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同功酶传标记屯英国南部Underdown落叶松杂种种子园商品种子的杂种率。欧洲落叶松无性系种子杂种率为65%;日本落叶松为19%检测了种子园中各配子间的交配状况。两亲本树种的繁殖能力及花期的差异是两树种杂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同功酶遗传标记测定了英国南部Underdown落叶松杂种种子园商品种子的杂种率。欧洲落叶松无性系种子杂种率为65%;日本落叶松为19%。检测了种子园中各配子间的支配状况。两亲本树种的繁殖能力及花期的差异是两树种杂种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种蓝莓花粉量及花粉萌芽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郭洁  陈亚文 《四川林业科技》2015,(2):118-121,50
以蓝莓4个品种花粉为试材,采用纤维素酶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其花粉量,研究不同培养基上花粉萌芽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花粉量存在差异,奥尼尔、夏普蓝、蓝玉一号、灿烂的平均花粉数分别为127、546、216、144粒/花药。培养基种类、温度对花粉萌芽率影响显著。适宜花粉萌芽的蔗糖浓度为15%;硼酸能够促进花粉萌芽,但是浓度过高时会抑制花粉萌芽,300μg·L-1硼酸浓度花粉萌芽率最高;25℃温度处理下,花粉萌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基质含水量、不同光照强度对杨树种子发芽与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梯度与基质含水量对杨树种子的发芽率与成苗率产生显著影响,光照强度对杨树种子的发芽与成苗影响不显著。当外界温度达到25℃时萌发率、成苗率最高,达到87.42%、63.40%,同等条件显著高于10℃、20℃、30℃、35℃时杨树种子的萌发率、成苗率;基质含水量为55%时,杨树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5.78%、75.34%。相关性分析表明,萌发率与温度、基质含水量、光照强度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1、0.5689、0.1431。成苗率与温度、基质含水量、光照强度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4、0.5316、0.8735。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6a生欧亚种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研究了葡萄越冬过程中不同覆盖防寒措施对地表和地下40cm土层地温值、枝蔓含水量、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寒效果棉被玉米秸+膜土+膜埋土;越冬后枝蔓中自由水含量与总含水量均高于越冬前,玉米秸+膜与土+膜处理含水量较高且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大;棉被与埋土处理变化趋势相同,棉被处理的变化趋势最平缓,且含水量高于埋土;棉被处理的保温、保水效果最好。春季葡萄的萌芽率为:土+膜埋土棉被玉米秸+膜,适当采取通风措施后,棉被与玉米秸+膜处理萌芽率均高于埋土。棉被是更为理想的防寒材料,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的水温浸泡、不同埋藏基质与不同的层积时间等催芽方法处理闽楠种子,比较不同催芽方法的萌芽率。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泡间的闽楠种子萌芽率差异极显著(P0.01),萌芽率的大小为45℃(75.43%)35℃(51.43%)55℃(39.43%)25℃(33.57%);不同埋藏基质处理间的萌芽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萌芽率的大小为:湿沙+腐殖质(81.86%)湿沙(72.43%)腐殖质(62.86%);不同层积时间与激素浓度处理对闽楠种子萌芽率的共同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常温层积90天+赤霉素浓度1 000μg/g萌芽率最佳,常温层积90天+赤霉素浓度1 500μg/g次之,常温层积0天萌芽率最差为0,且闽楠种子在常温层积90天时休眠作用已完全解除。因此,闽楠种子最佳的生产催芽方式为45℃温水浸泡处理后,选用赤霉素浓度1 000μg/g的溶液浸泡1天,再采用湿沙+腐殖质埋藏处理常温层积90天。  相似文献   

