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表饮品"茶"义的词语中,单音词主要以"茶"为主,双音词主要以"茶叶"为主。其中词语"茶"的书写形式有两个,即"荼"与"茶",两者为古今字的关系,陆羽《茶经》以前均写作"荼",陆羽《茶经》以后逐渐被"茶"字代替。"荼"被"茶"代替,与"荼"在古代所承担的语义功能相对过多有关,也与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密不可分。"茶叶"组合最初是一个词组,表"茶树叶子"之义,直至明代文献中"茶叶"才完全凝固成一个表"茶"义的双音词,"茶叶"一词的使用真正成熟时期是在清代。清至现代汉语中,单音词"茶"与双音词"茶叶"共同担负起表"茶"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国人品茶及对茶的研究历史悠久,但"茶"字何时产生、为何产生?古今学者则所言不详。本文拟从"对荼认识的深入""荼字音的分化"及"对荼味苦的避讳"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此文探析"茶"字产生的原因,可为饮茶历史的研究提供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饮茶考古谈茶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超 《农业考古》2003,(4):161-163
茶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茶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茗、荼、荼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文献记载中还未出现过,是唐代人把古“荼”字减去一笔而成“茶”字。“荼”是“茶”的古体字,“茶”是从“荼”字分化出来的。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  相似文献   

4.
西明寺是唐长安城内一处重要寺院。西明寺石茶碾是迄今所见唐代唯一刻有名称的石茶碾,也是时代最早的茶碾,它是唐代"饼茶"饮用方式最早发现的物证。其上"石荼碾"中的"荼"字,是茶的名称由"荼"到"茶"转变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记录。西明寺石茶碾对研究唐代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荼”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王褒《僮约》是茶文化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其“武都买茶”之说是汉代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已有茶叶集市的明证,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随葬物简册上之(即)字,同为我...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4月21日,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科学饮茶益身心———’2011中国宁波‘茶与健康’研讨会",由笔者主编大会文集。在收到的40多篇来稿中,有多位专家、学者在文章中引用"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该语出自唐代宁波籍大医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笔者为大会提供的《古今医药、营养学名家论茶三则》,其中一则是《陈藏器〈本草拾遗〉载茶  相似文献   

7.
把荼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是当前提升旅游品质和弘扬荼文化的双赢策略.恩施州民族茶文化资源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多彩多姿的民族茶文化,丰富的民族茶文化渊源,绝无仅有的富硒茶文化以及花色繁多、考究的制茶工艺.把这些特色荼文化融入观光旅游,提炼特色鲜明的体验式茶文化旅游主题,营造特色茶文化旅游氛围,是旅游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人士饮茶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服食、谈玄、博弈之风非常盛行,学术界对此已有广而深的研究。然而,对于这一时期饮茶的风气,目前学术界却还很少研究。由于资料所限,本文对这一时期人士饮茶的风气只能进行粗略的描述,冀能抛砖引玉! 饮茶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但上古却没有“茶”字。在先秦古籍中只能见到“荼”字,即使有“茶”字,那也属后人所改。“茶”字最早出现于中唐以后。据后人考证,先秦古籍中的“荼”即指“茶”,如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茶在古代有许多名称,据陆羽《茶经》说:“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据说在4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如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  相似文献   

10.
73岁的舒玉杰先生从北京惠赠新著《中国茶文化古今大观》,全书64万字,以通俗生动、夹叙夹议的文笔把古今茶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名茶、名水、名茶具写得亲切并有新意。舒老曾任国家计算机总局科研办主任,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兼代社长。一位长期从事理工专业的人写茶的本身,愈显茶对人的魅力。现在茶书很多,为什么写和给什么人看,各书之间差异很大。舒老的书是给爱茶又不甚认识茶的读者层看的。这些读者古文底子不厚,一遇陌生的字或典故往往就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舒老心里装着读者,因此除了正文,阐解之外,每节都有迄今我所见到的…  相似文献   

11.
贵州的茶有着悠久历史,以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为首的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黔南的优势产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黔南应该顺势而为,利用自身的优势产业通过"茶文化+旅游"的模式,进一步挖掘、开发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项目,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周文棠 《农业考古》2001,(2):254-255
茶文化书籍是传播茶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 ,尤其是著名茶界人士的著作 ,其影响呈金字塔式向下扩散。许多茶著中谈及茶史大都引用茶史资料 ,如不加以详尽了解 ,一不小心便产生错误。今以《广雅》中茶事内容为例商榷其作者与时代 ,并分析其对茶文化史的影响程度。望海内博雅 ,有以教之。《广雅》云 :“荆巴间采荼作饼 ,叶老者 ,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 ,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 ,以汤浇覆之 ,用葱、姜、橘子之 ,其饮醒酒 ,令人不眠(1) 。”这段文字是茶界公认的茶文化重要史料 ,但作者是谁 ?作者是什么时代著的 ?却有不同意见。陆羽认为是…  相似文献   

