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龙江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白龙江林区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33块样地调查,并对35株样本进行了树干解析,以研究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6-10年分别是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胸径高峰值出现在第8年(1.11cm),树高高峰值出现在第7年(0.87m);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相交于14年。(2)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率、形数的数学模型,并经对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模拟得出,它们符合理查得(Richards)生长曲线。(3)18年生材积生长量比云杉、华山松、油松3个树种的材积生长量高2倍以上,生长速度的次序为:落叶松>华山松>油松>云杉。  相似文献   

2.
刘芳  钱栋 《河北林业科技》2015,(2):50-51,60
以河北省隆化林业局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过程,并利用不同的生长模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以找到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胸径生长在第16年连年生长量与总生长量曲线相交,此后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在第8~1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上升趋势,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华北落叶松的材积生长在前期呈现快速生长的趋势,并且在34a出现最大值,之后出现下降趋势,而平均生长量一直呈现比较平滑的上升趋势。Richards方程模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太岳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为华北落叶松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笔者对太岳林局七里峪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建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适合胸径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Korf方程,适合树高、材积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Richards方程,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9.华北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9 a达到最大值0.95 cm,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7 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9年达到了最大值,9 a~12 a连年高生长量相同,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6 a.材积在9 a~15 a时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15 a~21 a时连年生长量逐渐减缓;此后,在21 a~27 a时,连年生长量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直到第27 a,华北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七里峪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正处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吕梁山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长规律,更好地为合理经营该地区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对吕梁山林区引种30年的日本落叶松进行了样地调查及树干解析,并以华北落叶松为对照,建立起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林龄下日本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比华北落叶松大。(2)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吕梁山区的初始间伐期应在第10年左右。(3)日本落叶松的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13~14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7年。(4)日本落叶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约在7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9年。(5)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还处于材积生长期,没有到达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火炬松生长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clm)火炬松(Pinus taeda L)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引种栽培速生用材树种,湿地松苗期生长快,生长高峰值:径生长在5~6年,在年生长周期内,树高有4次生长高峰,春梢生长量最大;胸径有3次生长高峰。火炬松苗期生长慢,但从造林第1年开始生长量大于湿地松,5年生时,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均出现高峰;年周期内,树高有5次生长高峰,以夏梢生长量最大,胸径有3次生长高峰。经与主要气象因子综合分析:温度是影响湿地松、火炬松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湿度是制约湿地松,火炬松发展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知不同坡面华北落叶松林的生长状况,选取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长的调查,找出适宜其生长的地形条件。结果显示:坡向对胸径生长量的影响方面,阴坡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胸径的生长量要高于阳坡;坡向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方面,阴坡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树高的生长量也高于阳坡。总体规律为阴坡立地条件下的华北落叶松生长优于阳坡。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内蒙古大青山42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从中选取密度相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标准地分析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规律的影响以及密度不同、立地条件相同的3块标准地分析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生长均有一定影响,树高、胸径生长量,阴坡大于阳坡,相同坡向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密度对落叶松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越小,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越慢,生长量也低。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密度调控,可发挥其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关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对其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9 a后其胸径、树高和蓄积等3项生长指标的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长了23.1%~154.5%、20.9%~54.0%和24.6%~42.8%。2)胸径、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均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当间伐强度超过40.1%后,胸径、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平均生长率均下降;间伐强度超过40.1%时,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最大。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初次抚育间伐时,间伐强度以40.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坝上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提供依据,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150株/hm~2、225株/hm~2、300株/hm~2和375株/hm~2)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提出培育华北落叶松大径级用材林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按照胸径、单株材积、树高顺序递减;林分密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林分密度控制在225~300株/hm~2时,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太行半干旱石质山区的2种类型侧柏人工林分别建立树高(Richards模型)和胸径(Gompertz模型)模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侧柏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均高于纯林;在预测期内,2种林分中侧柏的树高总生长量和混交林的胸径总生长量在持续增长;混交林的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在10年和15后出现高峰;侧柏纯林平均树高生长量在10年左右最大,平均胸径生长量在6年左右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与树高增长情况,以北沟林场东沟作业区3种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解析的方法对3种林分进行生长分析,从而确定该林龄的林分适宜的密度。结果表明:林分密度越大的,其胸径平均生长量越小;密度越小,其胸径平均生长量越大。不同的林分密度,其树高的平均生长量有一定的差异,3个林分密度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大小排序为975株·hm~(-2)750株·hm~(-2)1 2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坡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下属的孟滦林场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借助Excel和ForStat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不同坡位华北落叶松树高、胸径以及材积变化规律,以掌握树木个体生长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各生长因子在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二次生长,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10年达最大值,而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0年达最大值,在25年各因子同时出现二次生长。华北落叶松平均树高生长量最大为0.7m,平均胸径生长量最大为0.78cm,平均材积生长量为0.00629m^3。  相似文献   

