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组方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抑菌及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根据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经验,采用中药茜草、苦参等13味中药组方对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治愈率达90%以上。同时探讨了中药组方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所致腹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仔猪白痢为新生仔猪常见的大肠杆菌病,给生猪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本病的防治除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兽医卫生消毒措施、自家流行菌株免疫母猪外,多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但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各地流行菌株各不相同,随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为了摸清西宁地区仔猪白痢流行病原菌株及指导临床用药,笔者于2004年9~11月对该地区猪场新生仔猪白痢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鸡抗猪大肠什菌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引起仔猪严重发闰贩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个菌株,制成大肠杆菌三价菌苗,免疫接种健康产蛋鸡,制成鸡抗猪大肠杆菌高免卵黄液,并用以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于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由于滥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大量出现,使得疗效不理想。而药物残留问题又严重制约着我国猪产品的出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探讨中药组方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所致腹泻症的治疗效果。通过体外抑菌试验、人工感染、临床治疗试验,对比白头翁加味与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药白头翁汤加味对猪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鸡抗猪大肠杆菌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引起仔猪严重发病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个菌株.制成大肠杆菌三价菌苗,免疫接种健康产蛋鸡,制成鸡抗猪大肠杆菌高免卵黄液,并用以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引起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笔者于2011—2012年对黑龙江省双城市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06份腹泻仔猪粪便,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获得90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34株。采用K—B法对3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进行了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从而为仔猪腹泻的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5,(2)
为研究猪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作用,对广西某中型养猪场发生哺乳仔猪持续性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从腹泻仔猪的肾脏、肠系膜淋巴结等内脏器官中分离到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培养特性、形态特征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利福平、新生霉素、复方新诺明、奥普托欣、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24种药物均耐药,占试验药物的68.57%。以分离菌株为制苗菌株,经培养灭活后,以蜂胶为佐剂,研制出本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产前15 d的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来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临床应用表明,该菌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哺乳仔猪持续性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及耐药性的产生,是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仔猪大肠杆菌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疾病,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低估。大肠杆菌是仔猪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某些特定菌株具有很强的侵袭性,是初生仔猪腹泻及断奶前后仔猪腹泻和水肿病的主要病原菌,某些菌株还可引起免疫机能低下新生仔猪的全身性败血症。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有新生仔猪黄痢、白痢、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规模化养猪场大肠杆菌病血清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0年以来,对全省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7次猪大肠杆菌病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调查。其中仔猪黄痢5次,仔猪白痢2次;总发病猪4740头,病死843头,发病率为39.78%,病死率为17.78%。对采自上述猪场分离获得的77株大肠杆菌,采用大肠杆菌标准抗O型血清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其中,仔猪黄痢病料分离菌株血清型分别为O8,O3,O60,O64,O115,O149,O157;仔猪白痢病料分离菌株血清型分别为O8,O9,O139,O157。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是人和各种动物肠道内的常住菌,其中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已被证实为婴儿腹泻、仔猪黄痢的病原菌。在研究工作中,如何从大量来源不同的菌株中筛选出致病性菌株是个关键,因为:有效的菌苗生产,始于致病性菌株的选择。我们在研制仔猪黄痢菌苗筛选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的工作中,曾先后12次用仔猪的肠段结扎法共结扎仔猪41头,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猪的肠结扎法在测定大肠杆菌的致病力筛选致病性菌株方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某种猪场用大肠杆菌多价菌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均发生仔猪黄白痢,。从患病仔猪肠内容物中分离出极少见的引起仔猪黄痢的O78血清型和O15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用分离出的菌株制成自家大肠杆菌中甲醛苗给怀孕母猪在临前前45d和15d各免疫1次,不仅控制了该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而且可使仔猪增重及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多数猪场普遍发生的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随着抗菌药物大量投入临床治疗,耐药菌株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这些耐药菌株的存在,使得由其所引起的大肠杆菌病难以预防和控制。