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田块情况该稻田综合种养田块面积26亩,共3个田块,分别为6亩、8亩、12亩。田块建设主要为夯实四周田埂,埂宽2.5米左右。在稻田内距田埂0.9米左右沿埂四周,开挖上部宽度5米、下部宽度4.5米、深0.5米的蟹沟。严格进排水分离,明渠进水,水泥闸板控制,暗管排水。微孔增氧设施功率配置0.26千瓦/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我们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昆山推广示范基地进行了"稻、蟹种"综合种养试验,试验稻田面积68亩,收获水稻143.6千克/亩、蟹种56.5千克/亩。现将试验小结如下。一、蟹池准备1.开挖鱼沟单块稻田5~10亩,共8个田块,2018年秋季收割完水稻后开始田间工程,在南北两边距田埂2米处挖上口宽5米、深1.5米、坡比1∶2.5的东西向鱼沟。  相似文献   

3.
<正>一、设施改造1.田块改造试验田块面积为77亩,周边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冬春季节根据田块布局和大小,按平均6亩左右改造成12个渔稻共作区域,每个区域沿四周开挖深0.4米、宽10米的环形沟,坡比为1∶3,开挖出的土方用于加宽加高田埂并夯实,把田块改造成环沟蓄水深度达到1.1米的种养塘口。2.设施改造每个种养塘口用PVC管铺设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在进水管口用120目过滤密网封口,防止敌害  相似文献   

4.
<正>一、稻田选择与改造1.稻田选择试验稻田30亩,稻田集中连片且田块较规正,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体理化指标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土壤肥沃。稻田远离交通要道、环境幽静、避风向阳、便于看护。稻田土壤为黏性壤土,渗透性小、保水性强。2.稻田改造(1)加固田埂:稻田四周建田埂并进行加固夯实,田埂顶部宽30厘米左右,田埂高度比稻田田面高出50~60厘米。田埂加固的土可用开挖蟹沟时的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起,张家港市依托"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开展了虾稻综合种养试验,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一、种养条件准备1.稻田准备(1)开挖环沟:试验田块位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红社区虾稻综合种养试验基地,试验面积为186.7亩  相似文献   

6.
<正>为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和农业生产能力,实现"一田多用、渔农获利"的发展目标,2014年,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陶辛镇奚村一养殖基地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虾、鱼、稻"共生轮作养殖技术模式。根据水稻与水生动物的共生互利关系,在不破坏地块耕作的条件下,通过开挖环沟、加高和夯实田埂,保持水深1.2~1.4米,实施种植一季稻,轮养两季青虾、两季鱼等综合种养模式,即当年2月份投放春虾  相似文献   

7.
<正>为提高种养殖经济效益和广大农户的积极性,助力产业升级,望海街道依托5家农业主体,建立2 000亩稻虾轮作高标准示范推广基地。一、稻田条件示范基地环境良好、无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保水能力强、阳光充足,土壤质地以黏壤土为主。二、田间工程建设1.面积以10~15亩为1个种养区块。虾苗塘沟面积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2.挖沟虾苗塘沿稻田四周田埂内缘向稻田内5米处开挖“口”形环沟,沟上口宽3~4米,沟深1.2~1.5米,坡比1∶1。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以来在湾沚区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支持下,在陶辛镇倪家村稻虾种养示范基地连续两年实施了小龙虾苗转塘繁育试验示范。现将该试验技术总结如下。一、田间改造工程选择水源充足稻田210亩,其中改造虾苗繁育池65亩,单池面积20~25亩,共3口;沿稻田四周开挖环形虾沟,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与方法1.低洼稻田养殖工程的建设(1)低洼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低洼稻田,面积以10~20亩为宜。(2)田间工程建设:环沟沿田埂内侧1~2米处开挖,沟宽2~3米、深1~1.5米。田间沟与环沟相连,视田块大小挖成"十"、"井"字形,沟宽、深均0.5~1米。暂养池(沟)位于稻田一端,宽5~10米、  相似文献   

