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进行了对尿基复合肥料在南方双季晚稻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料相比,施用尿基复合肥料水稻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增产7.2%,净增收730.8元/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麦田间试验,研究2种保水缓释复合肥料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2种保水缓释复合肥料均可促进小麦增产,提高经济效益。与习惯施肥相比,小麦增产9.40%~17.82%,增收78.08~164.40元/667m2;与等养分普通复合肥料相比,小麦增产16.93%~28.65%,增收135.04~226.82元/667m2。  相似文献   

3.
缓释复合肥料具有养分释放速率慢、释放周期长的特点,可以满足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近年来应用愈加广泛。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缓释复合肥料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复合肥料处理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均优于等养分混合肥及常规复合肥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 460、1 365 kg/hm2,增幅分别为40.3%、19.0%;节本增收分别达到4 770、5 445元/hm2;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建议在玉米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应用缓释复合肥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方法]以玻璃基质材料和矿质肥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比研究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结果]与普通肥料相比,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极显著地降低了氮和钾的释放率(P〈0.01)。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中的磷释放率很低,与钙镁磷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对氮、钾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缓释尿素配施普通尿素对双季稻养分的供应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缓释尿素作为轻简施肥及减量施肥的新型肥料产品,其养分释放特性与作物养分需求规律的匹配度是作物高产的保证。论文主要探讨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一次施用对整个生育期内水稻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为新型肥料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早稻及晚稻的田间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1)不施氮(CK);(2)100%缓释尿素(100%SRU);(3)75%缓释尿素+25%普通尿素(75%SRU+25%CU);(4)50%缓释尿素+50%普通尿素(50%SRU+50%CU);(5)25%缓释尿素+75%普通尿素(25%SRU+75%CU);(6)100%普通尿素(100%CU)。氮肥用量为150 kg N·hm~(-2),磷、钾肥的用量分别为55 kg P2O5·hm~(-2)、130 kg K2O·hm~(-2),采用过磷酸钙及氯化钾。在早稻生育期内多次采集植株样品进行氮、磷、钾分析。在灌浆期采集不同部位叶片及籽粒样品进行氮、磷、钾分析,并测定灌浆期剑叶SPAD值的变化,在水稻采收后测算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75%缓释尿素+25%普通尿素的处理早稻和晚稻的产量均最高,100%缓释尿素、50%缓释尿素+50%普通尿素以及25%缓释尿素+75%普通尿素3个处理间在早、晚稻产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程度上均优于100%普通尿素的处理。相对于100%普通尿素处理,添加缓释尿素的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占相对优势,特别是在早稻上更为明显。在整个生育期内,100%缓释尿素处理水稻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及氮累积量高于其他处理,并随着普通尿素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递减。植株地上部(灌浆期不含籽粒)氮含量以100%缓释尿素处理最高,随着普通尿素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灌浆过程中籽粒、剑叶、倒二位叶及倒三位叶氮含量,以及剑叶SPAD均以100%缓释尿素处理最高,同样随着普通尿素添加比例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结论】100%缓释尿素的处理水稻氮素供应过旺,水稻出现贪青且在晚稻上更为严重,导致产量的降低。75%缓释尿素+25%普通尿素的处理效果较好可用于水稻一次性施肥。所有添加缓释尿素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好于100%普通尿素的处理,出于成本考虑可适当下调缓释尿素的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种长效缓释免追肥引起业内关注.长效缓释免追肥是在复合肥料生产中,应用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和磷素活化剂等核心技术,将复合肥料改性,从而达到长效、缓释、免追的目的.其作用机理是利用脲酶抑制剂,抑制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延长和减缓尿素的水解释放程度.  相似文献   

