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生态环境研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咸宁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解决农村环保问题建设生态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其核心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越来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在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四方面对农村污染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整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脏乱差"现象明显,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综合发展,最终实现建设新农村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势在必行。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原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保护与治理的意义、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流程,提出新农村生态环境合理保障与治理措施,以期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为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核心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加强环保宣传、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健全政府工作机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建立法制保障等。  相似文献   

7.
沼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钱慧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98+4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农村沼气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促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已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入研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新农村生态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探讨了新农村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基于此,介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强调在农村建设中应遵守的生态原则,并提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希望促进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为了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对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都予以高度的重视,为了促进新农村的健康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打造健康、整洁、和谐的农村发展环境,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重要任务。为此,本文就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李利霞 《现代农业》2009,(6):122-12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迫在眉捷.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机构与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倡科学种田、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等.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对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新农村背景下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常重视农村建设发展,能源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农村能源消费导致生态环境承担压力大,限制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人员需积极找寻有效措施,改善农村能源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绿色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新农村不是简单地栽几行树、种几片花花草草,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通过乡村绿化美化,达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效、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绿色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新农村不是简单地栽几行树、种几片花花草草,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通过乡村绿化美化,达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效、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绿色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新农村不是简单地栽几行树、种几片花花草草,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通过乡村绿化美化,达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效、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新农村建设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审图,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特别是在是"低碳经济"目标的提出的时代背景下,改善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显得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种植机械化的使用,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文章简要阐述了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具体的推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及内容,更是体现新农村"新"的主要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以破坏农村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应立足于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基础上。然而,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农业生产、旅游开发中,过度的破坏环境与生态资源。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性,论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意义,提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调查了全国29个省(市)、1 080个乡村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总结了农业生产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生产污染3个方面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原因,针对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提出对策,即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环保法规为基础,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机制;因地制宜,科技兴农;以多种形式开展新农村环境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