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100-100
生猪极易发生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子猪副伤寒、子猪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等疫病。1猪瘟在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种母猪在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子猪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控制区,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子猪断奶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2.
如何搞好母猪防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母猪防疫工作,不仅可防止母猪发生传染病,而且还可提高其产仔猪成活率,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一、按照技术规程要求,根据母猪不同生长时期适时地接种相应的疫苗1.后备母猪防疫通常情况下,仔猪10日龄左右注射大肠杆菌苗,仔猪出生半个月至断奶后1周预防黄、白痢病的发生与流行;12日龄左右注射链球菌苗;15日龄左右注射水肿病疫苗;30日龄左右接种猪瘟、副伤寒、肺疫和丹毒疫苗,可有效预防各种疫病发生。2.成母猪配种前防疫对母猪(含产后24~25天泌乳母猪)在配种前15~20天要分期注射兰、细、伪三联苗及乙脑苗和猪瘟三联疫苗等,以预防母猪不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PPA-ELISA测定的猪瘟弱毒抗体OD值来决定猪瘟免疫程序.配种前母猪接种猪瘟细胞苗2头剂(300兔感量),到产仔后哺乳期母猪体内抗体OD值平均为0.56,其仔猪3、10、15、20、30、40日龄的母源抗体OD值分别为0.34、0.30、0.25、0.21、0.18、0.15.20日龄接种2头剂猪瘟细胞苗,其OD值在30、40、50、60、70日龄时分别为0.32、0.34、0.35、0.29、0.25.在断乳后60日龄左右接种2头剂,到70、80、100、130、160、210日龄时的OD值分别为0.368、0.432、0.397、0.407、0.409、0.424.至出栏不再接种.后备种猪配种前进行第三次接种2头剂,以后每半年接种一次.  相似文献   

4.
1.猪瘟生长猪实行两次免疫,15~20日龄首免,隔30~40天二免,每头接种1~1.5头份;母猪在配种前1~10天接种疫苗一次,或在春、秋接种;种公猪于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在疫区可实施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未吮乳前立即肌肉注射2头份猪瘟细胞苗,等2.5~3小时后让仔猪吃初乳,二免于断奶后1周或60日龄进行。  相似文献   

5.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孳生繁殖,而此时畜禽往往较瘦,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春季动物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春季猪易发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等七种,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这七种病的防疫工作,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猪瘟猪瘟又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该病。在该病的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要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仔猪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非疫区,应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种…  相似文献   

6.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孳生繁殖,而此时畜禽往往较瘦,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春季畜禽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春季猪易发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等,因此,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这几种病的防疫工作,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猪瘟猪瘟又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该病。在该病的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要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仔猪于20 ̄25日龄首免,65 ̄70日龄二免。在非疫区,应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7.
正1.猪瘟免疫接种及防治免疫程序是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年春、秋以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一次或在母猪产前30天免疫接种1次。仔猪首免:2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或仔猪出生后未吸初乳前用猪瘟免化弱毒苗超前免疫。7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强化免疫。常用疫苗:猪瘟活疫苗(组织苗)。注射此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该疫苗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加  相似文献   

8.
1、猪种公猪每年接种3次,后备母猪配种4周前接种,怀孕母猪分娩1.5个月前接种;非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断奶时首免,20~30天加强免疫1次,100日龄或外调前4周再接种1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45~50日龄首免,80日龄二免(外调则在出场前4周加强免疫1次)。外购仔猪进场后隔离48小时后接种,  相似文献   

9.
1、猪种公猪每年接种3次,后备母猪配种4周前接种,怀孕母猪分娩1.5个月前接种;非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断奶时首免,20~30天加强免疫1次,100日龄或外调前4周再接种1次.  相似文献   

10.
<正>春季气温上升,很多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再加上春季气温忽冷忽热,加速了一些传染病的发生,所以春季养猪要切实抓好以下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一、猪瘟猪瘟又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该病。主要靠免疫预防。在该病的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要对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1次;仔猪可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也可采取超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疫苗信息表和基础免疫程序表的信息,结合猪群个体的出生信息、母猪配种产仔信息和当天的日期,编程实现了:(1)按生猪个体日龄的免疫提示;(2)按母猪配种前后的免疫提示;(3)按母猪产仔前后的免疫提示;(4)按每年日期天数(或不同季节)全群猪的免疫提示.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猪瘟免疫程序和操作规范的问题目前国内大致有以下几种免疫程序:1、对于散养农户,实行春、秋两季的集中强制免疫。2、公、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小猪双月免疫一次。3、种猪每年两次集中免疫,初生小猪乳前免疫(即所谓超前免疫)一次。4、公猪每年两次免疫,母猪断奶或产后二十日龄随同小猪首免进行一次免疫。小猪60日龄二免。5、场内免疫实行2、3、4中的一种,外购仔猪购回后进行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13.
仔猪早期断奶,一般是指35日龄前断乳,即科学断奶,而60日龄断乳属自然断奶。20世纪70年代前,世界各国仔猪吃乳时间大都为55-60天,目前,养猪业较先进国家都已采用21-28日龄断乳,以21日龄断乳为多。母猪应是仔猪的生产者,而不应是作为仔猪营养的供给者,较先进国家已把对母猪的遗传选择重点从泌乳力转向繁殖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猪尤其是规模化养猪的持续发展及生猪流通的加快,一些地方生猪疫病的发生、流行和传播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重大疫情时有发生,给生猪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笔者总结了当地几个规模化养猪场免疫工作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探讨编制了猪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供养猪场和养猪户参考。   1.猪瘟。仔猪在 20日龄左右按常规量进行第一次接种,到 60日龄左右再强化免疫一次,接种剂量为常规量的 4倍。种公猪每年 3、 9月份各接种 1次,母猪在临发情前接种,接种剂量为常规量的 4倍。   2.猪丹毒、猪肺疫。仔猪于 60日龄左…  相似文献   

