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297优67     
杂交稻D297优67是一个中晚稻兼用的组合。1992年10月,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评审通过,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技术鉴定。1产量表现1988~1989两年推荐参加三明市、尤溪县杂交晚稻新组合预试,比对照汕优63显著增产、抗病。1989~1990年参加福建省晚杂组合区试,连续两年单产均居首位,表现出比对照增产。1990年在16个试点9个参加组合区试中,比对照1汕优桂32增产4.8%,比对照2汕优63增产4.49%。1990~1991两年参加三明市单晚杂优组合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61…  相似文献   

2.
培杂茂三是我们利用培矮64S与优质常规稻粳籼89杂交选育的优良变异单株 ,于1995年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 ,2000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同年12月通过广西区品种认定 ,2001年8月通过全国审定。一、产量表现1998年早季参加广东省杂交水稻区试 ,平均产量6.6t/hm2,比汕优63减产1.60 % ,减产不显著 ;1999年早季复试 ,平均产量7.2t/hm2,比汕优63增产1.55% ,不显著。1998年晚季参加广西水稻品种中熟组区试 ,桂中4个试点 ,平…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杂籼新组合K优8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优818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三系不育系K17A与恢复系R818配组而成 ,1997年定型 ,1998年参加杂籼品比试验 ,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00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一、特征特性1.产量高1998年参加杂籼品比试验 ,平均单产10.2t/hm2,比对照协优63增产19.49% ,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籼区试 ,平均单产9.23t/hm2 ,较对照汕优63增产9.93% ,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籼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9.56t/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  相似文献   

4.
汕优69     
汕优69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配组而成,其恢复系明恢69是从(圭630/C57)F1//IR54选育而成的,属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1990年7月已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区域性试验:1988年.汕优69参加全国南方中稻杂优区试,平均亩产504.58kg.比汕优63减产2.06%.早熟3天.列第三位。增产的6个点中.湖南湘西自治州农科所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两试点.汕优69分别比汕优63增产9.36%与8.88%;1989年继续参加全国南方中稻杂优区试,平均亩产511.6kg,比汕优6…  相似文献   

5.
汕优明86是三明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86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中晚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可种植汕优63的稻区种植,特别适合在肥力中上的田块种植。1998年2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1997年被列为省、市重点示范新组合,1997年福建省试种示范4600hm2,省内外制种133.3hm2。1 产量表现该组合1994年参加品比试验,产量6.01t/hm2,比对照汕优63(下同)产量5.37t/h…  相似文献   

6.
汕优72     
该组合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而成,其恢复系明恢72是用(C堡/N)F4//明恢63选育而成的.为籼粳交偏釉型恢复系。1产量表现1986年三明市农科所所内品比,汕优72比汕优63亩增25kg,增产5.6%。1987年与汕优63平产,1988年参加三明市连晚区试,亩产470.03kg,居首位.比汕优63亩增9.27kg,增产2.01%,且比汕优63早熟4天。1988年参加湖北省中稻预试,亩产557.34kg,比汕优63亩增4.36kg.增产0.26%。浙江省庆元县种子公司单晚观察试验,汕优72与汕…  相似文献   

7.
Ⅱ优1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大粒香15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经1997~1998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米质优、米饭带清香味、抗稻瘟病且制种产量高。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南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7年和1998年参加南平市晚稻区试,产量分别为6-30t/hm2和7-08t/hm2。1997年比对照汕优63增产3-5%,达显著;1998年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8-5%,达极显著。1997年,建阳市良种场双晚试种0-33hm2,平均产量7-09…  相似文献   

8.
粤优938系江苏省农科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R938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粤优938具有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已于2000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产量表现粤优938在1994年测产品系比较试验中产量为9.28t/hm2 ,比汕优63增产4.8%;在1996年江苏省杂交中籼稻联合鉴定试验中产量为10.05t/hm2,比汕优63增产8.3 %。在1997年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9.06t/hm2 ,比…  相似文献   

9.
红优63     
红优63系江西省抚州地区农科所1983年采用矮红9号A与明恢63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组合,1990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85年参加江西省晚杂区域试验,亩产437.8kg,居36个组合之首,比对照汕优2号亩增10.0kg,增产2.3%。1986年续试,亩产444.7kg,较对照汕优2号增产22.0kg,增产5.2%.再次居13个参试组合首位。同时推荐参加南方稻区区试,在12个参试组合中,中稻组居首位,晚稻组居第三位,较对照汕优63均有所增产。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中也表现较好的增…  相似文献   

10.
汕优明86是三明所用珍汕97A与明恢86配组而成的杂交中、晚稻新组合。1995~1996年参加三明市及福建省晚杂优组合区试,均比对照汕优63显著增产,平均增产4.42%。1997年在全省各地大面积示范,普遍表现产量高,产量潜力大,抗稻瘟病,深受群众欢迎。1998年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充分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本文对其产员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进而探讨其合理的高产结构及高产栽培技术,供生产上参考。一、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福建省及三明市区试,从中选择19个…  相似文献   

