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振普洱茶的雄风,再现普洱茶的辉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 6月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召开“2 0 0 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和国内的 1 9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就普洱茶产地、历史、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原产地保护、普洱茶的健身功能等进行了研讨。会议间隙 ,很多人将自己携带的陈年普耳茶冲泡给大家品饮 ,相互切磋茶艺。在我国茶界 ,唯有普洱茶才有这么大的魅力。这次会上 ,专家学者就普洱茶问题达到三点共识 :(一 )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茶树原产地的历史名茶 ;(二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特种茶类 ;(三 )普洱茶是由…  相似文献   

2.
<正>崂山茶是青岛特产,它与崂山矿泉水、崂山耐冬花并称"崂山三绝"。相传,崂山茶是在宋朝由道士丘处机从江南移植到崂山的,遗憾的是历史上没有关于崂山茶的文字记载。近代崂山茶的引种始于1959年的"南茶北引",崂山是首批种茶试点之一,受当时种植条件限制首次引种失败,后经过科技人员及农民的不断努力到1964年青岛引种成功。崂山茶发展已有50多年  相似文献   

3.
黄桂枢 《农业考古》2003,(2):330-333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和发祥地在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 ,普洱茶及茶文化是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 ,特别是 1 993年以来至今 ,思茅地区举办了五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两届茶叶交易会 ,对思茅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弘扬普洱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普洱茶及茶文化对建设中国茶城 (思茅市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一、普洱茶的历史地位普洱茶的种植历史和原生历史 ,源远流长。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周围发现的新石器即是…  相似文献   

4.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云南省大理市大理报社赵锐明并撮影饮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形成各民族的茶文化,如藏族的酥油茶,彝族的土罐茶。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节庆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三道茶独特之处就在于,各道茶各有特...  相似文献   

5.
三道茶悠久的发展历史、考究的泡茶过程和独到的敬茶习俗展现出白族和谐和包容的美德。白族人充分发挥三道特色茶水的物质功用的同时,还融入了农耕智慧与生命教育,从而赋予了三道茶精神价值。本文认为“物”始终在三道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承三道茶文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三道茶中不可缺失的“物”,传承和发展好三道茶中蕴含的包容的传统美德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陆羽和《茶经》的研究是茶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湖州市县大力开展陆羽和《茶经》研究,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名茶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富裕美;二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茶历史遗迹重建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良好环境美;三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生活美;四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陆羽精神弘扬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实现精神富有心灵美。今后必须继续重视研究、继承、创新、超越陆羽和《茶经》,弘扬陆羽精神和《茶经》精髓,更好地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一、关于江西茶史陈东有:说到江西的茶叶,许多人都会想起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江西茶历史可谓久矣。陈老师,您是我国著名的农业考古和茶文化研究专家,说到茶,说到江西的茶,您肯定有说不完的话。陈文华:江西是产茶大省,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庐山的僧人就开始制茶,一直到唐朝,在全国都非常畅销。白居易的诗其实有个背景,那就是当年全国三分之一的茶叶在浮梁县集散。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品茶说茶》一书,最近已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笔者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就象喝一杯香高味醇的景宁金奖惠明茶,香气持久不散,回味无穷。我认为《品茶说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内容丰富,事物翔实对于茶的历史,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强项。馆内主体建筑陈列大楼第一展厅就是“茶的历史”。本书浓缩茶史,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形象地描绘出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轨迹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茶史溯源部分,首先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曾有许多名称,如茶、诧、、木贾、苦荼、、茗、皋卢、茶…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制茶技艺传承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的故乡,制茶技艺历史悠久,不同类别茶叶(绿茶、红茶、黑茶等)的传统制作技艺类型多样;目前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茶文化遗产比重较大,其中作为技艺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制茶技艺已多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利用对茶文化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传统文化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来看,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历史三个方面:经济价值表现为茶叶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文化价值包括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历史价值表现为历史传承、利用和创新。本文针对当前制茶技艺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为制茶技艺遗产传承与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三鹤"六堡茶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需走向更广阔市场和区域。基于4P营销理论的视角,分析"三鹤"六堡茶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并提出完善"三鹤"六堡茶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为"三鹤"六堡茶的营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发源于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百姓的传统生活中,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米酱醋茶",茶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神农本草》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说明茶最早利用是做药用的,且有悠久的历史。自汉代以来,很多历史古籍和古医书都记载了不少关于茶叶的药用价值和饮茶健身的论述。《神农  相似文献   

