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粳15是以开229为母本,以吉粳8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粳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07.8 kg/667 m^2,比对照沈农315增产6.3%,米质优,中抗穗颈稻瘟病,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介绍了铁粳15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2.
铁粳1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开21号为母本,以辽作2000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2.5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8.6%,米质优,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沈阳以北的中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粳禾205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通211为母本以众禾一号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2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在吉林省属中熟品种,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619.70 kg/h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9.7%,增产点比例100%。总结介绍了粳禾205的选育过程、选育创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4.
龙粳43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粳48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626.8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46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03.8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46增产9.5%。龙粳4311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5.
铁粳13是以96135为母本,以铁899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长粒优质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57.1 kg/667 m2,比对照沈农315增产5.8%。该品种米质优,灌浆速度快,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铁粳11是以辽粳294为母本、以962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7,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和南疆稻区种植。总结介绍了铁粳1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7.
铁粳10号是以超产1号为母本,以辽粳135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31.9 kg/667 m2,比对照沈农315增产4.2%,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苏粳9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苏粳9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镇稻12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利用品种间复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晚粳新品种,在示范推广中表现出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于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品种龙粳22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乃生 《中国稻米》2008,14(5):34-35
龙粳2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选93001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熟期适中、抗稻瘟病中等、抗冷性强、米质优、分蘖力较强、后熟快等特点。2007年成为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08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质抗病糯稻新品种龙糯3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凤民 《中国稻米》2010,16(3):61-61
龙糯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00年以早熟、优质、抗病的糯稻中间亲本材料龙糯99-392为母本,以中熟、优质、丰产、抗倒伏粳稻品种龙粳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糯3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适宜区域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刘乃生 《中国稻米》2010,16(3):62-64
龙粳2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糯2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期适中、抗稻瘟病能力和抗冷性中等、米质优、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等特点。2009年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铁粳171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粳9号为母本、辽星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材料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好,生育期158 d左右,在辽宁省属于中熟品种,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探讨了铁粳1712在种子播前处理、播种与插秧、肥料施用、水层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常农粳10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熟期适宜等特点,适宜于江苏省沿江及苏南稻区种植。介绍了‘常农粳10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龙粳37选育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3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垦稻12为母本,龙选978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常规系统选育而成,具有熟期早、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于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直播、插秧栽培。  相似文献   

16.
‘花优14’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以BT型粳稻不育系‘申9A’与恢复系‘繁14’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杂交稻组合,于2008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在崇明连续3年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8.
吉粳330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13年以“吉粳806/长白16”后代稳定株系为母本、抗病品系BC2009F20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抗病中熟粳稻品种,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吉粳330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从播种与插秧、施肥与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龙粳4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48是以龙粳17号为母本,以空育13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熟期适中、秆强抗倒、抗稻瘟病中等、抗冷性中等、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等特点。2015年4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生产上可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条件要求,适时调控,创造高产。  相似文献   

20.
沪粳1号系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1年7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高抗条纹叶枯病等特点,适宜在上海、浙北和苏南等长三角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