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87-590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兼具食用、观赏和药用价值,为了提升杂交育种后代的繁殖速度,试验以黄花菜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的预处理和消毒处理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进行无菌萌发,培养7 d后统计种子的污染率和发芽率;分不同生理苗龄建立适宜的炼苗体系。结果表明,浸泡24 h后剥去黑色革质外种皮和茸毛状内种皮,露出白色胚乳的预处理方式种子的污染率最低,为6%,萌发率最高,为80%;70%酒精30 s+0.1%升汞消毒处理5,10 min,种子的污染率均较低,分别为8%和6%,消毒10 min种子的萌发率低于5 min;植株自然高度在6 cm以上的,移栽20 d后统计的成活率为100%。试验可为萱草属植物杂交后代的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消毒方式和不同萌发介质对杜鹃属(Rhododendron L.)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10种杜鹃属植物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消毒方式分别为0.3%高猛酸钾溶液消毒10 min,1%次氯酸钠消毒10 min,0.1%升汞消毒10 min,70%乙醇消毒30 s+1%次氯酸钠消毒10 min,70%乙醇浸泡30 s+0.1%升汞消毒10 min;萌发介质分别为滤纸、海绵、纱布和琼脂培养基,比较不同消毒方式和萌发介质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滞。结果表明,不同消毒方式对不同杜鹃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同,1%NaClO和70%乙醇+1%NaClO消毒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其他消毒方式高,且发芽时滞也明显短于其他消毒方式。琼脂培养基适合多数杜鹃种子的萌发,而纱布不适合作为杜鹃属种子的萌发介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葫芦种子无菌苗组培体系,为葫芦高频再生体系提供外植体。【方法】以葫芦种子为材料,研究了(A)完整种子、(B)切半种子、(C)萌发种子和(D)剥壳种仁四种种子处理方式和升汞灭菌时间对无菌苗获得的影响。【结果】葫芦种子种皮坚硬,直接作为外植体灭菌困难。接种葫芦完整种子和切半种子,均表现为污染率高(4.4%和51.1%)而萌发率低(0%和4.4%);接种萌发种子虽然萌发率最高(100%)但污染率也最高(66.7%);种子经过剥壳处理和0.1%升汞消毒5min,污染率低(0%)、萌发率高(84.4%)。【结论】剥壳种仁是获得葫芦无菌苗的最佳外植体,经0.1%升汞灭菌5min,接入MS培养基可高效获得无菌苗,而(A)完整种子、(B)切半种子和(C)萌发种子均不宜作为获取葫芦无菌苗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青钱柳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污染问题。[方法]以青钱柳带腋芽的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取样时间和消毒方法对青钱柳茎段腋芽萌发率的影响。[结果]最佳采样时间为4、5月,最优消毒处理分别为70%乙醇30 s+0.10%升汞12 min(4月)和70%乙醇30 s+0.05%升汞16 min(5月)。[结论]试验结果为建立青钱柳的无性快繁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辣木茎段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以辣木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消毒剂(升汞、次氯酸钠),选用不同浓度,在不同消毒时间下对辣木茎段进行消毒处理。[结果]次氯酸钠最佳消毒组合为浓度15 g/L消毒20 min,污染率为26%,成活率为34%。升汞最佳消毒组合为0.20 g/L消毒液消毒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结论]辣木茎段最佳消毒方法为:在75%酒精中浸泡30s后,用0.20 g/L升汞处理5 min,污染率为2%,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6.
郝爱平  国会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82+15884-15882,15884
[目的]研究影响东方白果(Solanum texanum)种子无菌苗萌发的因素,为其组织培养奠定基础。[方法]采取不同的预处理和消毒方法处理种子,观察其萌发情况。[结果]用70℃水浸种10 m in,经75%乙醇消毒5 m in和0.1%HgC l2消毒30 s,放置于灭菌的脱脂棉中培养,可在7 d内获得无菌苗,种子萌发率可达到75.0%。[结论]该方法适合东方白果种子无菌苗的萌发,也可为其他科属种皮坚硬种子的萌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探讨了华重楼种子无菌萌发过程中的外植体消毒、实生苗诱导条件等问题。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5% NaClO溶液浸泡15 min最佳;华重楼实生苗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MS)+0.5 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0.25 mg·L-11-萘乙酸(NAA)+30 g·L-1蔗糖+8 g·L-1琼脂;在诱导华重楼种子无菌萌发的过程中,人工剥除种子外种皮可显著提高实生苗诱导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消毒方式和培养基对白术和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白术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HgCl2消毒5 min;白术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堵养基为1/2 MS.黄芪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 s再用0.1%HgCl2消毒10~15 min;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半固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消毒方式和培养基对丹参和板蓝根种子试管内萌发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丹参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Hgcl2消毒5 min.丹参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4 Ms.板蓝根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 s再用0.1%HgCl2消毒5-8 min.板蓝根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半同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消毒方式和培养基对丹参和板蓝根种子试管内萌发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丹参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s再用0.1%HgCl2消毒5min。丹参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4MS。板蓝根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s再用0.1%HgCl2消毒5~8min。板蓝根种子试管内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半固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曾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11-6412