15.
<正>子猪保育是哺乳子猪由断奶顺利过渡到补料的重要饲养阶段,搞好子猪保育是提高生猪育成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规模养猪场配备有保温产房、育子舍、产子床、保育栏等基础设施,在生产实践中,从子猪断奶转入到保育栏的饲养阶段,可采取子猪保育综合保健技术。1.原栏留养,同窝保育哺乳子猪18~20日龄时,随着母猪泌乳量和乳汁质量的下降,就应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断奶时,应首先把母猪赶下产子床,将子猪原栏留养一二天,  相似文献   

16.
一、预防及治疗母猪乏情 (1)后备母猪预防乏情:6-7月龄肌肉注射绒促性泰1000国际单位。第一次发情时不要配种,在第三次发情期配种。治疗:超过8月龄还未发情,应  相似文献   

17.
母猪群养就是将品种一致、体型大小相当、生理周期(指断奶、发情、配种日期)相近的母猪,以四五头一群饲养在一个猪圈里,生猪自由运动、采食。在临产前5天~7天单独转入产子栏产子。产子3天~5天后如栏舍紧张,子猪已固定乳头,也可将二三头哺乳母猪合群饲养。传统母猪饲养一栏一猪,栏舍利用率低,饲养员工作量大,母猪发情不便观察;母猪群养发情时相互刺激、相互爬跨,发情症状明显,排卵数多,配种率高,产子多。  相似文献   

18.
一、预防:1.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母猪配种前要做好猪瘟疫苗的免疫工作,每次产后20天可随未做超免的仔猪按4个剂量的免化猪瘟弱毒疫苗加强免疫1次;仔猪在猪瘟流行期间可做超免,未做超免的出生20天按2个剂量免疫注射,55~60天按4个剂量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9.
1 日常工作 1.1 清理粪便和检查猪群 ①将可铲走的粪便铲走,其余扫入粪沟. ②检查复发情.在母猪的后面逐头检查,特别注意配种后18~24d和38~44d的母猪,并做必要的记录. ③检查患病、跛行、流产、子宫阴道炎和精神不振的.1.2 配种 ①每天先安排第一次配种的母猪试情或交配. ②对已配过种的母猪作第二、三次甚至第四次配种.后备母猪、复发情、棘手母猪每个发情期配3~4次,每天配1次,淘汰屡配不孕母猪. ③未发情的断奶母猪、怀孕阴性及计划配种的后备母猪用公猪刺激发情. ④填写公母猪配种记录,同时根据公母猪交配的稳定情况、交配时间的长短做"优、良、差"的三级评定. 1.3 调整猪群 将赶走猪的空栏重新调整,尽量将断奶母猪放在靠近公猪的单栏内饲养,加强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使其尽快恢复体况. 2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1)后备猪5~6月龄90kg经测定选留后,应加强运动,适当控料但以膘中等为限,日喂哺乳母猪料2kg左右.配种前2~3周(8月龄前后),添加饲喂量至2.2~2.5kg左右,作为催情补料,膘情控制在中等偏上,以提高母猪的排卵率和后来的窝产仔数.  相似文献   

20.
刘玲  李东 《农技服务》1999,(4):33-33
<正> 性成熟的健康母猪平均每隔21天发情1次,每次发情持续3~5天。青年母猪7~8月龄可初配。经产母猪将哺育到2个月断奶后开始发情。鉴别母猪发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时间鉴定法 母猪发情持续时间一般为2~5天,平均2~3天,在此范围内,发情持续时间因母猪品种、年龄、体况等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母猪发情后24~48小时内配种容易受胎。本地品种母猪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配种应在发情后48小时进行;培育品种母猪发情持续时间较短,宜在发情后24~36小时配种;杂交母猪的发情和配种时间介于上述两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