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新品种     
无核葡萄新品种郑佳原名郑果大无核,系无核葡萄品种汤姆逊的变异。果粒椭圆形或近圆形,绿黄色,充分成熟时呈黄白色,粒大,平均粒重5.4克。果皮粉薄,果肉脆,汁液量中等,含酸量低,味甜爽口,果香浓郁,种子不发育。穗大,果穗大小基本一致,最大穗重700克以上,外观整齐美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0%左右,可滴定酸含量为0.18%~0.35%。品质优。在郑州地区8月初成熟,比主栽品种巨峰早10~20天,售价比巨峰高1倍左右。经过10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郑佳是一个优良的鲜食大粒无核葡萄品种,是目前国内无核葡萄品种中果粒最大者之一。该品种适合我国西…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是葡萄果实中重要的风味化合物。在浆果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会影响有机酸的积累。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和‘马瑟兰’为试材,比较了新疆鄯善为代表的的炎热气候与山西乡宁地区为代表的冷凉气候两种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山西乡宁葡萄果实更大,果粒百粒质量、横纵径均高于鄯善产区;鄯善地区葡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乡宁,pH则高于乡宁。转色前有机酸持续积累,包括酒石酸、苹果酸及少量柠檬酸;转色后鄯善和乡宁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分别降低84.8%和78.5%,其中以苹果酸的降解尤为显著。鄯善地区成熟葡萄果实酒石酸含量保持在7.23~8.96 mg/粒,乡宁葡萄果实酒石酸含量显著高于鄯善,达到9.06~10.75 mg/粒;在葡萄发育的整个周期,乡宁葡萄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均高于鄯善,两个供试品种表现趋势一致。此外,相较于苹果酸合成与降解相关基因,液泡膜质子泵基因VvVHP在响应高温转运苹果酸并改变可滴定酸含量中可能发挥了更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俞琦英 《新农村》2006,(1):11-11
葡萄新品种“矢富罗莎”,又名粉红亚都蜜、兴华1号和法国早红。根据2001~2004年在海盐、金华等地的试种和品比试验结果,3年生果园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量为1487千克,较对照京玉增产4.5%。该品种属早熟欧亚种葡萄品种,在浙江省设施栽培条件下于6月20~28日开始成熟,较对照京玉提早3~7天。果穗圆锥形,穗大,平均穗重600~800克,最大穗1500克;果粒椭圆或长椭圆形,呈紫红色,易着色,不落粒、不裂果,粒较大,粒重6~8克,疏花疏果后粒重9~12克;果皮薄而韧,较易剥皮,果粒抗挤压,用刀切割也不流汁液;口感甜,肉质脆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  相似文献   

4.
脱落酸对巨峰葡萄着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巨峰葡萄夏收果的着色指数和综合品质,并达到提前上市、提高葡萄种植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巨峰葡萄用不同浓度ABA作浸果处理。结果表明,250mg/L的ABA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的着色指数,而且成熟早、转色快,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肉不软化,果穗不掉粒,果实散发出浓郁香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利用植物调节剂调控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对葡萄植株全部果穗进行喷穗处理,设置坐果期喷施100 mg/L ABA、转色期喷施清水(ABA处理),坐果期喷施0.4 mg/L EBR、转色期喷施清水(EBR1处理),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0.4 mg/L EBR(EBR2处理)和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清水(对照处理,CK)4个处理,取成熟葡萄果实酿造葡萄酒,测定不同处理葡萄果实的穗质量、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及葡萄酒的残糖、pH值、干浸出物、酒精度和挥发酸;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成熟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ABA和EBR处理能提高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加速葡萄成熟,并提高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酯类、醇类等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CK、ABA、EBR1、EBR2 4种处理葡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28,34,31,31种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醛酮类、萜烯类、酸类和酚类等。与CK相比,ABA、EBR1和EBR2处理葡萄果实香气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4.50%,11.16%和17.17%。3个激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酯类、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且以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葡萄果实酯类物质总量较CK提高了27.82倍,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2.29%和24.13%。【结论】外源激素ABA和EBR处理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提升及香气物质的合成。ABA处理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及EBR1和EBR2处理醇类物质含量均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6.