11.
Ⅱ优725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生产中表现出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200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并作为四川省重点推广组合。同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一、主要特征特性1 .产量水平高1997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 ,在成都、威远、巴中、武胜、中江不同生态区种植 ,平均单产8.85t/hm2,比汕优63增产8.57 % ;1997年在安县界牌镇示范种植40hm2 ,多点测产验收 ,单产达9.345t/hm2,比汕优63增产…  相似文献   

12.
Ⅱ优明 86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 - 32A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中、晚籼大穗型杂交稻新组合。 1999年 2月通过三明市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 2a试种 ,做中稻种植平均产 8 5t/hm2 ,最高达 9 2 5t/hm2 ,比汕优 63增产 11 0 1%。做再生稻种植二季平均产 10 98t/hm2 ,比汕优 63平均产量增加 1 14t/hm2 ,增产 11 5 9% ,父本明恢 86由三明市农科所采用P18(IR5 4 /明恢 63∥IR60 /圭 630 )与明恢 75杂交选育而成的中迟熟新恢复系 ,具有恢复力强 ,配合力好 ,稻瘟病抗性强 ,生长繁茂 ,对肥水反应敏感 ,穗大粒多 ,花…  相似文献   

13.
Ⅱ优6216     
Ⅱ优6216(Ⅱ32A/丽恢6216)是浙江省杂交水稻开发联合体选育而成,1992~1993年通过浙江省晚杂区试和全国中稻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425.0kg和546.1kg,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56%,比对照汕优63减产2.55%。1991~1993年浙江省文成、庆元县单晚品试平均亩产531.5和515.3kg,3年均居首位,比对照汕优63增产7.99%和9.65%。1994年该组合在浙江省试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同年9月该组合在浙江遂昌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Ⅱ优…  相似文献   

14.
金优928是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用金23A与928-8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湖北省水稻区试,2a平均单产7.58t/hm2,比汕优64(CK)增产3.98%。其中19...  相似文献   

15.
辐优63(湖南)     
辐优63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中籼组合,是丘陵山区作中稻和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1986年参加怀化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kg,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湖南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kg,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但在山区表现好,如绥宁试点亩产750kg,居一位,比汕优63增产2.27%;桂东试点亩产655kg居第二位,比…  相似文献   

16.
Ⅱ优明6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62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62是三明市农科所新育成的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恢复系,Ⅱ优明62于2004—2005年参加云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a区试平均产量达718.5kg/667m^2,比对照增产9.94%,2a均居参试组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1.63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6%,居第1位。表现高产、抗病、米质较优、适应性广,于2006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威优8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自选恢复系明恢82与V20A不育系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早熟杂优新组合。该组合于1997~1998年连续两年参加三明市及福建省早杂优组合区试,产量均比对照威优64增产,名列第一、二位。1998年该组合在省内外种植0-267万hm2。1999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水稻专业组鉴定。1 选育经过威优82组合是1994年晚季用“明恢82”与“V20A”杂交配组育成的野败籼型早熟杂优新组合。具有高产、抗病、早熟等特点。1992年早季从IR60与圭630杂交制恢组合的高代材料中(Rm92…  相似文献   

18.
近2年在我县试种示范成功的汕优晚3、优Ⅰ晚3两个新组合,经过2年的种子评选,一致认为这2个组合具有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这2个组合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晚3是经过辐射处理的明恢63定向培育、筛选出来的,比明恢63早熟15天左右。2个组合在我县经过2年试验示范,普遍反映比威优64、汕优64、协优64等品种增产。1991年优Ⅰ晚3试验面积0.5亩,产干谷310.75kg,平均亩产512·2kg;汕优晚31992年在县农科所胡平平示范种1.3亩,总产725kg,平…  相似文献   

19.
Ⅱ优838系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Ⅱ32A不育系与自育恢复系辐恢838配组而成的中籼杂交稻,经过1996~1998年3a的试验和示范,1999年3月通过宁德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宁德地区中稻新组合联合多点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242kg(面积6667m2,下同)比对照汕优63减产04%,不显著。1997年继续参加中稻区试,平均单产48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06%,不显著。1998年,福安市上白石镇营洋村连片种植18hm2,平均单产4848kg…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产量优势稳中求高的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水稻威优64和汕优63十年联合区域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威优64作早稻区试产量变6180~6900kg/hm^2,平均6456kg/hm^2,变异系数1.16%;作中稻区试6645~7815kg/hm^2,变异系数2.08%,汕优63作晚稻区试5759~6525kg/hm^2,平均6215kg/hm^2,变异系数1.43%,中稻区试7728~8759kg/hm^2平均830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