10.
<正>海宁市"誉海"稻田养小龙虾基地采用水稻-小龙虾共作"369"模式(即3-4月放虾苗、5-6月种水稻、8-9月再补放一批种虾,3-5月是小龙虾主要生长期,6-9月为水稻生长期,10月初收割水稻后再灌水养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田间改造(1)以50亩左右为一个单元,沿田块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宽3米、底宽2米、深度为1.5米左右,面积占总面积6%~8%,并在田块一边留出4米左右宽的机械便道。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公安县黄岭渔场李师傅拥有多年稻田养殖小龙虾经验,近几年来李师傅家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平均亩产达到350千克,每亩净利润超过5000元。下面详细介绍该稻田养虾的技术要点。一、稻田的改造养殖小龙虾的稻田面积一般以3~5亩为宜,首先在稻田的四周开挖深约1米、宽约3米的沟渠,将开挖沟渠的泥土堆砌为田埂,内坡坡比1∶(2~3)即可,以利于夏秋季节小龙虾打洞。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一、田块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地势平缓,水源条件好,水质良好,稻田保水性强,田间排灌渠道完善,一般来讲,凡是适合养鱼的田块都可养蛙。二、田间工程建设1.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0米、深O.5~0.6米的"11"字形蛙沟,面积占稻田的8%~10%。2.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在驻马店市正阳县聚鑫水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阳县水产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示范基地)和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的稻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原阳县水产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示范基地)进行稻、鱼、鳅、虾生态混养技术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项技术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仅供参考。一、稻田的准备选择保水性强、降雨不溢水的稻田,面积为5~6亩,稻田要求交通便捷、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稻田四周筑田埂,田埂  相似文献   

14.
一、养鳜稻田的选择选在埝头稻田养殖示范区内,稻田养殖总面积为10亩,其中环沟面积为4亩,稻田面积为6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保水力强,排注方便。二、养鳜稻田的改造1.加高加固田埂为了防止满水后逃鱼,我们事先将田埂加高加固,田埂高1郾5米,宽2郾5米,做到不裂、不漏、不垮,沟  相似文献   

15.
正一、修整田块1.田块选择选择周围无废水污染、交通方便、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水源足、无污染的田块,面积一般为1~3亩。2.开挖鳅沟田块四周及中间开挖深0.6~0.7米、宽0.8~1米鳅沟,沟内淤泥20~30厘米,开沟土方可用于加固、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出田面0.6~1米。3.设置围网田块内四周用网目为1厘米以下的聚乙烯网片围隔,每隔0.8~1米以木桩固定,向下深埋25~40厘米,水面上方留30~40厘米,  相似文献   

16.
2016年饶河县水产总站及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托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制定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以饶河县挠力河河蟹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在大佳河乡桦林村建立饶河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面积600亩,其中稻田养蟹面积500亩,稻田养鱼面积100亩.重点实施稻蟹综合种养,经测产验收,综合效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是一种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生态立体生产方式、既增粮、又产蟹,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亩增产粮食5%以上,亩产蟹25公斤以上。其技术要点为:一、田间工程建设1.田块选择:宜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保水力强,土质肥活的田块。2.田块改造:(1)开挖蟹池,在田块的一角或一边挖成上口长为6米宽4米深1—1.2米面积占大田面积的3—4%的蟹池。(2)开挖环形蟹沟:沿田埂四周距田埂1.5—2米处挖成上口1.5—2米深0.7—0.8米的环形蟹沟。若田块面积较大,可挖成几道支沟或十字沟,其上口宽为0…  相似文献   

18.
正盱眙县稻虾生态种养、虾苗提早繁育及繁养分离模式年产优质稻米500千克/亩以上,小龙虾130~180千克/亩,综合效益4 000~5 000元/亩。根据盱眙县近3年以来稻虾生态种养及小龙虾高效繁养实践经验,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田间工程标准化改造1.稻田选址要尽可能考虑水源丰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的稻田地块进行稻虾种养,每个单元田块以15亩左右长方形为宜,宽一般不超过50米。  相似文献   

19.
1995年,我市徐塘乡在510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获得成功.现将主要过程及技术措施报告如下。1稻田选择及田间准备1.1地点和条件试验在徐塘乡沙沟湖水稻区内进行,该稻区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不受客水污染.为一年一季田。该稻田土壤pH值6.9有效氮含量大于75ppm,有效磷含量大于6.8ppm,速效钾含量大于103ppm,有机质含量大于2.5%,为二合土。1,2稻田改造510亩稻田共分六个小区,每个小区以10~15亩为一养殖田块,田块内离埂三米处开挖条形围沟,沟宽6~67米,深1.2米,坡比为1:2.畦面种稻.沟中不种稻。1.3防逃设施田埂加宽夯实,埂…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稻虾种养产业保持较快发展,笔者从2018年开始关注稻田养殖小龙虾繁养分离高效模式研究与推广,现将试验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一、试验基地情况1.基地选择2020年在海盐县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交通方便、电力供应有保证的农场设立稻田小龙虾繁养分离高效模式试验基地5个,单田块6 670~20 000米~2,试验田块总面积1 734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