[目的]探索获得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 Hance)组织培养中有效无菌材料的途径和方法。[方法]以虎舌红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母本的预处理和外植体的采集、灭菌、接种等处理方式对获得有效无菌材料的影响。[结果]2月将母株移入室内,进行预处理,3月中旬取当年生枝条和萌蘖条上的茎尖,用去污剂(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浸泡并刷洗后,流水冲洗1~2 h,用75%乙醇表面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2~3次后放入0.1%升汞中灭菌(先用0.1%升汞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升汞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5~8次)后进行有效接种,这种方法能有效降低污染率,提高成活率。[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大规模生产虎舌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灭菌条件对蓝果忍冬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筛选适宜蓝果忍冬组培苗生长的灭菌流程和方法,为批量生产蓝果忍冬组培苗提供参考.[方法]以蓝果忍冬蓓蕾、长白山1号、阿尔泰1号、蓝鸟4个不同品系冬眠枝条萌发芽(芽尖)为外植体,用75%酒精、0.1% HgC12和2% NaC1O进行不同消毒剂组合及不同消毒时间灭菌处理.[结果]单独使用75%酒精消毒30 s、0.1% HgCl2消毒时间≤6 min消毒效果较好,2% NaClO灭菌时间不宜超过6 min.75%酒精(30 s)+0.1% HgCl2(6 min)处理蓓蕾蓝果忍冬成活率最高,长白山1号蓝果忍冬对75%酒精反应敏感,75%酒精消毒可提高其外植体成活率,2% NaClO对阿尔泰l号蓝果忍冬有明显的消毒效果,而蓝鸟蓝果忍冬对2% NaClO反应不敏感,2% NaClO消毒对其外植体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综合污染率、成活率等因素,不同品系的蓝果忍冬采用75%酒精(30 s)+0.1% HgCl2(6 min)灭菌效果较好.[结论]蓝果忍冬芽尖外植体最佳灭菌流程为:75%酒精(30 s)→3次无菌水冲洗→0.1% HgCl2(6 min)→6次无菌水冲洗.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和不同基础培养基对黄芪种子试管内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种子最佳的消毒方式是75%酒精30s+0.1%HgCl25min;黄芪种子萌发的最佳基础培养基是1/4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的吸水特性及萌发情况。[方法]测定4种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萌发过程的物理吸水曲线并拟合曲线回归方程,进一步观测该批种子在15℃温箱中的萌发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滇牡丹种子吸水到饱和所需的时间为144~216 h,浸泡时间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曲线;萌发情况以50℃热水处理的滇牡丹生根率最高,达93.33%,其平均根长、平均侧根数、平均芽长、侧根率、萌发率均在各处理中最高;平均根长与平均侧根数、侧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萌芽率与平均侧根数、平均芽长、侧根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种皮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吸水率,减少种子浸泡时间;种子播前通过较长时间(144~216 h)的水浸泡可提高滇牡丹种子的生根率,宜采用50℃热水处理滇牡丹种子。  相似文献   

15.
覃嘉佳  胡滨  黄焱辉  胡松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93-19694,19697
[目的]研究圆齿野鸦椿种子内含物的成分及作用。[方法]以圆齿野鸦椿种子为材料,对其内含物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白菜籽萌发试验。[结果]不同时期采集的圆齿野鸦椿种子的内、外种皮及胚含有不同种类及浓度的萌发抑制剂。[结论]圆齿野鸦椿种子外种皮、内种皮及胚中抑制萌发物质的存在是引起其休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白刺花硬实种子的休眠机制及解除休眠方法,为改进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白刺花种子种皮的吸水性、种胚活力及种胚萌发特性试验,分析其种皮和种胚对休眠的影响;测定其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利用酸腐、碱腐、激素、沸水和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破眠,筛选适宜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白刺花种子剥除种皮后2 d即可充分吸胀,而完整种子吸水5 d后才达到饱和;白刺花种胚活力为73.5%,具有相对高的发芽潜力;剥离种皮的种胚发芽率最高,为72.99%,显著高于完整种子和仅具胚的种子(P<005);白刺花胚乳和胚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其中50.0%胚乳浸提液可使小白菜种子萌发率降至75.85%;划破种皮破眠法可使白刺花种子发芽率达72.42%,其次是98%浓硫酸+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发芽率为57.42%).[结论]白刺花种皮的透水和透气性、胚乳及胚中所含的抑制物是影响白刺花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机械划破种皮、用98%浓硫酸(酸腐)+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激素浸泡)软化种皮能有效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提高其萌发率,可在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本地种的蕙兰种子和春兰新芽为外植体,以75%乙醇、0.1%升汞、10%次氯酸钠为消毒剂设计了6个消毒方案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蕙兰种子组织培养时采用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8min的效果较佳,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5 min对春兰新芽组培灭菌效果较好;同时,升汞的消毒效果总体优于次氯酸钠,但需要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过度处理给外植体造成伤害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蓝猪耳花粉管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建立植物离体受精体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技术,研究了蓝猪耳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体外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蓝猪耳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5.00%(V/V)蔗糖、0.01%(V/V)氯化钙、0.01%(V/V)硼酸和0.01%(V/V)磷酸二氢钾,其培养基的渗透压主要靠蔗糖调节。[结论]硼是蓝猪耳花粉萌发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钙对花粉管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并推测钙离子主要是通过电压依赖型钙通道进入花粉管内部。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本地种的蕙兰种子和春兰新芽为外植体,以75%乙醇、0.1%升汞、10%次氯酸钠为消毒剂设计了6个消毒方案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蕙兰种子组织培养时采用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8 min的效果较佳,75%酒精45 s+0.1%升汞消毒5 min对春兰新芽组培灭菌效果较好;同时,升汞的消毒效果总体优于次氯酸钠,但需要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过度处理给外植体造成伤害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4个花生品种的胚小叶在不同浓度NAA和TDZ诱导培养基中的不定芽诱导率;并观察了用0.1%升汞和10%次氯酸钠不同处理的灭菌效果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种子用75%酒精处理0.5~1 min后用10%次氯酸钠处理15 min灭菌效果理想,萌发率高;诱导培养基中以添加1 mg/LNAA和0.02 mg/L TDZ最有利于不定芽诱导,4个花生品种诱导率都较高,达到80%以上,其中花育20的芽诱导率最高,为8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