因此,对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鸡抗猪大肠杆菌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应用仔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和地方分离菌株免疫商品蛋鸡,收获高免蛋制备多价卵黄抗体。经预防、攻毒试验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对仔猪免疫保护率可达90%以上,攻毒保护率98%以上,临床治愈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在外部环境突然改变及诸多应激条件下,极易暴发大肠杆菌导致的疾病,如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鸡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牛、羊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等。随着近年来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地增加,耐药谱也越来越广。大肠杆菌能够通过畜禽产品的加工及储藏等传播给人类,许多耐药菌株引起的疾病治疗非常困难。为了降低大肠杆菌给我市畜禽业带来的危害,以及减少由其给人类造成的潜在威胁,必须经常对其耐药性进行监测。我们在淮安市科技局的项目资金支持下,对危害全市畜禽业较严重的大肠杆菌进行了监测,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仔猪大肠杆菌疾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它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仔猪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区系中,大肠杆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一些特定的菌株具有非常强的侵袭性,它能够使刚出生的仔猪和断奶前后的仔猪出现腹泻的状况,并且一些菌株还能使得部分免疫机能较弱的仔猪患上全身性败血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肠杆菌以及仔猪疾病的防控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旨在比较断奶前后仔猪和母猪大肠杆菌耐药性和铜抗性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原因,为寻求控制大肠杆菌耐药性形成与传播的营养措施提供依据。试验中,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对分离自仔猪及其哺乳母猪的224株大肠杆菌的7种抗生素耐药性及铜抗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24株大肠杆菌对7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范围28.13%~93.30%),70.09%的菌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MDR)。分离自母猪与哺乳仔猪的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率相似度较高,仅有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差异显著。而断奶后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相对于母猪和哺乳仔猪变化明显,耐受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菌株都极显著增加(P0.01),耐受氨苄西林的菌株则显著增加(P0.05)。相对于母猪和哺乳仔猪,分离自断奶后仔猪的大肠杆菌对铜的抗性程度明显增加(P0.01)。大肠杆菌对铜抗性增加时,对抗生素耐药性也有所变化,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母猪肠道内的耐药菌及饲料中的抗生素添加剂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维持与加剧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猪饲料中添加的高水平铜与大肠杆菌耐药水平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仔猪大肠杆菌病多价卵黄抗体粉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仔猪大肠杆菌病所导致的仔猪腹泻占仔猪腹泻病的 45 %,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 ,历史较长的老场 ,其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越多 ,有的猪场血清型多达 40余种 ,加之这些菌株抗药范围不断扩大 ,对该病的控制极为不利。多价卵黄抗体粉既无毒副作用 ,长期使用又不使菌株产生耐药性 ,对治  相似文献   

18.
对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调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从重庆市荣昌和江津两地采集了220份仔猪黄白痢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201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186株。对1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6种抗生素敏感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16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青霉素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阿米卡星抑制作用最强(76%),其次为头孢唑肟(72%)。150株菌中,多数为8耐以上。占供试菌株的70.6%。因此,猪场应定期对大肠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监测,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来控制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病,或根据具体情况交替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包头地区仔猪源致泻性大肠杆菌进化分群情况、生物被膜形成能力(BF)及耐药性情况。试验采用PCR法、结晶紫微孔板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48株仔猪源致泻性大肠杆菌进行进化分群、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48株仔猪源致泻性大肠杆菌中以B2群和D群流行为主,分别占分离菌株的35.4%和25.0%;48株仔猪源致泻性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新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率在58.3%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11.9%~31.3%;48株仔猪源致泻性大肠杆菌中强形成膜能力菌株有20株、中形成膜能力菌株有16株、弱形成膜能力菌株有7株、不形成BF菌株的有5株,分别占分离菌株的41.7%、33.3%、14.6%、10.4%。经分析,48株仔猪源致泻性大肠杆菌的BF形成能力与多黏菌素、新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7种药物耐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试验为临床中合理用药及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仔猪的黄、白痢是仔猪较易患的一种肠道急性、致死性很强的传染病,该病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发育不良或育成率低,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一、病 原 许多大肠杆菌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类型(血清型、菌株)的大肠杆菌是有害的,他们依靠其菌毛粘着在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定植,产生肠毒素、水肿素、内毒素等而引起致病作用,被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很多,但在一个猪场引起仔猪黄、白痢病的主要菌株一般只有几种,同时主要致病菌株毒力或菌型常会发生变化,了解这些情况对该病防制十分重要。引起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