13.
华北落叶松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生长过程,胸径和树高均在6~10 a出现速生,10a以后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2、华北落叶松当高径比为0.6~1.2时,林木分布近似正态分布。3、华北落叶松20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原产区高出37.3%。4、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最适宜生长的海拔高度为2 700 m以下。初步认为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引种是成功的,可作为该林区中低海拔速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15.
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增强;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要早3年左右出现;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10年左右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接近第16年时相交;黑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第0~3年为幼林期,第4~14年为速生期,第15~16年为近熟期,第17~26年为成熟期;轮伐期在16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3 a后与对照相比,不同间伐强度对保留木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均显著,其中强度间伐表现最明显,3 a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分别为1.79 cm,2.29 m;中度间伐对林分的蓄积生长量影响最大,初次采用中度间伐可以显著提高林分蓄积量,有效地提高华北落叶松造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米老排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广西大青山2~26年生米老排人工林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木资料,研究其幼林生长节律及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成熟林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米老排幼林生长的季节变化呈双峰曲线,5月和9月生长量最大,月生长量与月均气温相关性显著;(2)早期速生特性明显,胸径、树高连年生长和年均生长高峰均在3~4年生时出现,且高速生长期持续较长;(3)材积生长伴随树高和胸径的快速生长后,于6年生时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连年生长量达0.023 4 m3;6~15年生材积年生长量最大,15~17年生平均生长量达最高峰,并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因此确定此林龄为材积生长的数量成熟龄.  相似文献   

18.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采用树干解析法对云龙山侧柏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拟合的侧柏生长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胸径和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为对数方程,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为逻辑斯谛方程.在第10年以前,侧柏的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最大,但目前林分尚未进入成熟期.侧柏林的胸径生长量出现3次较明显的生长高峰,且每隔一定年限发生一次,可用于指导间伐抚育期.这为今后侧柏人工林的综合经营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湖南省黄丰桥林场内的15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树干解析的方法阐述香樟人工林胸径(DBH)、树高(H)和材积各年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平均树干分叉高度分别为18.8 cm、13.7 m、8.6 m。15年生香樟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升-降-升"的规律,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生长期内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第4年和12年;香樟幼苗期树高生长较快,至第6年之后呈现较稳定的趋势,在15年可达到15.1 m。香樟胸径生长的总生长量为26.7 cm,在15年的生长期中胸径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12年达到峰值1.95 m/a;平均生长量波动较小,总体稳步生长,保持在1.75~2.03 m/a之间。15年香樟单株的总材积生长量达到0.359 25 m~3;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在15年的生长期内未相交,说明香樟人工林未达到材积数量成熟,材积平均生长量未达到最大值,香樟的主伐年龄应在15年之后。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旱快柳的生长规律,为其保护、培育和指导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铁岭市昌图县24年生旱快柳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求出树高、胸径、材积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旱快柳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6a,平均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10a左右,可依据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下降的时间和幅度,并根据培育目的适时间伐;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4a,平均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4~6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16a前呈现快速增长,16~20a趋于平缓,材积平均生长量在20a后有所减缓.从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生长趋势来看,旱快柳的数量成熟龄在20a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