7.
以冬枣、雪枣、鸡蛋枣、灰枣、梨枣等5个枣树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采用纤维素酶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量和花粉萌芽率。结果表明:枣树不同品种间花粉量和萌芽率存在差异,冬枣、雪枣、鸡蛋枣、灰枣、梨枣等5个品种的单花药花粉量分别为1 775、789、1 072、953、864粒。花粉量多的枣树品种,其萌芽率不一定最高;在最佳培养基中,雪枣的花粉萌芽率高达33.6%,冬枣的为27.2%,而鸡蛋枣的仅为20.4%。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花粉萌芽率影响显著。适宜花粉萌芽的最佳蔗糖浓度为15%;硼酸能够促进花粉萌芽,但是浓度过高时会抑制花粉萌芽,硼酸浓度为0.05 g/L时花粉萌芽率最高。枣树花粉萌芽的最佳培养基是0.05g/L硼酸+10%蔗糖+1%琼脂。  相似文献   

8.
葡萄抗根结线虫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试的38份葡萄资源,包括我国原产的10份葡萄野生种类、生产上常用的4份葡萄栽培品种、20份葡萄砧木品种和4份山欧杂种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建立了完善的葡萄抗性鉴定评价体系。鉴定结果为:葡萄种质资源间抗根结线虫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抗性的分布有5种类型,即免疫、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类型。(1)原产我国的野生资源抗线虫性:原产我国的葡萄野生资源,没有发现免疫类型,从供试的10个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划分为4个类型,第一类为高抗资源(HR),分别为华东葡萄和毛葡萄;第二类为中抗资源(MH),分别为复叶葡萄、刺葡萄、蘡薁和华北葡萄;第三类为中感(MS)资源,分别为燕山葡萄、山葡萄和葛藟;第四类为高感(HS)资源,小果野葡萄。(2)栽培品种的抗线虫性:从供试的4个主要栽培的品种来看,目前我国葡萄产区主栽品种均不抗葡萄根结线虫。但存在抗根结线虫的阶段性差异,欧美杂种的抗线虫性强于欧亚种的栽培品种。(3)葡萄砧木品种的抗线虫性:第一类,砧木品种表现为免疫或极抗。有4个:3309P、Champini、Dog Ridge、Riparia 580。第二类,表现为高抗。有Grand Glaber、5BB、5C、Barrett50、Pulliat、Freedom、抗砧3号。第三类,表现为中等抗性。有贝达、SO4。第四类,表现为中等感染。有Salt Creek、Gloire、Eldorado、Rupestris 2、华佳8号。第五类,表现为感染。有Eldorado 、Macadams 、1613C。(4)山欧杂种的抗线虫性:4份山欧杂种均不抗葡萄根结线虫,但山欧杂种的抗线虫能力存在差异,抗性能力的高低与欧亚种的对后代遗传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给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对5个黑莓杂交F_1品系及其亲本品种的芽间距、萌芽与现蕾物候期、萌芽率和成穗率等生长习性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黑莓杂交F_1品系及其5个亲本品种的芽间距平均为(6.58±1.30)cm,各品系或品种间差异显著,但5个品系与各自亲本间的差异不显著;萌芽期为2月下旬~3月上旬,平均持续时间为(18.00±2.26)d,在5个品系间差异较小,在5个亲本品种间差异较大;现蕾期为3月底~5月初,平均持续时间(19.40±2.50)d,在5个品系间差异较大,在5个亲本品种间差异较小;萌芽率较高,平均为(92.20±3.15)%,品系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平均成穗率为(77.19±10.23)%,品系及品种间差异显著;杂交F_1品系‘7-7-4’具有高的萌芽率和成穗率,且物候早,在萌芽特性方面表现优良,是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培育的育种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体培养法观察平欧杂种榛品种的花粉活力,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对平欧杂种榛品种间杂交和自交亲和性进行研究,统计其田间坐果率。结果表明:新鲜采集的花粉活力都很高,品种间花粉活力差异不大;供试品种均表现为自交不亲和,不同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荧光检测结果与坐果率调查结果一致。因此,荧光显微技术检测品种间的亲和性可代替传统坐果率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思茅松种子与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其发芽率(播种2个月)为75.70%,与直播造林没有显著差异;幼苗成活率(0.5a)和保存率(1.5a)明显低于直播造林。但是随着林龄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小,到幼树阶段(2.5a)时保存率为3.82%.只比同期直播造林的保存率低0.29%,到3a以后,保存率几乎一样。同时思茅松种子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的发芽率几乎一样。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对思茅松幼苗成活率和幼树保存率影响较大,其中与旱稻、玉米种子混合撒播造林时幼苗成活率明显高于与黄豆和花生混合撒播。混合撒播造林有利于思茅松生长,其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都高于直播造林。其中与旱稻混合撒播造林的思茅松生长最快。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恩茅松的保存率和幼树的生长量都明显高于未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特别是到林龄为2.5a时,其差异更为显著。此外,混合撒播造林不但有利于思茅松幼树生长和提高其成活率,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贮藏年限对枸杞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其不同品种和不同种间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枸杞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4年内种子发芽率能保持在85%以上,4~10年种子发芽率大幅度下降,贮藏超过16年种子基本失去活力。贮藏年限与枸杞种子发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8 7**,回归方程为y=-20.9x 123.45。依据不同品种枸杞种子间发芽率是否极显著,将所选枸杞品种分为3类,且基本上与田间形态观察相符。不同种枸杞种子发芽指标显著差异明显高于品种间,但黑果枸杞与其它种在发芽指标上表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采自日本不同地区的抗松材线虫病黑松品种"虹青"(Pinus thunbergii'Hongqing')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处理下的种子出苗率、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以蛭石为黑松容器育苗基质,除东京都町田市种子的成苗率低于净营养基质处理外,其出苗率、以及静岡县御殿场市、九州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净营养基质和河沙处理,其中九州种子的出苗率及成苗率最高,分别为62.7%和52.1%;河沙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低;九州的种子质量最佳,播种于蛭石中的7个月幼苗平均高8.85 cm,地径为5.1 mm;东京都町田市的种子质量最差.采用蛭石为育苗基质,对立枯病进行早防早治,能大幅度提高黑松出苗率及成苗率.  相似文献   

