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桂香22号×尧山秀绿和桂香22号×云南大叶种的杂交后代分别进行绿茶适制性和红茶适制性试验,通过感官评审初对其杂交后代进行初步评价筛选,以期获得适制绿茶或适制红茶的优良茶树单株。  相似文献   

2.
桂香22号茶树良种的主要特点是适制绿茶、红茶等茶类。该品种制作的绿茶外形翠绿、紧细显毫,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醇爽、带花香;制作的红茶外形乌润、香气显毫,滋味带花香,浓郁持久。近年来,该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进一步规范与提升桂香22号茶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编制了相应的标准化配套加工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生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桂香18号、桂绿1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是我所新选育出的茶树品种,其中桂绿1号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绿茶良种,桂香18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与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为了探索这几个品种的扦插繁育能力,本试验研究把这几个品种与广西主要栽种品种福云6号进行短穗长侧枝扦插对比,为新品种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桂香18号、桂绿1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是桂林茶叶研究所新选育出的茶树品种,其中桂绿1号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绿茶良种,桂香18号、尧山秀绿、桂香22号与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为了探索这几个品种的扦插繁育能力,试验研究把这几个品种与广西主要栽种品种福云6号进行短穗长侧枝扦插对比,为新品种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桂香18号是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从广西凌云白毫茶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的新品种,用其原料与不同茶类国家级对照种进行制作绿茶、乌龙茶、黑茶的适制性对比试验,并与其亲本及国家级对照种进行感官审评对比。结果表明,桂香18号继承了母本适制性广的优良特性,产品品质独特,制作的各种茶类产品品质优,花香突显,其中绿茶、红茶品质均优于母本对照种和国家级标准对照种;乌龙茶品质与国家级乌龙茶标准对照种相当,优于母本对照种;黑茶品质与母本相当,优于广西六堡茶(黑茶)标准对照种。为今后推广该品种适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树良种桂香22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特征特性、适制性、加工工艺、生化成分、栽培等方面综述了茶树良种桂香22号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桂香22号研究提供参考。桂香22号是由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从凌云白毫茶有性群体种茶园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适制红茶和绿茶,属于发芽特早、品质优、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的优良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7.
对桂香22号×尧山秀绿和桂香22号×云南大叶种的杂交后代分别进行绿茶适制性和红茶适制性试验,通过感官评审对其杂交后代进行初步评价筛选,结果评选出优秀绿茶单株10个,其中多数表现出母本香气带花香,父本外形翠绿的品质;红茶优秀单株9个,多数表现出母本外形有毫、香气花香的特征;没有发现明显变异或具有超亲性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8.
茶树新品种“桂香22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香22号茶树新品种是广西省级良种,2010年6月获广西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属特早芽中叶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其主要特点是适制绿茶、红茶等茶类,制作的绿茶外形翠绿、紧细显毫,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有花香,滋味醇爽带花香,红茶外形乌润,香气有花香、滋味带花香、浓郁持久。近年来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种植示范面积不断扩大,为尽快满足生产上的需要,本文针对该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种植、管理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种植的茶树良种‘黔茶1号’分别试制绿茶、红茶和白茶3个产品。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广西龙州茶区气候条件下适合加工绿茶、红茶及白茶等产品,且生产出的茶叶产品在香气上都具备着浓郁的毫香,滋味甘甜滑口。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制绿茶的云南大叶种茶树,丰富优质绿茶品种种质资源,以云南大叶种茶树新材料8号、14号、15号、17号、18号和20号为参试对象,对其所制绿茶进行品质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审。结果表明:8号的品质表现最好,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48.0%。15号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2%;茶多酚含量最低,为22.4%;感官评审总分较低,为86.2分。17号的咖啡碱含量最高,为3.73%。感官评审总分为8号20号14号18号15号17号。6个材料都具备绿茶适制的明显特征,其中,新材料8号汤色最好,新材料18号香气最佳,新材料20号滋味最优,制成的绿茶品质较好,新材料15号和新材料18号品质尚可,而新材料17号制成的绿茶品质稍逊。  相似文献   

11.
