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优质小麦氮肥后移保优高产栽培技术冬小麦氮肥后移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是一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适宜于地力较高的壤土地块。通过减少底肥比例,增加追肥比例,春季追氮时期后移,使小麦产量和品质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麦氮肥后移栽培技术,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一套新创技术.它是以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适用量为核心技术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小麦氮肥后移栽培技术,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一套新创技术。它是以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适用量为核心技术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平邑县是山东省小麦主产区,常年种植小麦34万亩以上。为解决小麦高产田因传统施用氮肥对产量和品质带来的不利影响,平邑县在高产麦田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包括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施用量在内的栽培技术体系。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翻耕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行的春  相似文献   

5.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一套创新技术,包括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施用量在内的栽培技术体系。1传统施肥方法与弊端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应用时间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翻耕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的后移和氮肥追施时期的后移,建立具有高产潜力的两种分蘖成穗类型品种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根据高产麦田的需肥特点,平衡施用氮、磷、钾、硫元素和培育高产麦田土壤肥力等。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氮肥后移这项技术必须以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基础。实践证明,每667 m~2产量在350 kg以上的麦田,适合于氮肥后移高产优  相似文献   

7.
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中的核心技术。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在小麦高产田中将追施氮肥时间适当向后推迟,  相似文献   

8.
刘成江 《农技服务》2011,28(10):1410-1411
对不同地区冬小麦栽培技术及氮肥后移高产技术进行了阐述。即氮肥后移高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应好的栽培技术,值得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的后移和氮肥追施时期的后移,建立具有高产潜力的两种分蘖成穗类型品种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根据高产麦田的需肥特点,平衡施用氮、磷、钾、硫元素和培育高产麦田土壤肥力等。其培技术如下:1氮肥后移这项技术必须以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基础。实践证明,每667m~2产量在350kg以上的麦田,适合于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0.
杨春 《油气储运》2010,(6):48-48
☆粮食类☆ 一、小麦 1.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 2.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3.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4.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5.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6.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氮肥后移技术主要适用于强筋和中筋小麦,以春季追氮和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适用量为核心的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是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较传统施肥增产10%~15%;二是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改善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三是减少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减少氮素环境的污染。这套小麦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适用于北方冬麦区和黄淮海冬麦区高产田的强筋和中筋小麦生产。氮肥后移技术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较高的土壤肥力条件下运用该技术;二是在正常栽培条件下运用该  相似文献   

12.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措施和富有特点的常规技术的优化组合,是一套新的栽培技术体系,包括氮肥后移,建立具有高产潜力的两种分蘖成穗类型品种的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根据高产麦田的需肥特点平衡施用氮、磷、钾、硫元素和培育高产麦田土壤肥力等。  相似文献   

13.
豫东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高肥力水平条件下夺取小麦高产,"前氮后移"是一项关键的施肥技术。"前氮后移"是施肥比重后移和春季追肥时间后移。据示范,采用"前氮后移"技术,较习惯施肥增产10%~15%,同时,亩减少尿素投入5千克,提高了肥效,减轻了污染。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成武县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以上。近年来,本县农业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产创建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小麦生产中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可以归纳为"一改六推"技术,即改进播种方式;推广适期晚播;推广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推广深耕、旋、耙相结合;推广氮肥后移;推广冬前防杂草;推广"一喷三防"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包括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施用量在内的栽培技术体系,适应于水浇条件和肥力条件较好的麦田。  相似文献   

16.
阐述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并从培育高产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精细整地、加强种子处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技术、实行科学播种、加强科学田管、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麦前氮后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前氮后移技术是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总结出来的小麦优质高产新技术,其技术的应用一改过去"盲目施肥"、"三追不如一底"及"一炮轰"等不科学的施肥现象,是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优质强筋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及合理选种、确定合理群体、适期施肥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临渭区是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区)。近年来,通过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主要抓住选种选地、适期适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还田、氮肥后移、田间管理、一喷三防等关键环节,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产量大幅提高,辐射带动全区小麦单产和总产连年递增,小麦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魏云  冯岩 《河南农业》2014,(23):48-48
<正>强筋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氮肥底施与追肥比例的后移和氮肥追施时期的后移,强筋小麦氮肥后移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可提高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改善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增产10%~15%,氮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主要技术如下:一、选用良种选用品质优良、单株生产力较高、耐水耐肥、抗倒伏、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好的强筋小麦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