"金田玫瑰"葡萄属欧亚种,中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萌芽率高,副芽萌发力强。成熟叶近圆形、绿色。两性花。每果枝有2~3穗果,成熟时不落粒。果穗圆锥形,中等紧密,平均单穗重608.0克。果粒圆形,平均单粒重7.9克,有种子3~4粒。果皮紫红到暗紫红色,中等厚、韧。果粉中等厚,果肉中等脆,多汁,有浓郁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5%,味甜,品质上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对常见鲜食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形成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为精准调控不同香型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为试材,以体积分数0.1%乙醇+体积分数0.1%吐温-80水溶液为对照(CK),于转色初期对果穗喷施外源0.1,0.4和1.6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R),采集成熟期果实测定总酸、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单宁、总黄烷-3-醇等含量,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全面综合评价不同质量浓度EBR对不同品种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的葡萄果实成熟度及酚类物质含量。对于鲜食葡萄户太8号而言,1.6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9.28%,28.06%,37.92%,37.93%和14.86%;户太8号属于酯香型品种,1.6 mg/L EBR处理后其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CK提高了23.38%。对于鲜食葡萄巨玫瑰而言,0.1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10.52%,15.62%,35.17%,18.65%和9.74%;巨玫瑰属于玫瑰香型品种,0.1 mg/L EBR处理后其萜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于CK提高了46.26%。对于酿酒葡萄赤霞珠而言,0.1 mg/L EBR对其还原糖、总酚及总花色苷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14.80%,17.08%和18.63%;1.6 mg/L EBR对其总类黄酮、单宁和总黄烷-3-醇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25.35%,42.14%,9.22%。赤霞珠属于非芳香型葡萄品种,不同质量浓度EBR处理后其脂肪酸类香气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但酯类、醛酮类、高级醇类、萜烯类及苯类衍生物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葡萄果实的成熟度及酚类物质含量,有助于增加不同香型葡萄品种的特征香气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葡萄与葡萄酒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香气是葡萄酒的重要感官质量指标之一。葡萄酒中香气物质主要受葡萄品种、生态条件、果实成熟质量及酿造工艺技术等因素影响,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对葡萄酒的风格和典型性起决定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葡萄与葡萄酒中各类香气物质及影响其形成和组成的各种因素,以期为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一、"北红"和"北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抗寒、抗病酿酒葡萄新品种.北红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160克.最大穗重290克;果粒圆形,蓝黑色,平均粒重1.57克;果汁红色,无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8%~27%,可滴定酸含量0.89%~1.26%,出汁率62.9%;酿成的葡萄酒深宝石红色,澄清透明,酸甜可口,有蓝莓和李的香气,入口柔和,酒体平衡、醇厚,酒质上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巨峰葡萄夏收果的着色指数和综合品质,并达到提前上市、提高葡萄种植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巨峰葡萄用不同浓度脱落酸作浸果处理。结果表明,250毫克/升的脱落酸能显著提高巨峰葡萄的着色指数。而且成熟早、转色快,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都得到提高:且果肉软化、果穗掉粒,果实香气方面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正>乔木树葡萄属木本植物,树皮呈暗褐色,树干一般高3~6米,胸径 20~30厘米(原始森林里树葡萄最高 30米,胸径1米多)。枝繁叶茂,叶子窄长低垂,略具光泽,且一年四季长青,并散发出醉人的香气,加之挂果时间长,具较高观赏价值。其果实为浆果,单果重10克,单穗果重500克左右,11月成熟。果深紫红  相似文献   

12.
蒋爱丽 《农家顾问》2008,(11):26-26
沪培2号葡萄是以无核品种杨格尔为母本,紫珍香为父本杂交,杂交胚经离体胚挽救而育成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350克,果粒为长椭圆形或鸡心形,平均粒质量5.3克,果皮深紫红色,果肉中等硬,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总酸0.65%,风味浓郁,上海地区7月中下旬果实完全成熟。该品种树势强旺,成花容易,早果丰产,适应性强。2007年11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用4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袋均能显著降低"阳光玫瑰"的果锈率和鸟害率,增加葡萄的单果粒质量。不同处理方式以套绿色木浆纸袋综合表现最好,果实成熟时果面亮绿,几乎无果锈,口感极佳,单果粒质量为1.56 g,果实硬度为1.73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29%,可滴定酸含量为0.31%,市场价格可达40元/kg。所以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上建议使用绿色木浆纸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单穗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香气物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为材料,花后1周进行疏果处理,单穗留果量分别为40粒(L40)、60粒(L60)、80粒(L80)。应用GC-MS定量定性分析不同发育阶段葡萄果实中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并应用qRT-PCR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留果量处理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影响明显,L40处理穗形美观、果粒饱满、色泽均匀; L60处理果粒较小、穗形不紧凑; L80处理果实成熟不一致且杂含大小果。