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硫酸铜又名蓝矾、石胆,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金属味、易溶于水.水溶液里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病原体能力。可用于消灭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鱼蚤、青泥苔以及椎实螺  相似文献   

2.
绳秀珍  孟鹏  徐晓丽  战文斌 《水产学报》2011,35(10):1524-1531
从许氏平鲉粘液、背鳍、鳃等部位分离筛选到同一菌株FZ09,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热激蛋白65(HSP65)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FZ09为海分枝杆菌。分别用酚-氯仿-甲醇法、乙醇-酚水法和传统热酚水法提取菌株FZ09的脂多糖(LPS),分析了LPS的组成和抗原性差异。SDS-PAGE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LPS条带分布基本相同,主要条带分子量分别为14、16和23 ku,其中以乙醇-酚水法提取的LPS含量和纯度最高,热酚水法提取的LPS条带最多,抗原性最好。Western-blotting显示,海分枝杆菌抗血清主要与LPS的14 ku条带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高碘酸氧化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仅传统热酚水法提取的LPS在14 ku分子量区域有弱的阳性条带出现,其他方法提取LPS与抗血清的免疫反应呈阴性。高碘酸氧化ELISA反应显示,LPS经高碘酸氧化后与海分枝杆菌FZ09抗血清的反应活性降低,OD405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3.
孔雀石绿在几种鱼体残留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孔雀石绿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溶于甲醇、乙醇和戊醇。长期以来,渔民都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而且为了使鳞受损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种生物化学方法测量未成熟雌鲻鱼血液和肝脏中与卵巢发育有关的若干生化成份。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血清蛋白,等离子发射光谱(ICP)测定血清钙、磷含量,以蒽酮比色定糖法测定肝脏糖原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肝脏粗脂防含量,苔黑酚法测定肝脏RN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上列成份在未成熟鲻鱼体内是相对稳定的,且在雌雄鱼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1,(6)
<正>1西药疗法(1)硫双二氯酚(别丁):按40~80mg/(kg体重),配成悬浮液分1~2次口服,2次间隔时间为24h;(2)硝氯酚(拜尔9015):按3~6mg/(kg体重),一次混入饲料中喂给,或可将一次量分2次口服;(3)蛭得净:按12mg/(kg体重),溶于水中,一次口服;(4)六氟对二甲苯:按130mg/(kg  相似文献   

6.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耳石透明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4年我国秋刀鱼捕捞船在西北太平洋采集的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样本,提取1 062个耳石进行拍照处理,并根据耳石透明带特征对其进行划分,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耳石类型及与肉体长组的关系,分析各月份耳石类型变化。研究发现,83%小型鱼(Kn L≤240 mm)和71%中型鱼(240 mmKn L≤280 mm)耳石属于类型Ⅰ,大型鱼(280 mmKn L≤314 mm)和特大型鱼(Kn L314 mm)耳石类型Ⅱ、类型Ⅲ占优。肉体长在280 mm以下的类型Ⅰ耳石比例较大,耳石没有形成透明带,随着Kn L的增加,类型Ⅱ和类型Ⅲ在肉体长组的比例增加。耳石透明带最早在202 mm时开始形成,秋刀鱼耳石第1条透明带主要在260~280 mm之间形成,以中型鱼为主;秋刀鱼耳石第2条透明带主要在290~310 mm之间形成,以大型鱼为主。雌性和雄性秋刀鱼耳石在各耳石类型下无显著差别(P=0.0640.05)。耳石类型Ⅰ比例在月份间变化大,在10月和11月份耳石类型Ⅰ比例占优,分别为44.1%和36.4%,多为小型和中型鱼,6月和7月份耳石类型Ⅱ和类型Ⅲ比例大约为40%,多数为大型和特大型鱼,表明大型鱼比小型和中型鱼早到达索饵场进行索饵。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不同有机溶剂对锦鲤鳞色素的提取效果和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试验分别以乙醚、丙酮、乙醇和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采用振荡浸提法提取(30 ℃下提取3 h)锦鲤的鱼鳞色素,并于340 nm下测定了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结果表明,提取相同质量的鱼鳞色素,乙醚和乙醇提取液的吸光度较大,石油醚提取液的吸光度最小.在日光密闭保存24 h和48 h后,乙醇中色素的破坏率均显著低于乙醚、丙酮和石油醚中,表明乙醇更适宜作为提取鱼鳞色素的溶剂.  相似文献   

8.
污水养鱼池塘中酚类对鱼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明  高长云 《淡水渔业》1987,(6):30-32,29
对受酚类污染鱼体酚含量、鱼体与水质酚含量关系、鱼体酚含量与鱼异味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测定及研究,提出区域鱼体酚含量的污染起始值和异味阈浓度为0.1ppm,并求得鱼体中酚为0.1ppm时的养殖水中酚浓度为0.016ppm。  相似文献   

