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公害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白粉病是一种主要侵害植株叶片,其次侵害植株茎和叶柄的真菌性病害,一般不直接危害果实,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靠气流进行传播,喜温湿、耐干燥。发病最适温度16-24℃,最适相对湿度为75%。温度高于30℃,湿度超过95%,则病情受到抑制。病害先出现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表现为白色小粉点,后扩大为粉状圆形斑。在条件适宜时,白色粉状斑点继续扩展,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甚至布满整个叶片,看上去又象长了一层白毛,所以俗称“白毛病”。  相似文献   

2.
菌核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侵染茄子、番茄、菜豆、青椒等多种蔬菜,每年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一、发病条件病菌以菌核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长出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开败的花瓣,并进一步为害柱头和幼瓜。带菌的花凋落在叶片或茎上,通过菌丝再侵染发病。植株发病以后,又可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所以土壤、种子均可带菌。此外,病菌还可通过侵染杂草,如灰灰菜等,再传播到蔬菜上。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相对湿度大于85%的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菌萌发。另外连作可加重病害的发生。二…  相似文献   

3.
一、病害症状马铃薯幼苗和成株均能发生。植株叶、茎、块茎均能被侵染受害。叶片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气候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叶被尤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和叶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受害时形成淡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由中心病株再扩大传播,病菌孢子又被带到块茎上,使块茎感病。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雨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的温度且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  相似文献   

4.
正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为害较重的一种真菌病害,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营养生长过旺等都有利于靶斑病菌的侵染。该病易误诊为细菌性角斑病或霜霉病,用药不当常造成病害蔓延,在此提醒菜农应正确诊治。一、症状该病以危害黄瓜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正、背面均可受害,产生大小不一的枯斑,小的斑为  相似文献   

5.
一、西芹主要病害的识别 (一)西芹斑枯病又称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病窖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生,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淡褐色油漫状小圆斑,逐渐发展为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中央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在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叶柄和茎受害,病斑为长圆形,呈灰褐色,稍凹陷,中部散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叶片早衰千枯,植株生长受阻,株高降低,叶柄腐烂.  相似文献   

6.
正黑星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黄瓜叶片、茎、卷须、瓜条及生长点,以嫩叶、嫩茎和幼瓜受害最重。叶片受害,先出现浅黄色近圆形小斑点,后病斑变薄而脆,易破裂穿孔,病斑周围具黄色晕圈。瓜条受害,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褪绿小斑,病斑处溢出透明的黄褐色胶状物。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瓜疮痂枝孢属真菌,病菌主要靠雨水、气流和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病菌从叶片、果实、茎表皮直接侵入,或从气孔和伤口侵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重要病害,温室、大棚黄瓜受害损失最重.幼苗叶片初感染,病部初退绿,形成不规则病斑,严重时,叶片背面病斑上长出灰黄色霉层.成株期叶片初感病,病部呈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呈多角形,黄绿色,以后变成淡褐色,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该病以病残体带菌越冬,病菌孢子主要靠气流、风雨传播.该病发病主要与温度和湿度有关.当温度在15~24℃、湿度达83%以上时最宜发病,过高或过低均不宜发病.另外叶片上有水滴和水膜是霜霉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的窝风地块,或结露多的塑料棚室发病重.  相似文献   

8.
<正>白粉病俗称白毛,属由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属的二孢白粉菌或单丝壳属的单丝壳所致的真菌病害。各种瓜类作物上均有发生,以黄瓜、南瓜、西葫芦和甜瓜受害较重,冬瓜和西瓜次之,丝瓜较抗病受害轻。在北方对露地春黄瓜、温室及塑料大棚黄瓜常造成严重危害;南方则以春季和秋季黄瓜受害较重。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 症状识别 主要侵染叶片,亦危害茎和叶柄,果实一般不受害。病初多在叶面或嫩茎上现白色霉点,后渐扩展而成为霉斑,最后扩大连成一片,使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叶背面也长霉斑,叶柄和嫩茎上霉斑较少。后期在白色霉斑上出现许多黑色小颗粒。多从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相似文献   

9.
炭疽病是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以危害西瓜最重。近年来,该病在冀中西瓜产区发生严重,一般减产3成~4成,严重时导致绝收。一、发病症状病菌能侵染西瓜的叶片、叶柄、茎和果实。幼苗受害后,叶片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或浅红色粘稠物。茎和叶柄...  相似文献   