7.
H优518是湖南省农业大学与衡阳市农科所联合选育,湖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超级晚稻新品种。2013~2015年,连续3年在湘南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牛角坝、黄阳司、上岭桥、竹山桥等7个乡镇推广超级晚稻H优518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克服了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技术上的"瓶颈",取得了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成功。文章介绍双季超级晚稻H优518在湘南推广机插栽培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H 优518 是湖南省农业大学与衡阳市农科所联合选育,湖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超级晚稻新品种。2013~2015 年,连续3 年在湘南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牛角坝、黄阳司、上岭桥、竹山桥等7 个乡镇推广超级晚稻H 优518 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克服了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技术上的“瓶颈”,取得了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成功。文章介绍双季超级晚稻H 优518 在湘南推广机插栽培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缓释放肥料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对单季晚稻品种"秀水123"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化肥相比,使用缓释放肥料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率3%~6%),肥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提高4~5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增219.0~327.9元人民币/hm2);使用缓释放肥料具有控肥、增产、增...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近日,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高塔造粒缓释长效硫基氮磷钾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高塔造粒缓释长效氮磷钾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熔体生物质复合氯基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等3项发明专利顺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授权证书。这三项发明专利的授权,不仅体现了史丹利公司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政策的能力,而且标志着  相似文献   

11.
正6月6日,由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广播电台农科频道主办,金正大集团支持的"金正大示范田,我是高产王"2016金乡大蒜高产王评选大赛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乡县农业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委组,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从现场的上千份大蒜作品中评出了"四星种植能手"13名、"五星种植能手"6名、"高产王"1名。  相似文献   

12.
矿物包裹型缓释肥料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区试验方法,对小试生产的矿物包裹型缓释复合肥料进行了肥效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料与等养分量的复合肥料相比,黑麦草的干物质累积量显著增加,增幅为6.4;~8.1;,缓释肥料的肥效期明显延长、肥料增产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料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缓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殖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殖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 kg/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缓释掺混肥料在山东苹果上应用肥效试验研究,为缓释掺混肥料在苹果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烟台市两个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掺混肥料的苹果,比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产297.2 kg/亩、416.7 kg/亩,增收2 568.3元/亩、3 500.8元/亩;比施相同或相近养分含量的复合肥料处理分别增产422.2 kg/亩、551.4 kg/亩,增收3 343.3元/亩、5 430.7元/亩。  相似文献   

15.
以生菜为研究对象,在基肥氮素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复合肥的追肥浓度对生菜生长、氮素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发芽期和幼苗期,施用基肥可以明显促进生菜植株生长;发棵期,在低追肥浓度5%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4.02 g和3.18 g;产品器官形成期,在中追肥浓度10%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6.24 g和13.72 g。复合肥料1、2在低追肥浓度5%时产量最高,分别比次高产增产22.05%和30.85%。(2)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随着追肥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复合肥料1,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3.97 g/kg和38.08%;复合肥料2,肥料氮素利用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48.17%,植株全氮含量则在中追肥浓度10%时取得最大值4.02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植株的全氮含量差异不大。(3)不同追肥处理,复合肥料1在中追肥浓度10%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95 g/kg;复合肥料2在低追肥浓度5%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87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土壤的全氮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不同追肥浓度对10~20 cm中层次的土壤致酸作用较明显,此外施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综合以上指标的测定,为实现生菜的优质高产,建议追肥浓度以5%~10%为宜,产品器官形成期可以适当增加追肥浓度。  相似文献   

16.
连作晚稻高产攻关技术研究了不同品种在适期播种、壮秧足苗、精确用肥等因素变化下的单位面积产量。结果表明,(在上虞市温光条件下)连作晚稻在适宜品种、适期早播早插、壮秧足苗、精确用肥条件下有利于连作稻晚稻促早发、成大穗、夺高产,与早稻促早高产技术相配套,可以获得双季稻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7.
连作晚稻高产攻关技术研究了不同品种在适期播种、壮秧足苗、精确用肥等因素变化下的单位面积产量。结果表明,(在上虞市温光条件下)连作晚稻在适宜品种、适期早播早插、壮秧足苗、精确用肥条件下有利于连作稻晚稻促早发、成大穗、夺高产,与早稻促早高产技术相配套,可以获得双季稻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8.
宋小阳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149-149,154
针对潜山县部分山区乡镇栽插双季晚稻,近年来,在总结小麦等作物免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摸索总结出一套双季晚稻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100多公顷,水稻产量较常规生产增产了20%,真正实现了节省农时、减少投入、夺取高产的目标。双晚稻免耕覆草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简便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菜茬晚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秧、移栽、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晚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级稻甬优6号感光性较强、单季稻和连作晚稻兼用、分蘖力偏弱等特点,栽培技术上采用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期移栽、适当稀植、科学施肥、好气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达到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争大穗、增粒重的高产目标。适宜作单晚和连作晚稻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