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玄参内含多种成分,对各种疾病防治均有效果,因此玄参有效种植尤为重要,我县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对玄参的栽种更为有利,本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阐述了玄参的种植技术方法,希望本文分析为更多同行研究者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讨苦玄参扦插、宿根种植及错时育苗等栽培措施,提出苦玄参两熟制高效栽培技术,以为苦玄参高效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道真县种植玄参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道真玄参生育期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总结了道真玄参生长的适宜温度、水分指标及影响玄参高产的气象灾害,为今后开展玄参种植气象业务以及服务提供技术指标,以期提高道真玄参气象服务能力,进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盐水浓度对3种草药(玄参、丹参、百合)的盐害指数、成活率等因素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中草药生长的最高盐水浓度,选择玄参、丹参、百合3种中草药,在崇明东滩上实农业园区进行了林地耐盐试验。结果表明,玄参、丹参、百合3种中草药均适宜在崇明东滩农业园区种植,建议种植玄参的盐水浓度低于0.7%,种植百合、丹参的盐水浓度可达1.5%。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探究种植方式对玄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取样调查的方式,对8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玄参种植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玄参种植户改进种植方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恩施州地道药材玄参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并从其种植历史、种植规模、采收加工、药材质量等方面对其种植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了恩施州玄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玄参种植规模最大的道真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田间调查、观测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不同种植方式下玄参的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玄参的主要种植方式有净作、连作(6年)、轮作(白萝卜)、轮作(玉米)、套作(甘薯)、套作(马铃薯、大白菜)、套作(马铃薯、小白菜)、套作(玉米)8种,其中玄参 套作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玄参产量和品质,是值得生产实践推广的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玄参又名乌沙参、元参,为玄参科玄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根供药用,具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等功能,用于治疗热病烦渴、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肠燥便秘等症。玄参为多年生草本,喜湿润气候。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良好,但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碱性大的土壤不宜种植。忌连作。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下。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栽种地块。种植前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亩(667m~2,  相似文献   

9.
崇义县白术、玄参、升麻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崇义县种植白术、玄参、升麻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指出白术、玄参、升麻的最适生长期和种植区域,针对药材种植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及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病虫害提出防御措施,以提高3种药材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科学种玄参     
玄参,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目前,市场价格4~5元/公斤。玄参适应性广,喜温暖湿润气候,并有一定的耐寒耐旱能力。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较好。不宜连作。其种植技术是:一、繁殖方法可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子芽繁殖等方法。生  相似文献   

11.
玄参新品种恩玄参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玄参1号(Enshi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cv.No.1)是用系统法从建始县地方玄参栽培种中选育成的一个玄参新品种,2008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在湖北省玄参产区海拔1 200~1 700 m的高山地区种植,其在产量、质量上均比当地栽培种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比较不同品种类型玄参的产量,结果表明:大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玄参产量最高,干重6 818.95 kg/hm2,较卵圆状披针叶玄参增产58.36%;较长卵圆形叶玄参增产115.14%。重庆市南川区宜选择大长椭圆状披针形叶或卵圆状披针叶玄参种植,不宜选长卵圆形叶玄参作种。  相似文献   

13.
玄参浙玄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参。别名浙玄参、元参、乌玄参,系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玄参性微寒,味甘、苦、咸。具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等功效。浙玄参为浙江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于磐安、仙居等地。浙玄1号是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等单位从传统地方品种中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玄参良种,于2008年1月31日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适宜于浙江、江苏种植。  相似文献   

14.
玄参规范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绿色植物”热的兴起,古老的中药以其防病治病的疗效、服用副作用少的优点,日益得到现代人的接受,中药材崭露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我国中药材生产还存在种植不规范,造成品质下降、重金属及农残等物质超标、国际市场多阻而萎缩等问题不断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2000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有关政策。我县成立了“巴东县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担任了独活、玄参、贝母、贯叶连翘4个品种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现将玄参规范化种植技术从选址、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贮运等7个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玄参如何高产高效的种植方法,采取田间试验的形式进行实践种植研究,方法以覆盖膜培育方法作为主要的参考策略。通过观察玄参的叶面积、茎秆长度以及幼苗成活率,来对比种植的优异效果。研究期间,观察病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除虫方法,以产值与市场利润作为主要参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玄参开展良种繁育技术、供销体系的研究,建立玄参的良种繁育体系,以保证玄参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并为其他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阐述了玄参良种繁育体系构建背景,从技术路线、推广路线、良种繁育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玄参良种繁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玄参为贵州省道真县地产的主要中药材之一,为进一步促进道真玄参的优质高产栽培,从选地整地、繁殖技术、田间管理及加工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玄参的栽培及加工技术。总结了玄参的关键栽培技术与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密度与海拔对道真玄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乾碧  严飞  吕俊明 《农技服务》2010,27(2):273-274
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与海拔对道真玄参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道真玄参在海拔1000m以上地区种植的最低单产为19000kg/hm2,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尤其在海拔1300m以上地区表现更明显,最高单产达到37000kg/hm2,最佳种植密度为6.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不同产地玄参药材甲醇溶解部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玄参质量提供了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重庆市武隆县玄参等10个不同产地玄参样品。色谱条件为C18柱,甲醇-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本研究将有助于玄参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玄参又名元参、黑参、角参、乌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以块根供药用。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其性微寒,昧甘、苦、咸;能凉血滋阴,泄火解毒。玄参在恩施州栽培历史悠久,早在1939年巴东、建始县就有玄参栽培,现在全州已发展到700hm^2左右,年产量约1500t,产值1500万元上下,药农收入超过100万元。玄参种植已成为恩施州部分县、市的农业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