥料优化施肥量为施氮24.13~43.30 kg/667 m2、置信区间为95%时,氮钾肥料优化施肥量为施氮24.13~43.30 kg/667 m2、施钾24.68~63.20 kg/667 m2、施钾24.68~63.20 kg/667 m2;利用回归分析软件求得方程最优解,施氮32.73 kg/667 m2;利用回归分析软件求得方程最优解,施氮32.73 kg/667 m2、施钾40 kg/667 m2、施钾40 kg/667 m2,产量最高,为5504.55/667 m2,产量最高,为5504.55/667 m2;当品质得分超过70分、置信区间为95%时,优化施肥量为施氮6.70~39.92 kg/667 m2;当品质得分超过70分、置信区间为95%时,优化施肥量为施氮6.70~39.92 kg/667 m2、施钾36.71~56.81 kg/667 m2、施钾36.71~56.81 kg/667 m2;利用回归分析软件求得方程最优解,施氮16.36 kg/667 m2;利用回归分析软件求得方程最优解,施氮16.36 kg/667 m2、施钾47.64 kg/667 m2、施钾47.64 kg/667 m2,品质得分最高,为75.70分。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小麦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方法,浦东新区开展了小麦增施有机肥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 m 2增施有机肥50 kg对土壤的N、P、K营养元素影响不大,但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增施有机肥50 kg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处理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都是最好,实际产量达350.3 kg/667 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7.6 kg/667 m 2,增幅为8.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对不同氮、磷、钾水平下的大白菜产量及养分最佳投入量进行分析,通过肥料效应方程对氮、磷、钾的肥料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一元二次模型拟合,最佳施氮量为14.78kg/667m2,最佳产量为7078.6kg/667m2,最佳施五氧化二磷量为5.84kg/667m2,最佳产量为6973.69kg/667m2,最佳施氧化钾量为12.20kg/667m2,最佳产量为7230.2kg/667m2。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对金安区黄白土种植的小麦产量影响。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产量得出结论:在试验条件下,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16kg/667m2、4.8kg/667m2、9kg/667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为427.06㎏/667㎡。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综合分析,得出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20.72kg/667m2、5.63kg/667m2、9.81kg/667m2,产量最高为444.20kg/667m2。  相似文献   

6.
“3414”肥料效应试验在东滩小麦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崇明东滩盐碱土上小麦的最佳施肥量,2012年在上海上实农业园区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的基础产量最低,为95.06kg/667m2。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当纯氮用量为22.88kg/667m2时,最佳产量是341.85kg/667m2;P2O5用量为4.76kg/667m2时,最佳产量为323.31kg/667m2;K2O用量为5.2kg/667m2时,最佳产量为325.16kg/667m2。  相似文献   

7.
金安区小麦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70-71,121
通过小麦"3414"肥料试验回归分析,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Y=155.23+11.17N+23.96P+21.57K+1.26NP+0.92NK+21.68PK-0.66N2-5.90P2-2.56K2,最佳产量为439.13kg/667m2,最佳施氮量为17.83 kg/667m2,最佳施磷量为4.99 kg/667m2kg,最佳施钾量为8.51kg/667m2,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高产稳产对保证我国粮食的有效供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水平下,增施肥料是小麦增产的基本途径。但生产上存在着盲目施肥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小麦的产量,降低了小麦的生产效益。为此,本文就氮、钾二要素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了不同氮钾营养水平条件下,小麦的产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确定了小麦的优化施氮量为16.28kg/667m^2时,小麦有最高产量436.39kg/667m^2,优化施钾量为7.56kg/667m^2时,有最高产量482.70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在氮、磷供应量确定的条件下,不同钾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钾肥用量增到一定量后,产量又呈下降趋势,最大施钾量为23 kg/667 m2,最佳效益施钾量为1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经两年"3414"与精确施氮试验研究,立足于小麦目标产量400kg/667m2,确定适合如东县高、中、低肥力土壤水平上的最佳施氮水平分别为每667m2用纯氮9.4、11.3、13.1kg,最佳施磷水平为P2O54.8kg、最佳施钾水平为K2O 9kg.2008年通过校正试验,进一步验正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如东县小麦主推品种"扬麦15"目标产量400kg/667m2的需肥水平,确定了今后如东县小麦合理用肥量及其运筹技术,建立了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精确施肥技术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