3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L40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在成熟期,C6化合物含量在L60处理果实中较高;而萜烯类物质总含量则在L40处理果实中最高,且单个萜烯物质如芳樟醇、香叶醇等其含量同样明显高于L60和L80处理。另外L40处理较其他处理其果实中各种萜烯物质含量下降更慢,某些萜烯类物质如顺式氧化芳樟醇、香茅醇保留时间更长。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分析表明,葡萄醇脱氢酶基因(VvADH)转录表达与果实中醇类物质含量极显著相关。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VvDXS)转录表达受留果量处理影响明显,且与萜烯物质总量极显著相关。L40处理果实Vv DXS表达整体趋势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单穗留果量为40粒处理有利于葡萄果实发育后期香气物质积累及保存,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 高妻葡萄由日本长野县山越幸男氏用先锋×森田尼杂交育成,属欧美杂交种,四倍体。1995年引入我国,我场1997年引入试种。 (一)品种特征 1、果实果粒特大,呈短椭圆形,平均粒重16克,疏花疏果后粒重达18~30克,平均穗重600克,最大1000克以上。品质好,甜度大,成熟后具有浓郁草莓香味,含糖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果实糖分的影响,为葡萄优良砧木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监测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比其自根苗大12.88%,果实成熟也最早;砧木SO4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单粒重最大,达3.21g。成熟期不同砧穗组合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较高,变化幅度较大,葡萄糖略高于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相对稳定。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68%和15.49%,其次是砧木SO4、5BB和5C;砧木5C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蔗糖含量最高,比其自根苗高12.75%。砧木101-14MG、SO4和5BB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明显高于其余5个砧木嫁接苗,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67%、10.20%和8.22%,其中以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最高,188-08嫁接的克瑞森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为最低。【结论】砧木101-14MG、SO4和5C嫁接利于克瑞森无核果实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是促进克瑞森葡萄成熟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17.
葡萄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属浆果,水分含量高达65%~88%,含糖量达10%~30%,其余为有机酸、果胶、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等。葡萄在贮藏期间易萎蔫、落粒和感病腐烂。因此,贮藏保鲜的任务在于保持穗轴鲜绿硬实,果实风味纯正,减少腐烂、落粒及变色。根据以上特点,本文介绍如何进行葡萄保鲜。1采前管理a.修剪果穗①去软尖:剪去果穗下端1/4~1/3部分的甜度低、味酸、多汁、柔软和易失水的果粒。②疏粒: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糖度低的青粒、小粒。同时,把伤粒和病粒疏掉。b.巧用肥料为提高糖度和耐贮性,采前1个月主要以施磷、钾肥为主。c.防治病害在果实开始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对吐鲁番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茉莉酸甲酯改善‘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提供参考。以吐鲁番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于果实着色前和着色初期分别使用不同浓度(20、60、100 mg/L)茉莉酸甲酯喷施果穗2次。采收期测定果实色泽和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处理下指标间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果实色泽指标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适宜的施用浓度。结果表明,着色前和着色初期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克瑞森无核’葡萄,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进而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处理后的果实红绿色差指标a值、彩度指标C值显著增大,而果面亮度指标L值和黄绿色差指标b值显著降低,果面色泽显著改善;茉莉酸甲酯处理能够显著增大果粒纵径、横径,减小果形指数,增大果粒质量和果穗质量,同时显著增大果梗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浓度过高会造成果梗耐拉力减小,耐贮运性能下降,可滴定酸含量过高,花色苷含量增幅不大、着色指数不高;而低浓度处理容易出现果粒萎蔫现象。选取与‘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密切相关的15个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果实品质优劣顺序为60 mg/L> 20 mg/L> 100 mg/L> CK。综上,吐鲁番地区于果实着色前和着色初期使用浓度为60 mg/L的茉莉酸甲酯喷施‘克瑞森无核’葡萄果穗2次,可显著改善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永兴冰糖橙     
【果品简介】永兴冰糖橙皮薄少核、汁多肉脆、甜润爽口、质香味浓。成熟果外形近圆球形,果皮以橙黄色为主,部分橙红色,平均果重151克。果面光滑,油胞较小而稀,果皮厚度0.25厘米,果肉橙黄色,可食率73%,可溶性固形物13.5%,维生素C含量达59.7毫克/100毫升,糖含量12克/100毫升以上,酸含量0.6克/100毫升,味浓甜带清香,核少,仅3~4粒。果实11月上、中旬(立冬前后)成熟,较耐储藏。【种植规模】永兴冰糖橙于1978年引进后,  相似文献   

20.
1弱筋小麦品质指标按照G B/T17893-1999规定,弱筋小麦品质指标:籽粒粗蛋白含量≤11.5%,湿面筋含量≤22.0%,降落值≥300,面团稳定时间≤2.5分钟,容重≥750克/升,不完善粒≤6.0%。1.1产量构成667平方米产量350~450千克的产量构成:667平方米穗数35~38万,穗粒数32~35粒,千粒重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