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营养度做出及时、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为水资源合理有效地监测、改善和利用服务。【方法】2004-03~2006-08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渠首(S1)、库心(S2)、丹江口水库上游大石桥(S3)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9个理化指标在3个采样点上有差异;由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加权海明距离最小值(在S1、S2和S3 3个采样点分别为0.1289,0.1585和0.1424)可知渠首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库心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丹江口水入库上游大石桥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由叶绿素营养状态指数(44.169)可知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结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中营养状态,还有待改善;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较单指标评价法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2.
灌溉水质属性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灌溉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 ,以对水质评价中普遍采用的盐浓度、渗透率、特殊离子及其毒性等 5个指标进行了示例分析计算 ,并与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所得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评价水质简便可靠 ,采用该方法评价灌溉水质是科学的和客观的  相似文献   

3.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琳  陈月霞  杨淑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263-264,268
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某一地面水水质评价中,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把水质的污染程度分为5个级别,根据某一地面水水质监测特点,选取了DO、BOD5、COD、氨氮、氟化物、硫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汞、石油类10项指标建立评价因子集,正确地选择了隶属函数和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此地面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计算与分析,可为区域水体环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刁占峰  张丹  张同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82-14584
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水质评价中,并基于粗集理论善于解决不确定和不精确问题的优点,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级别标准,将其应用于水质评价指标的筛选,得出高锰酸钾指数指标是最重要的水质影响指标,亚硝酸盐氮次之,并确定了各水质指标相对于水质级别的属性重要性。应用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水质评价中各指标的模糊特征,将粗集理论应用于水质评价因子的筛选,可为水质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太泊湖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5月~2014年3月太泊湖7个重要断面水质周年实际监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5个指标(DO、CODMn、NH3-N、TN、TP)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对太泊湖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泊湖各监测月份水质存在一定差异,其水质总体状况为Ⅱ类偏向Ⅲ类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无机磷。  相似文献   

6.
洪湖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6年6月在洪湖采集的20个水样的水质指标测定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洪湖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价方法可有效地进行水质分析,评价结果为该时段水质状况以Ⅲ类水为主,不能充分满足湖泊水体功能的要求.水质评价结果可以为洪湖生态恢复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耦合,得到一种新的具备学习水质评价模糊信息以及处理模糊信息能力的混合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对水质分级标准数据的计算机仿真及网络训练,对雅安市名山县42个农村地下水源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名山县42个水源地中11个为第Ⅳ类水,2个为第Ⅴ类水,主要危害指标为硝酸盐、铁。  相似文献   

8.
选取温瑞塘河流域17个监测站点的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将其中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8项指标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6种方法对温瑞塘河水体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很好地应用于温瑞塘河水质的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所有监测站点的监测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71.867%和14.013%。  相似文献   

9.
渔业水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淡水养殖渔业水质的评价问题,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德尔裴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研究了渔业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模型的检验;提出了渔业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渔业水质的综合评价符合渔业水质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评价在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评价对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确定8个主要影响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度,结果表明,主要超标指标为TN、TP,水体富营养化严重;6、7、8月随入湖水量进入的污染物多,12月水体自净能力差,水质恶化严重。同时,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突出影响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具有从严性,而模糊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了多个因子对水体的影响其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因此可为水源地保护区的水质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滨州市重点流域水质为例,采用RAGA-PPCE模型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对水体影响较大的pH、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溶解氧(DO)6项水质评价因子,构造水质综合评价分级标准。结果表明:RAGA-PPCE模型水质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法评价结果基本相同;RAGA-PPCE模型评价结果客观、合理,能够有效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可变综合评价方法评价葠窝水库的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葠窝水库水质污染严重。为避免单指标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采用模糊可变综合评价方法,依据葠窝水库兰河断面2006年的水质资料,对葠窝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水库水质为Ⅳ级。该方法使得水质评价结果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沱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及主要污染物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沱江水质状况,探明沱江主要污染物,对沱江水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和BP神经网络预测。使用沱江31个监测断面2018年1月—2019年10的逐月水质数据,通过筛选优化评价因子,对各断面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沱江水质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因子,并构建了BP神经网络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沱江有9个断面水质符合Ⅰ类水质标准,其余22个断面水质均为Ⅴ类水且在沱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均有分布。TN浓度在所有监测断面中均超过了Ⅳ类水质标准,其中27个断面的TN浓度超过了Ⅴ类水质标准。使用上游断面水质数据构建的BP神经网络预测下游断面的TN浓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041%。研究表明,沱江受TN的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同时根据构建沱江其他断面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实现对沱江TN浓度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4.
池塘淡水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梅  傅泽田  何有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07-18010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利用2009年天津蓟运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蓟运河水质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各评价指标属于某种水质级别的隶属度,从而对蓟运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蓟运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均为V级,已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蓟运河的水质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为蓟运河的水污染治理及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从国  赵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97-10498,10502
以池塘水产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了渔业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和实现了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渔业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客观、合理,使用简便,提高了水产养殖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崇明村镇河道的特点,构建了包括河道结构形态、生物多样性、水质环境、水利水文及河道社会功能5个方面共30项指标的生态河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崇明岛陈家镇4号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陈家镇4号河当前的评价等级分布在“合格”和“较差”之间,其中属于“合格”的河段约占71%,属于“较差”的河段占29%。以锦陈公路河段为例,结合各指标的权重排序发现,底栖、水生植物、河岸带宽度等指标是此次村镇生态河道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的生态河道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适用于村镇级河道的现状评估和规划建设,用以指导河流生态化构建。  相似文献   

19.
李橙  杨志新  刘树庆  杜国强  赵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29-10234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对河北省葡萄主产区白牛奶品种的5项指标(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和Vc)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SPSS对葡萄品质进行了聚类分级。结果表明,2种评价结果的排序基本一致,说明其在葡萄产区综合品质评价中的可行性及科学合理性。从研究过程来看,灰色关联分析法因对指标理想值的限制,品质定义上更严格;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是一种加权综合平均分析,使用上更简便。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显示,桑园镇夹河村的葡萄综合品质最优;矾山镇东关村的综合评价分值最低。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属性识别模型和改进密切值法的基础上,以新疆艾比湖5个监测断面2003~2008年的实测水质资料为基础,采用熵权法确定出权重,运用以上4种方法对水质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就时间样本而言,艾比湖水质逐年恶化;就空间样本而言,湖心2的水质相对较好,而奎屯河口的水质较差;就评价方法而言,单因子评价法评价出的水质较差,而改进密切值法又过于乐观,属性识别模型是4种方法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