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9月8日,农业部在重庆荣昌召开的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作交流会上推出了《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推介汇编2015》,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张合成司长发布了大田种植14项、设施园艺52项、畜禽养殖18项、水产养殖8项和综合24项,共11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张合成司长表示,物联网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在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农业部在重庆召开的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作交流会上推出了《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推介汇编2015》,集中发布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综合5大类共116项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其中综合性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24项。这些模式重点围绕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一体化监测和管控,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感知技术、通信传输技术、云计算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农业部推出了《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推介汇编2015》,其中设施园艺类农业物联网应用模52项,数量最多,涵盖温室环境信息智能监控、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自动供暖、自动卷帘、自动通风、病虫害精确防治、机械化耕作、工厂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等,应用和推广效益明显。湖北炎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应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环境的智能监测和控制。该系统可实时采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农业部将定于9月7-9日在重庆市荣昌区召开"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作交流会",总结交流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和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推介发布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的重点工作。中央网信办、农业部领导出席,各有关省(区、市)农业厅(委、局)分管农业物联网工作的业务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2013年,上海市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建设,重点围绕农产品安全监管应用领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探索农业物联网发展路径和应用模式。3年多来,上海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农业物联网发展成果和模式,有63项成果列入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物联网产品展示与应用推介目录;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农机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1年起,农业部结合国家物联网示范工程,在北京市、黑龙江省、江苏省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在天津市、上海市、安徽省组织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比较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和应用模式。这些成果在大田种植、设施大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电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挖掘全市小麦生产潜力,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示范"高标准精细整地+高产优质品种+机械化精少量播种+微喷灌+前氮后移+机械化统防统治+机械化收获"等绿色集成技术模式,项目示范区小麦较周边大田,每亩实现节本增效303.8元,经济和生态效果显著。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绿色发展、节本增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1。小麦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因地制宜地推广小麦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对进一步挖掘我市小麦生产潜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关键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感知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融合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质量监管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市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物联网技术在都市现代农业中的综合应用与示范推广,探索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的应用模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节本增效。同时积极谋划"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物联网理论、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目前,已构建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已整合异构系统与平台60多个,构建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开放性平台。包括安全监管、产业应用、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等八大子平台,为农业生产者、市民、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个性化及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是物联网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分析了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以及农产品安全溯源等现代农业领域研究进展,归纳了农业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产业发展、标准规范以及配套政策等环节实际问题,从产品体系、技术支撑和应用范围层面为中国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构建提出了建议,实现对各种农业要素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以及智能处理",将有助于把握中国农业物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推动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循环增效耕作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应用结果表明,循环增效耕作模式(豆-稻-菜),具有循环再生,节本增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水资源等作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部农业物联网专家组日前筛选并向社会发布了310项成果,这批成果包括了传感设备、软件系统、应用模式、市场化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对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紧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农业物联网应用的重点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向阳坡生态园区的农业物联网建设为着力点,针对温室、塑料大棚和大田,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温室农业物联网立体交叉综合应用模式。该模式强调节点和多样化的终端应用,尝试提出了大田分布式物联网节点的布局模式,初步搭建了大田种植区耦合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空间信息平台;并突出农机和农艺建模的融合,指出了农业信息建模是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研究应用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为进一步推广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温室和大田精准农业模式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接入的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数据,对江苏省十三个设区市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情况进行比较,并按设施种植、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四个重点领域对应用主体情况开展分析,研究江苏各地智能农业发展现状、重点领域方向,提出"十四五"期间发展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江苏各市均重视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应用环节涵盖动植物生长环境调控、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智能化决策等多个方面,但同时,各市在发展智能农业方面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从标准制定、财政扶持、技术模式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助力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加快推进天津市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日前,天津市农委印发通知,决定实施"物联网+农业""电商网+农业""信息网+农业"(简称"三网联动")工程,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了解,天津市实施"三网联动"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物联网+农业"方面,推广新型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物联网技术在规模新型农业经  相似文献   

16.
优化种植模式是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种植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秋冬农业及提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季蔬菜,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通过推广"春烤烟+秋玉米+冬蔬菜"免耕套种模式,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轻型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对发展山地农业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物联网在浙江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状况调查,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生产领域和质量追溯、生态监管等管理领域建设情况分析。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等建设成效明显的应用点进行总结,并从技术问题、成本问题、应用问题、规模问题、人才问题等5个方面对制约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顶层平台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合作共赢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等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农垦龙亢农场是全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培训基地。近年来,农场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研和农业产业化,推动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初步探索出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表明循环增效耕作模式(豆-稻-菜)比常规耕作模式(稻-稻-菜)土壤有机质增加0.26%,水稻产量每公顷增加504.0kg,周年三造每公顷增收人民币4298.0元,投入产出比提高0.31。实施豆-稻-菜种植结构具有资源循环再生,节本增效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使农业发展中创造更多效益,应加大对新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在浅谈我国农业种植既往发展情况,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现代化种植理念落后、种植决策的科学性不足、种植积极性不高等,以实现节本增效为目标,探究几点切实可行的种植技术方法,以供广大农业种植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