13.
一、茶文化的起源茶有几种别名。据《尔雅》载:“槚,苦茶。郭注云:即茶也。蜀人谓之苦茶。又名曰荈”。又考陆羽说:“其名有五: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丹铅录》更把茶与荼二字解说得更清楚,他说:“茶即古荼字,音涂。《诗经》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亦即是茶。颜师古更释义解说道:“茶陵(县地名),汉时始转涂音为宅加切”。可知荼实即茶的同义字。山阳阮葵山《茶余客话》卷十二载:“《六经》无茶字,仅始见于王褒《僮约》,实未有深加考察的缘故。古人亦好饮茶,始见于《三国志、卷65吴上、韦曜传》:孙皓即位,每饮群臣酒,以七升为限,但曜每饮一次,至多不能超过二升,还要减少许多,于是有时密赐茶荈以当酒饮。这可能是饮茶  相似文献   

14.
《农业考古》2007,(2):I0001-I0006
由日本“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会”会长棚桥篁峰率领的日本茶友一行12人,在参加于景德镇举行的中国茶艺师资格考试之后,于2007年3月24日专程到南昌女职白鹭原荼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婺源上晓起)参观访问,与中国学者进行茶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友好往来的道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依靠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感知世界,中国的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也顺由东风播种全球,茶叶更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流通商品,但在传播过程中茶文化也历经了兴衰。本文就茶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进行探讨,一带一路中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与茶紧密相连,饮茶风俗不仅在我国广为流传,而且也在沿线国家盛行,以茶文化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既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获得跨过认同,促进良性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战略是茶文化绽放出新生命力量的关键环节,中国茶也将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以更大的步幅、更高的姿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杭州径山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从药用、食用直至成为人们喜爱的饮料,已历数千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制作、品饮,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光辉的一页.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被誉为"世界茶道之源、茶圣著经之地"的径山,更有着源远流长的禅茶文化历史,兼古今、集中外.底蕴深厚、别具特色.在文化旅游卷潮而来之际,将本身具备相当旅游优势的径山之禅茶文化作为又一重要的旅游资源,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正南安石亭绿,古称莲花峰茶,又名石亭茶,系炒青绿茶,南安石亭绿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以具有"三绿三香"的品质风格著称;,产于今南安市丰州镇的九日山、莲花峰一带。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石刻"莲花荼襟"(公元376年),清道光年间,道光御赐石亭绿"上品莲花"之美号(现仍有莲花峰上的石刻为证)。传统石亭绿茶成品存在外形粗松、不耐储存、携带不方便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试验探索出石亭绿茶茶饼加工中各工序的技术参数、操  相似文献   

18.
茶,钟山川之灵禀,集天地之风露,含华咀华,吐香韫玉.宋徽宗《大观茶论》"夫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芽,本是大自然之杰作,天赋予人类的最佳饮料.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中国茶学史上,一般认为在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茶"写成"荼"读作"tu".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邶风·谷风》中记载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但对《诗经》中荼,有人认为指的是茶,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至今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美国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国,两国茶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及共性.荼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宗教、民族、诗歌、医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有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和传承性四大显著特征;美国茶文化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较小,走的是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美国赋予茶的是一种快餐文化,强调的是多样性、参与性与享乐性;中美茶文化都认同茶叶保健功效及“时尚茶文化”.茶文化作为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文化传统,不仅蕴含着物质文化意义,且包含着深远的精神文化内涵,茶文化已经成为中美人民交流及发展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茶的始用及其原产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皆以《神农本草经》中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荼乃解”,《史记,辅三皇本纪》载:“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以作为利用茶叶和作为药料医病开始的唯一根据。依《白虎通义》的内容,从意义来说,所谓神农是指原始社会的初期农业阶段,人民开始食用植物时期的劳动人民总称,因此神农并非具体的一个人,也不是神。“得荼乃解”的荼字,若易以解释为现代茶树的茶叶,那么茶的始用无疑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但是“荼”“茶”两字,虽只有一划之差,而争论千年,迄今还未完全解决,得以确论。《说文解字》(汉代许慎)中只有“荼”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