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9年8月22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在长沙市召开全省水旱轮作试点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大力推广"稻-油""稻-稻-油"水旱轮作关键技术,将适合各生态区的优质水稻、油菜品种及绿色、高质、高效、轻简、机械化生产技术融合应用到"稻-油""稻-稻-油"水旱轮作中,推进水稻和油菜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目标。一是开好"三沟"。及时准备好田块,组织机械旋耕分厢,开好"三沟",确保田间无渍水。  相似文献   

2.
从油菜生产的品种选择、大田准备、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方面规范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其关键技术包括油-稻(油-玉)二熟制地区播种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油-稻-稻三熟制地区为10月中下旬;播种量为4.5~6.0 kg/hm~2;适宜密度为45万~75万株/hm~2;每公顷施肥量为150~240 kg N,60~90 kg P_2O_5,90~135 kg K_2O,7.5~15.0 kg硼砂,氮肥50%作基肥,磷、钾、硼肥全部作基肥;分段收获在全田油菜全株70%~80%角果变黄时实施,联合收获在全田90%以上油菜角果变黄色或褐色时实施。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早稻、晚稻、油菜大田生产的品种选择、播种期、集中育秧、机械整田、机械插秧、大田管理、机械收获等技术进行规范,从而集成稻-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菜新品种“沪油17”全程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来对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笔者筛选出适宜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沪油17",形成了"沪油17"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农艺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开始,平江县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和杂交油菜品种,产量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至2013年底,全县推广油菜免耕直播机181台、条播机10台、油菜收割机85台、油菜加工设备61台套,全县油菜种植面积1.2万公顷,其中机械化种植面积5000公顷,机械化收割面积6000公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较大贡献。1.引进示范,提高适应性提高油菜的生产力,必须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油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突出示范、带动全省的原则,大力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示范。重点抓好传统一季稻区的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撒播机收技术模式;抓好湘中南双季稻区的油-稻-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稻-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一、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超级稻水稻品种+中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  相似文献   

7.
正溆浦县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十分适合油菜生产。近年来,溆浦县将油菜产业列入提升农业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结合文化旅游"四季景"打造,重点予以扶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居大湘西地区首位,还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湖南省惟一稻-油两熟制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2016年全县春收油菜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德油99油菜稻茬机械化生产示范结果表明,示范片平均产量为2 287.5 kg/hm2,纯收入要较常规栽培多1 439.6元/hm2。总结了德油99油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包括适时早播与适当密植、使油菜畦宽度与机收相适应、喷施催熟调节剂、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德市油菜生产实际,分析目前制约常德市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和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常德市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德市油菜生产实际,分析目前制约常德市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和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常德市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溆浦县于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湖南省唯一的"稻-油"两熟制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承担试点以来,该县从遴选品种、引进机械、筛选技术、加速农机农艺融合等多个环节入手,积极解决油菜机械化生产问题,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季稻区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筛选合适的品种搭配,推广适宜的耕种机械,正确使用除草剂,机械直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视苗追肥控水,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比传统油菜种植可节省用工67.5个/hm2,产量基本持平,节支增收达4 200元/hm2,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省农委迅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发油菜的多种功能,以"花"为媒做强油菜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见行动、出实效。湘北主产区油菜面积持续保持稳定,湘西、湘南等新兴产区油菜生产发展势头强劲,一季水稻加一季油菜的"稻-油"轮作模式,成为湖南省主体模式。2015年以来,湖南省油菜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一,常年在126.7万公顷以上。油菜生产用工较少、成本  相似文献   

13.
(续第11期)1.解决了双季稻田油菜生产的季节矛盾目前,我省双季水稻大田生长期180天左右,油菜全生育期220天左右,稻-稻-油生产全生育期约需400天。安仁县通过集中育苗,使油菜苗期40天在苗床度过,将稻-稻-油大田生长周期控制在360天以内;又通  相似文献   

14.
2012年至2018年连续7年在宜都市枝城镇、松木坪镇示范推广油稻机械化栽培,取得了增产增收增效的效果。"稻油两熟制"机械化栽培推广应用切实可行,既能提高粮油生产保供能力,又能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安仁县是一个传统的油菜生产大县,常年播种油菜面积1.6万公顷以上,是湖南省"双低"油菜基地县和"稻-稻-油"生产模式重点示范县。为了解安仁县当前油菜生产现状,有针对性地推广油菜生产新技术,1月15—16日,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海星一行联手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到安仁县油菜主产区永乐江镇新丰村、排山村、司山村、大桥村,牌楼乡神州村、山口村,平背乡平背村等地开展油菜生产调研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31%,进口依赖度高。油菜是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适宜种植区域广泛,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扩种油菜是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南方双季稻区冬闲田,推广“稻-稻-油”三熟制生产模式是扩种油菜的重要途径。适宜“稻-稻-油”生产模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江西、广西和湖北等省的双季稻区,约有187万hm2的潜力面积。根据温光资源条件,3个适宜区域即温光资源宽松区、温光资源紧平衡区和温光资源约束区均要求油菜品种生育期在180 d左右,10月中下旬播种,4月中下旬收获,才能适宜南方双季稻接茬。从2013年到2022年国家油菜品种试验情况来看,共有75个油菜新品种参加早熟组试验,平均生育期为169.3—185.3 d,平均单产1 635.90—2 228.55 kg·hm-2,其中,有22个品种增产显著。截至2023年5月底,登记生育期在190 d以内,适宜在“稻-稻-油”模式区域种植的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共有72个,均为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在品种推广应用上,经相关省份调查,阳光131、丰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油菜生产稳定发展,2010年冬种油菜面积达到120万公顷。如何扩大油菜生产面积,安仁、衡阳等县"稻—稻—油"生产发展较快,为各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认真借鉴安仁县"三熟制"油菜生产经验推广"三熟制"油菜生产,每667平方米可为农民增加收入4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筛选适合汉中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品种迫在眉睫。试验对15个油菜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汉中地区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有荣华油4号、德油杂12、陕油28、沣油737、汉油9号等5个品种,适宜在汉中地区作为油菜直播机收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2008年4月10日,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2008年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会议,并启动全国10个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点项目。会议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冬油菜播种期与华西秋雨发生时段重合,引起油菜播种-苗期渍害,给油菜机械化播种作业带来影响,农机设备下地后行走不便,或碾压造成土壤板结,最终造成播种后出苗率下降,死苗弱苗增多,播种质量下降。因此渍害成为影响四川油菜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文章针对稻茬油菜生产现状及渍害发生特点,在研发受渍胁迫油菜苗促弱转壮技术中,通过集成机械化开沟排湿、机械化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等技术,总结形成“稻茬直播油菜避湿机械化栽培技术”。该技术可有效降低湿渍害,缓解湿渍害对四川平坝低洼地块油菜生产的不利影响,保障油菜播种面积,确保油菜扩面增产,保障食用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