12.
楼明初 《农业考古》2007,(5):251-251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摸索,日前,由长兴县农业局紫笋茶开发公司和茶楼的茶艺师共同研制的“紫笋饼茶”终于试制成功,恢复了千年贡茶———紫笋饼茶。紫笋茶从唐代开始直到清朝顺治三年,连续876年都是贡品。唐代紫笋饼茶的加工制作,一般经蒸、捣、烘、焙、拍、穿、封等七道工序加工成团饼,后上贡给皇帝。据长兴县紫笋名茶开发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吴建华介绍,从宋朝废除饼茶,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而现在试制成功的紫笋饼茶就是按照这七道工序,全手工制作。虽然工艺比较复杂,但保留了历史上的紫笋饼茶的风味。长兴恢复唐代“紫笋饼茶”!杭州@楼明…  相似文献   

13.
潮汕工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精华之一,以往研究者从历史考证、茶道设计、文化特色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潮汕功夫茶的历史形成过程、潮汕功夫茶茶道的特征和文化内涵。本研究还提出未来研究的三个问题:潮汕工夫茶地域差异及形成的历史成因;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潮汕工夫茶的传播路径、传播方式以及影响效果;潮汕工夫茶中的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宋代的茶宴是以茶宴请宾客,或是以茶会客、交友的一种饮茶方式,以举办和参加者分主要有宫廷茶宴、文人茶宴、禅寺茶宴三种;以形式和影响分主要有酒席茶宴、礼仪茶会和斗茶宴会三种,宋代的茶宴促进了饮茶文学、中华茶艺和日本茶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饮茶实践的我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艺、茶礼、茶俗、茶德和茶道。茶是属山茶科植物,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提神益思,驱除睡魔,消除疲劳之功效,除充作饮料外,并为制茶碱、咖啡碱的原料,更有药用价值。用水沏茶叶而成为茶水、茶汤;茶与点心的合称为早茶、晚茶;旧时订婚聘礼代称为茶礼、受茶;以颜色而论有茶色、茶褐之称;以栽培茶树、采摘茶叶和粗制毛茶为主业或副业的农民又谓茶户、茶农;元代经营茶叶买卖的商人也称谓茶户;旧时茶商在茶楼  相似文献   

16.
湖南产茶历史悠久,名茶丰富多彩,品质独特。历史上曾有5个名茶被封建王朝列为贡茶,它们是:衡山的“南岳茶”(衡山石廪峰茶),为唐代最早贡品之一;岳阳的“(氵邕)湖茶”,曾有“黄翎毛”之称,在后唐五代时列为贡茶;大庸天崇毛坪茶,在明代列为贡茶;浏阳的“白鹤茶”,在清代中叶规定每年纳贡四斤;郴州五盖山的茶叶,清代列为郡贡。安化的“湘红”,与“祁红”、“建红”同列为中国红茶的正宗,鼎足为三,品质优异,驰誉中外。安化的黑茶,在清道光年间,专供皇家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普洱茶生产经营,推进云南省以普洱茶为重点的茶产业健康发展,云南普洱茶标准体系建设工程于日前启动。工程分4步推进:一是设立云南普洱茶标准化委员会;二是对全省普洱茶生产经营和省外普洱茶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三是组织编制普洱茶品种、种植、加工、产品等一系列标准,并向  相似文献   

18.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政体系及其样貌等发展样态;明清时期茶诗意向、水品意蕴、陆羽生平、茶之品名等多元意蕴。基于中国古代茶书,探究历史时期汉水流域茶文化,可为当下对其内涵研究、价值开掘、品牌塑造和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技术》2014,(7):45-46
<正>1、历史悠久的普洱茶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  相似文献   

20.
茶叶历史包括茶科技史、茶经济史、茶文化史、茶传播史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历史课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有效方式。对茶叶历史课程教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