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甜3号、粤甜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近年来,在广东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西、贵州、浙江等省试种成功.  相似文献   

2.
奥甜16号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2品种名称:粤甜16号品种来源:华珍-3×C5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91天,比绿色超人早熟两天;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4天,与粤甜3号相当。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  相似文献   

3.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9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3号为母本,以优质、迟熟自交系YT034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而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较好等优点。2003年国家区试结果表明:粤甜9号每667m2产量为854.2kg,比对照种穗甜1号增产10.5%。  相似文献   

4.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3号为母本,以优质、迟熟自交系YT034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而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2003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广东省农科院中试项目,在全省进行多点示范和中科院中试项目,在全省进行多点示范和中试,2004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粤甜16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培育的优质、高产、广适性超甜玉米杂交品种,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2014年,在广东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93 933hm2。该文重点介绍了梅州推广甜玉米粤甜16号的背景及其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粤甜16号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来源为华珍-3×C5。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91 d,比绿色超人早熟2 d;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4 d,与粤甜3号相当。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0 cm,穗位高95 cm,成株叶片数18~20  相似文献   

7.
《广东农业科学》2007,(10):31-31
2007年9月4日,在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召开了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超甜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可持续生产技术研究"结题验收会。该项目从美国、泰国等地引进品种资源和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系谱选育、转育、航天诱变和分子标记及栽培技术等研究,育成粤甜13号、粤甜10号、粤甜15号3个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中,粤甜10号、粤甜13号在广州市花都、增城和南沙区示范,累计示范面积27 hm2,粤甜13号的667 m2产值分别达1 936、1 839.6、1 731.6元,粤甜10号的667 m2产值分别达到2 416、2 205、1 900.8元;累计推广5 573 hm2,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已超额完成科技计划任务书技术、经济指标,经费使用合理,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8.
粤甜10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培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于2005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15日,由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通过了“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3号及其产业化配套技术”的成果鉴定。鉴定结果指出:“粤甜3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和商品性好等优异特性。该品种及其产业化配套技术和推广模式已对广东省甜玉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优质高产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3号作母本,以自育的优质迟熟材料YT034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三交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性较好等优点,2003~2004年参加国家东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每667 m2产量860.90 kg,比对照种增产10.7%,品质综合评分达88.1分,主要表现感官品质好、色泽一致、甜度高、气味和柔韧性好、风味好、皮薄。各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粤甜9号一般每667 m2鲜苞产量900~1 000 kg,高产田块达1 2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新育成的4个甜玉米品种,以粤甜16号为对照,在漳平市良种繁育场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粤甜27号、粤甜31号具备品质优、产量高、抗小斑病、大斑病和锈病等特点,鲜果穗外观性状较优,鲜棒籽粒排列整齐、色泽好、食味口感好,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群体选育及二环系选育相结合的方法,创制出亲缘关系远、互补性强的亲本材料"群1-1"和"GQ-1",并以其为父母本组配的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28号".该品种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8、2020年分别通过国家南方区和黄淮海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是通过审定区域最多的甜玉米品种.2015年以500万元成功转让了该品种的品种经营许可权,是目前转让金额最多的甜玉米品种.从2017年至今粤甜28号连续4年被评为广东省玉米主导品种,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区域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产量优势明显、品质优、抗倒性强,其中广东省区试2季试验产量均比对照极显著增产,分别居小组第1名和第2名;国家区试产量比对照显著增产,增产点在62.5%以上;适口性专家评分均优于对照,最高评分达到91.3分;倒伏率和倒折率之和在0~2.4%之间,显著低于同期参试品种.以粤甜28号为材料进行栽培及有关营养、生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粤甜28号籽粒中叶黄素、叶酸等营养元素含量高,是理想的营养型甜玉米品种.因此,粤甜28号是当前集高产、优质、营养及强抗倒伏于一体的甜玉米新品种,种植区域广,适宜机械化栽培管理和加工,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是市场亟需的突破性品种,也是理想的甜玉米基础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3.
优质、抗逆超甜玉米粤甜1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粤甜1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黄白粒超甜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及大面积生产中表现出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早熟、产量较高等特点.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甜玉米杂交种,其制种技术高产的综合技术措施是:合理密植,错期播种,科学施用肥水,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除雄、去杂,防治病虫害,割除父本,及时晾晒。  相似文献   

15.
粤甜9号是新培育的优质高产品种,为了该品种高产与优质潜力的发挥,总结出粤甜9号生产过程中的地块选择、种植密度、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品种展示,对粤甜16号、粤甜21号、粤甜22号、粤甜23号、粤航甜2号、闽甜4号、榕甜1号等7个鲜食甜玉米品种的经济性状、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及评述和推介.  相似文献   

17.
江秀6号是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一代有棱丝瓜新品种.为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江秀6号的选育过程、品种农艺特征特性、品质及栽培技术.经2019年秋季、2020年春季参加广东省非主要农作物区试试验,江秀6号于2020年11月通过广东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评定,评定编号粤评菜20200018.该品种肉质脆甜,...  相似文献   

18.
奥甜13号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1品种名称:粤甜13号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日超-1×C5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8天,比绿色超人早5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84cm,穗位高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新品种田蜜2号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甜玉米新品种田蜜2号在惠州地区的生产试验情况,通过试验过程的田间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田蜜2号在田间的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在丰产性及农艺综合性状方面优于对照种粤甜3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甜玉米粤甜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