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现状,对完善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重庆市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重庆市"十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提出了重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对策,为重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与容量总量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阶段,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环境管理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原有的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为此,探索、建立容量总量控制机制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蚂蚁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水质达标分析,对辖区内的点源、面源和生活源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选择适宜的容量测算模型,并科学地确定了COD、氨氮等水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系数等计算参数,对该河水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与核定,指出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是进行流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并对环境容量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地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进行总量分配是开展总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公平和效率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以某汽车制造集团的地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为实例,以现状排放量和单位产值作为聚类分析依据,将目标单位划分为"重点削减单位"和"关注削减单位",制订了总量分配方案。该模型对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可行性的研究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太湖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水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水环境治理成效评价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进行太湖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研究表明,2000~2005年较1996~2000年太湖水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果,但水环境承载力仍严重超标,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是解决当前太湖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太湖水质的治理目标,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及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的分配.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制度,对水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针对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考核方法,特别是基于水质改善的减排考核方法尚不成熟。该文综述了目前的水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方法、近年来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及水质改善完成情况以及目前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在对甘肃省天水市畜禽养殖现状实地调查及畜禽粪便负荷测算的基础上,研究了天水市10年来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现阶段各县区畜禽养殖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10年来天水市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还未构成污染威胁,但是局部区域规模化养殖比较集中;天水市畜禽粪尿污染物等标排放量总量为276 959.8万t,污染物以TP、TN为主,其中清水县排放量最大,武山县最小;不同畜禽粪尿污染物等标排放量总量为235 836 t,污染物以TP、TN为主,猪粪和牛尿份额最大,羊份额最小;畜禽粪便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总量为112 927万t,TN、TP为主要污染物,清水县最大,武山县的最小.据此提出天水市控制畜禽粪便污染和综合防治及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8.
程涵  刘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6):117-118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实现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机制的根本转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总结南京市"十二五"在总量控制及污染减排上的经验并指出存在问题,为开展"十三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减排工作的战略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农业中污水灌溉带来的经济效益、经济损失,根据最优化理论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建立了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农业污灌模型。该模型以污灌经济效益最大(经济收益与经济损失之差)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包括土壤污染物环境容量、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几个方面,模型的最优解即为污灌的污染物控制最大总量。最后,结合华北某市1999年的农业污灌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污水灌溉总量为2.05亿m3,而该市1999年灌溉的污水总量为3.24亿m3,可见该市当年污水灌溉量已经偏高,应及时对污灌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排污权的分配与核定是确定企业可获得初始排污权(允许排放总量)、是对污染源实施浓度与总量双控制管理,规范许可证制度和排放配额等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本着"容量有限、资源有价、使用有偿"的环境资源价值理念,公平、合理地分配排污权以及动态、科学地监测计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直接关系到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1.
污染减排是指对国家规定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进行治理.使排放总量减少的各项行为的总称。污染减排是近年来国际上便用较为普遍的环境管理措施,通过限制和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达到改善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的目的。污染减排的“三大措施”是指治理工程减排、结构调整减排、监督管理减排。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地表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阳生  邢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50-5553
分析海南省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状况和污染物排放量,提出海南省地表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原则、设计水文条件、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和水质保护目标,利用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进行地表水环境容量测算。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太湖西北部重污染区为研究区,在综合考虑重污染区内各地区间客观差异的情况下,筛选出总量分配的特征指标,建立基于信息熵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通过制定分配模型的计算方法、最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最终求解出最优的重污染区总量分配方案。经过求解后的最终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各地区特征指标量化,可使各地区分配的污染物排放量与其自然经济属性之间的差异缩小,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分配的公平性。研究成果对于开展重污染区内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土壤环境容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静  靳孟贵  程天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95-7896,7953
介绍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静容量和动容量的含义,强调这些概念和定义仍处于发展之中。论述土壤自净作用,土壤环境容量影响和确定因素,土壤环境容量在区域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的制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泥农田施用标准等方面的应用。并建议以污染物总量表示的土壤环境容量应该参照土壤中污染物的有效态、长期效应和相互作用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以江苏省如皋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产污系数法和削减排放法核算其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全氮、全磷)的产生量及实际排放量,分析各镇(街道)畜禽粪便污染物(全氮、全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污染评估.结果表明,2017年如皋市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全氮、全磷)产生总量分别为16.904万、1.039万、0.221万t,畜禽粪便污染物(全氮、全磷)实际排放量分别为0.615万、0.132万t;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西部以及东部个别地区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相对较大,其余镇(街道)由西向东逐渐减少;如皋市各类畜禽对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的贡献大小依次是肉猪、蛋鸡、肉鸡、母猪、羊、奶牛;2017年如皋市畜禽粪便污染物(全氮、全磷)污染风险指数分别为0.71、0.44.该结果可以为养殖密集区镇(街道)级别粪污处理及总量控制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容量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水环境规划的工作基础。阐述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以及规划环评中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并以普洱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为例,采用控制断面法进行了应用分析,并提出总量控制建议。结果表明,控制断面法对提高该园区水环境质量有指导作用,并能达到保护区域环境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明显。政府部门采取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政策适应了时代发展需求。为满足企业的需求,实行了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中提出了排污权交易顺利实行的建议,旨在更好的实行排污权交易。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特点、研究历程、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污染负荷模型以及面源污染的防控机制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即多种同位素联合示踪农业面源污染源;污染物在沟渠系统的迁移模型;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构建流域容量总量控制体系;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十二五"规划中,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首次把农业源纳入了总量控制的范围。而畜禽养殖污染,尤其是规模养殖所带来的污染则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