14.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6个不同种源麻疯树(Jatropha curcas)进行种子观测及播种育苗试验,对种子品质、苗期生长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种源间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R值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较高,形状差异不明显;苗高、地径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生物量差异明显,但不均衡。经过综合评价,初步选出贵州贞丰和百色隆林2个种源为苗期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对凤凰木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凤凰木是世界热带地区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用常规方法育苗,种子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为了提高凤凰木种子发芽率,采用沸水浸泡、浓硫酸处理以及砂擦种皮等措施,对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催芽。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显著改善凤凰木种子的发芽状况,但以浓硫酸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分别比对照高4.9倍和11.7倍,且发芽速度最快,平均发芽速度比对照快3 d;其次是砂擦处理,其发芽率比对照高3.4倍;100℃热水处理的效果较差,其发芽率仅比对照高 1.3倍。  相似文献   

17.
石梓(Gmelina arborea)种子特性与柚木相似,过去曾做过试验,在室内发芽皿中不发芽,一般贮藏方法,一年内即失去发芽力。有些生产单位播种覆土盖草,种子容易霉烂,低温季节播种,种子发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种子贮藏和催芽方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枫杨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强  宋自力  徐雯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2):14-16,61
以枫杨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活力测定方法预测种子田间出苗率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不断下降,老化5 d时,种子活力减半;幼苗生长测定法得出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用于预测枫杨种子播种后的田间表现最为准确;电导率测定的种子活力极不稳定;TTC定量法测定的种子活力与田间出苗...  相似文献   

19.
山苍子种子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苍子种子休眠期长,苗木繁育困难的现状,采用7月采的种子和9月采的种子进行种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7月采的种子的出苗数和苗高生长量只有9月采的种子的20%和63.3%,两者达到极显著差异。7月采种,由于种子尚未完全成熟,种子发芽率低,苗木生长较差;9月采种,种子已完全成熟,种子发芽率高,苗木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0.
香果树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PEG(聚乙二醇)配制不同浓度溶液,模拟不同土壤水势梯度,达到不同水分胁迫水平,进行香果树种子发芽水分胁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势在0~-0.4MPa,随PEG浓度升高,香果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PEG浓度升至20%,种子发芽完全受抑制。表明香果树种子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