9.
未成熟雌鲻鱼血液和肝脏中与卵巢发育有关的生化份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种生物化学测量未成熟雌鲻鱼血液和肝脏中与卵巢发育有关的若干生化成份。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血清蛋白,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血清钙,磷含量,以蒽酮比色定糖法测定肝脏糖原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肝脏粗脂防含量,苔黑酚法测定肝脏RN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上列成份在未成熟鲻鱼体内是相对稳定的,且在雌雄鱼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超高压提取条件对沙蚕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的影响,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对双齿围沙蚕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比较不同提取条件(料液比、提取压力、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沙蚕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2次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沙蚕总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m/v,g/m L),提取压力378.72 MPa,提取时间28 min,提取温度20℃,在此提取条件下沙蚕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为8.39μg/mg干基,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0.13、212.41及2.00 mg/mL。沙蚕超高压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 8 种雌激素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辛酚、壬酚、双酚A、己烯雌酚、雌酮、17肛雌二醇、17a-乙炔雌二醇和雌三醇8种雌激素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HLB小柱净化,经七氟丁酸酐衍生后用电子轰击电离源在SI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种激素化合物在DB.1.MS柱上能得到良好的分离,色谱峰出峰尖锐,没有杂峰干扰.本方法检出限为0.3~1.O μg/kg.在空白样品中添加水平为1.0~5.0 μ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7%~11.7%.  相似文献   

12.
时建伟 《科学养鱼》2007,(12):66-67
棉籽饼(粕)是配制水产饲料中常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它含有棉酚。棉酚是棉籽中色素腺体所含的一种黄色色素,属萜类化合物,是棉籽饼(粕)的成色成分。棉酚可分为与氨基酸组合、不溶于溶剂的结合型及游离型两种。结合型棉酚在动物消化系统中不被吸收,可很快地随粪便排出体外,毒性很低;对动物具有毒害作用的是游离型棉酚,中毒症状为精神萎靡、呼吸困难、体弱,但食欲正常,病理解剖则见体内广泛出血及水肿。  相似文献   

13.
朱于来 《齐鲁渔业》2005,22(5):43-43
硫酸铜又名蓝矾、石胆。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金属味,在空气中慢慢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病原体能力。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青矾、皂矾,为透明淡绿色结晶或粉末,味咸涩,带金属性,在干燥的空气中易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在潮湿空气中或水溶液放置过久都易氧化水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碱式盐,使溶液呈酸性。不能再供药用。  相似文献   

14.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绿色的结晶体,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二氨基三苯甲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和戊醇,水溶液呈蓝绿色。它可用来作杀菌剂、驱虫剂,是药物染料中抗菌力较强的一类,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研究发现孔雀石绿的化学官能团三苯甲烷是一种致癌物质,并能在鱼体内长时间残留,可通过食物链对哺乳动物和人类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家成功地进行了斑点美洲鮰的性诱变试验。先将性激素溶于乙醇中,再同鱼苗饲料掺和、烘干。六个试验组的饲料分别含有0.6,6,30,60,600微克/克17α-乙炔睾固酮和60微克/克17β-雌素二醇。试验鱼是卵黄囊刚被吸收、尚未发生性分化的仔鱼。在开始的21天中,投喂三次药饵:  相似文献   

16.
使用采样液SEMP-Tris保存人工感染HHNBV(WSSV的一个分离株)的中国对虾组织,然后分别用酚抽提法、玻璃乳(Glass Milk)回收法、硝酸纤维素膜结合法和煮沸-乙醇沉淀法提取DNA。应用HHNBV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鉴定和检测。通过比较表明,煮沸-乙醇沉淀法是一种最快速、简便的从采样液SEMP-Tris保存的病虾组织中制备PCR模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经酚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和由该菌提取的脂多糖作为抗原对鱼进行注射免疫后,其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在第4周达到峰值,血液和头贤中吞噬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鱼,以活菌攻毒后鱼体免疫保护力分到达53.9%和69.2%。  相似文献   

18.
鱼鳞冻     
一、原料: 鱼鳞1000克,香醋、食盐、味精、香油、葱、香菜各适量。 二、制法 1.选新鲜活的鱼,最好是大鳞鱼,刮下鱼鳞,在筛中洗。 2.加清水约1000克,用文火煮炖,待鱼鳞色变白,卷曲成卷时,说明营养成分已溶于水中,即可捞出鳞片,  相似文献   

19.
<正> 嘧啶氧磷是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的一种新型有机磷杀虫剂,其纯品外观为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并能溶于盐酸中。通过广泛的药效试验,表明它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一定内吸渗透作用,对作物害虫及地下害虫等都有良好的杀虫效果,是一种杀虫谱较广的高效有机磷新品种。嘧啶氧磷对水域环境的污染的负荷值以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还缺少资料。因此,本试验观察了不同的水生生物对嘧啶氧磷的受毒反应,以便说明嘧啶氧磷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为综合评价该农药的实际毒性,确定安全使用剂量,对水域污染的负荷量,制定渔业用水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苯酚的毒性对鱼类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鲢、草、鲤鱼鱼种接触酚后肉眼可观察到的生理反应的起点浓度为4mg/L。鱼类的呼吸频率随酚的浓度加大而递增;鱼类的红血球、血红蛋白随酚的浓度增加而下降;酚对鱼的毒性与鱼的品种、体重、休质等状态有关;在致死浓度水温条件下,鲢、草、鲤鱼对酚的敏感性为鲢>草>鲤。酚的毒性随水温下降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