10.
一、西葫芦 (一)白粉病 1、症状.叶、叶柄、茎均可发病,病斑初为淡黄色小点,后在叶面上形成白色粉斑,逐渐蔓延,许多白色粉斑相连以致布满全叶,受害叶片多枯黄、死亡,使植株早衰. 2、防治措施.加强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杀病菌,每次每667m2棚室用药200~250g.也可叶面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g加水15kg喷施叶面.  相似文献   

11.
一、病害症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真菌性病害,可侵染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作物,老百姓俗称黄点子病。该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被害的症状可分为小型斑、大型斑、角型斑三种。小型斑低温低湿时多表现在发病初期的新叶上。高温高湿植株长势旺盛时多产生大型斑。  相似文献   

12.
晚疫病全生育期及叶、茎、果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幼苗发病一般先从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开始,而后向茎扩展,近叶柄处呈黑褐色腐烂,随病情发展,幼茎基部水渍状缢缩,植株萎蔫折倒。成株期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向上发展,由叶尖、叶缘开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变为褐色,病重时全株叶片干枯;茎上病斑为褐色或黑褐色水渍状,稍凹陷;果  相似文献   

13.
一、黄瓜霜霉病 1、疗状 该病存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被害初期出现水渍状的斑点,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后期严重时,病斑破裂或连片,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地块一片枯黄,俗称“跑马干”、“黑毛”.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津杂、津春系列黄瓜品种,均较抗病害. (2)高温闷棚法:闷棚前浇水,然后闷棚升温至45℃(2小时内).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温度过高黄瓜植株受害,温度过低病菌仍然存活.  相似文献   

14.
控制日光温室温湿度防控黄瓜霜霉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黄瓜生长和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有两个重要因素。霜霉病发生和黄瓜正常生长所需的温、湿度范围往往相近。黄瓜霜霉病最适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最适于发病的相对湿度为85%以上,特别是叶片背面有水膜时,最易  相似文献   

15.
蔓枯病是甜瓜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各地都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生普遍。露地、保护地种植和甜瓜各生长期均受害,以春秋两季病害严重,引起死秧,一般病株5%~8%,严重时病株可达15%以上,对产量影响很大。症状此病主要为害茎蔓,也为害叶片和叶柄。叶片发病多从靠近叶柄附近或从叶缘开始侵染,形成不规则形红褐色坏死大斑,有不甚明显的轮纹,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空气干燥时病斑易破裂。茎蔓受害多在茎节处形成初为水渍状深绿色斑,以后变成灰白至浅红褐色不规则坏死大斑,迅速向各方向发展,造成茎折或死秧。在田间痛部常产生乳白至红褐色流胶,病斑表面形成许多小黑点。叶柄染病,呈  相似文献   

16.
兰花炭疽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作者多年来对兰花发疽病的研究结果。先后在兰花32个种或品种的病叶中分离到炭疽病菌。根据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兰花炭疽病病菌的学名为 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Allesch。该病菌主要侵染叶片,病斑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发病严重时造成全叶枯死。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为25℃;适宜pH值为4~9,最适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左右,适宜温度为20~30℃。用分离到的病菌培养产生的分生孢子制成悬浮液,人工接到兰花叶片上,不论有伤或无伤接种均可引起发病,这说明分离到的病菌对兰花叶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正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近年以来在各个地区均有发生,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1.发病特点黄瓜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遍及全国各地,温室、露地都有发生,且有不断加重趋势,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  相似文献   

18.
白粉病是温室和温床黄瓜最严重的病害,蔓延甚速,被害的植株生长衰弱,产量显著降低,发病愈早,产量损失愈重。白粉病先在叶片上呈现出一个个白色薄层的斑点,继而叶上面斑点变得愈来愈多,后来在叶的下面也发生,最后当白色的病斑布满整个叶片时,叶子就干枯。这种病菌也可以发展到叶柄和茎上,除了黄瓜  相似文献   

19.
一、花生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辽宁、湖北、安徽等省,重病年份,发病面积可达种植面积的50%以上. (一)症状表现 花生出土前即可感病.病菌常从幼根或子叶侵入植株,受害子叶呈黑褐色,病菌沿子叶柄侵入植株根茎,常在根茎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病斑向纵横方向发展,引起茎基组织腐烂.  相似文献   

20.
<正>1马铃薯晚疫病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茎部受害,可形成褐色斑。块茎发病,形成紫褐色不规则病斑,稍凹陷。1.2发生规律。病菌借助气流传播,阴雨连绵或早晚多雾、多露,病害流行很快。1.3防治方法1.3.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执行种薯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