为利用与创新广西茶树种质资源,选用桂香22号、桂香18号等茶树良种开展人工杂交试验,对其结实率及杂交果实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杂交组合均有结实,结实率在23.3%~50.6%范围,平均结实率为33.8%;同母本异父本、同父本异母本的组合其结实率差异大,杂交亲和力也不相同;以桂香22号为母本的组合,福云7号与桂香22号的亲和力比云南大叶种、尧山秀绿强;以桂香18号为母本的组合,云南大叶种与桂香18号的亲和力比凤凰八仙单枞、福云7号、福云6号强;以云南大叶种为父本的组合,云南大叶种与桂香18号组合的亲和力比桂香22号强;以福云7号为父本的组合,福云7号与桂香22号组合的亲和力比桂香18号强;综合分析杂交果实的各项性状,初步得出尧山秀绿(父)×桂香22号(母)组合的杂交果实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各项指标均超过父母本,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龙州茶区引进茶树新品种金牡丹进行试种.结果表明,在龙州茶区,金牡丹在冬季有保护性栽培措施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和乌龙茶.其所制的乌龙茶花香馥郁,滋味醇厚芬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桂香18号制工夫红茶的品质和综合效益。【方法】以桂香18号为原材料,分别采用了室内自然萎调、紫外线照射、做青三种萎调方式,并对成品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结果】试验表明,紫外线照射萎调最佳参数为1.5h,照射距离20cm时,做青处理最佳参数为晒青15min不摇青,而自然萎调在以上三种萎调方式中效果最佳。【结论】不同的萎调处理方式对桂香18号工夫红茶感官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自然萎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绿茶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6个无性系绿茶品种的成活率、新梢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性等性状进行分析,为国家级良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苏茶早、元宵绿、中茶108、武义早等4个品种为特早生种;中茶108、81-8-30、中茶3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CK种,武义早的产量显著高于CK种;桂香18、六杯香、鸠20、中茶302、春波绿、81-8-30、南江1号等7个品种的品质优于CK;中茶108、81-8-30等2个品种的耐寒性表现为强,浙农139、中茶302、桂香18等3个品种的耐旱性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茶树育种早期鉴定,并为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广西选育成的桂绿1号等10个新品种品系通过石蜡切片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探索叶片解剖结构中的叶片、角质层、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厚度及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栅栏组织层数、细胞长度等与产量、适制性、抗逆性之间的相关性.鉴定结果表明:产量最高、抗高温干旱及抗寒性最强的是龙脊43号和凌云12号,其余8个为产量较高和中抗品种、品系;制作绿茶品质最好的是尧山秀绿和桂香22号,其余的都为适制红茶、绿茶或鸟龙茶兼优的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16.
用桂香22号茶树品种为原料,经抹茶的栽培管理及加工工艺制作,探讨桂香22号品种的适制性,并提出相应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调查法对“桂香22号”等茶树良种杂交后代出苗率及苗木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早期鉴定。结果表明:“桂香18号”♀ד福云7号”♂、“桂香22号”♀ד尧山秀绿”♂及“桂香22号”♀ד云南大叶种”♂3个组合的苗木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大部分指标均超过父母本,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龙州茶区引进广西历史名茶南山白毛茶进行试种。结果表明,在龙州茶区,南山白毛茶的物候期表现、适应性、抗性、产量中上、适制性及特点适宜在广西西南地区进行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9.
对乌牛早、龙井长叶、白毫早、龙井43、尧山秀绿、桂香22引种龙州后的茶树栽培特性、产量、品质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龙井长叶、白毫早这三个品种在龙州茶区引种,生长表现良好,鲜叶产量与福鼎大白对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龙井43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鲜叶产量高,达显著差异水平;桂香22、尧山秀绿两品种适应性一般,鲜叶产量略低于福鼎大白。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的晒青、萎凋、发酵和烘干温度的工艺试验对比,得到桂香18号白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制作桂香18号白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叶→弱光晒青(10~20min)→萎凋(45~49h)→烘干(9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