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翘嘴红鲌池塘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翘嘴红鲌大多生活在敞水性的大水域中,是以小鱼虾为食的肉食性鱼类。因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等因素,近年来,翘嘴红鲌天然资源十分稀少,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连年上涨。此品种人工养殖研究开发较晚,直至1998年,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获得成功。2000年,浙江省德清县鱼种场繁殖翘嘴红鲌获得成功,培育了50万尾翘嘴红鲌的夏花苗种,并进行了翘嘴红鲌的池塘商品鱼养殖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 池塘2口,面积均为6亩,分别为1号池、2号池,池水平均水深1.0m,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2.池塘消毒 用生石灰100kg/…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效益农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由于翘嘴红鲌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成活率高、适宜池塘主养、混养及外荡套养等特点,近几年,翘嘴红鲌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一般池塘主养亩产可达400kg以上,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几年养殖经验的积累,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养殖技术,供各地养殖农户参考。一、养殖环境1.池塘要求 面积以2亩~10亩为宜,池水水深120cm~200cm,池底平坦,底泥厚度为10cm~25cm,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且进排水分开。2.水质 养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污染…  相似文献   

3.
三种不同养殖品种池塘水质变化特征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养殖泥鳅、翘嘴红鲌和青虾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并用VIKOR算法比较了三种养殖品种的池塘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三种养殖品种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基本相同,但是三种池塘中,青虾养殖池塘水质最优,泥鳅池塘次之,翘嘴红鲌池塘最差。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鲌俗名太湖白鱼、翘嘴巴、拗颈等,以其肉质洁白、肉味细腻鲜美,被列为鱼中上品,是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翘嘴红鲌作为池塘养殖和大水面增养殖的品种,都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掌握种苗运输及培育技术是关键。下面对翘嘴红鲌种苗运输及培育技术要点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又鲜美,为鱼中上品。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池塘养殖技术、网箱养殖技术等的研  相似文献   

6.
翘嘴红鲌生活在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的中上层,行动迅速,性情凶猛,以捕食其它小型鱼类为食。其肉质细腻,营养丰富,肉味鲜嫩,为鱼中上品。在池塘养殖中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适温范围广、病害少、市场价格高等优点,是近几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但各地养殖效果差异较大,池塘养殖成鱼亩产50-300kg,亩效益500-2500元不等。为进一步做好翘嘴红鲌养殖推广工作,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实践,将翘嘴红鲌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翘嘴红鲌俗称"刀鱼"、"翘嘴巴",属鲤形目、鲤科、鳊鲌亚科、红鲌属,是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经济鱼类。其行动迅猛,性情暴燥,易受惊善跳跃,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开胃健脾、消肿利尿、强身健脑的药效,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野生的翘嘴红鲌以肉食性为主,而经人工繁育养殖的翘嘴红鲌完全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饵料,近些年翘嘴红鲌已成为池塘养殖、河沟湖泊养殖放流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9.
翘嘴红鲌是有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属鲤科、鲌属。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其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鱼中之上品。随着野生资源的急剧下降和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开展翘嘴红鲌人工养殖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为探索池塘增产增收的新途径,提高池塘养殖产品的优质率,笔者于2004年在沅江市七子浃乡永福村瓦岗湖养殖基地进行了池塘主养翘嘴红鲌的高产高效养殖试验.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翘嘴红鲌又称白鱼,是名贵的淡水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抗病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适中,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生产上常作为蟹池中套养、池塘主养及湖泊放流,以提高生产效益。但是,目前金坛市翘嘴红鲌苗种还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蟹池套养翘嘴红鲌和湖泊放流翘嘴红鲌的技术虽然经过多年试验探索,有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翘嘴红鲌又名白鱼、白水鱼。为发展健康养殖,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开展了翘嘴红鲌健康生态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2只,每只面积5亩,池深2米,可蓄水深1.5米,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为石块、水泥砌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不渗不漏,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的养殖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鲌又名“翘嘴”,在环太湖地区统称为太湖翘嘴红鲌,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该鱼为鱼中上品,肉质细嫩,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目前,翘嘴红鲌的市场价格较高,而且随着近年来苗种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和人工饲料投喂技术的解决,翘嘴红鲌的养殖已经成为特种水产养殖的又一个新热点,池塘混养、池塘专养和网箱养殖技术都已十分成熟。翘嘴红鲌体长、侧扁,头背面平直,口上位,下颌坚厚、上翘、竖于口前,眼大,鳞小,侧线鳞80~93枚,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臀鳍长大,不分支鳍条3,分支鳍条21~25。该鱼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  相似文献   

13.
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翘嘴红鲌 (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在分类上隶属于鲤科、鲌亚科、红鲌属 ,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与蒙古红鲌相比 ,前者无论是个体大小 ,还是生长速度均超过后者。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 ,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该鱼个体大 ,生长快 ,肉质洁白细嫩 ,味道鲜美 ,为鱼中上品 ,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 ,目前在江浙沪市场价格比较高。然而 ,近年来湖泊、水库翘嘴红鲌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 ,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 ,翘嘴红鲌人工养殖的前景看好 ,对翘嘴红鲌开展人工繁殖及池塘养殖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蔡丽  魏泽宏  唐涛  刘少军  麦康森 《水产学报》2021,45(10):1621-1633
为探究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与池塘传统养殖鱼类在肌肉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方面的差异,以翘嘴鲌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对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进行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与分析,并建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翘嘴鲌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蛋白脂肪无显著性差异,"跑道"养殖组翘嘴鲌显著提高了肌肉中必需氨基酸[(8.54±0.01) g/100 g]和总氨基酸含量[(17.36±0.00) g/100 g]。在两种翘嘴鲌肌肉中共鉴定到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跑道"养殖组提高了翘嘴鲌肌肉中2-庚酮、正己醇和1-辛烯-3-醇的含量,降低了乙醇、2-丁酮、3-羟基-2-丁酮、丁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正戊醛、正庚醛、苯甲醛、正辛醛和壬醛的含量。"跑道"养殖组翘嘴鲌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降低了部分能产生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改善肌肉挥发性气味的潜能。研究表明,"跑道"养殖翘嘴鲌在不改变肌肉成分的基础上,改善了翘嘴鲌肌肉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组成。以上结果为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养殖下的翘嘴鲌肉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翘嘴红鲌,俗称大白鱼、和顺、白条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中的各大小湖泊、江河等地域,属优质的大型淡水经济型鱼类,且稀少名贵。珠海是典型的珠三角河口型地区,具有水源充裕和咸淡水交汇特点,咸淡水的水域环境养殖的翘嘴红鲌不但保持其细嫩的肉质,还能把河鲜直接提升为海鲜品质,非常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和市民对口感的需要。一、养殖池塘设置1.池塘面积:翘嘴红鲌适合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本研究参照国内现有翘嘴红鲌主要养殖模式研究成果,设计为翘嘴红鲌和黄颡鱼池塘双主养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在金溪县睿贵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进行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3个,为原鳗鱼养殖池,呈切角正方形,边长13.5米,面积约175米~2,池深1.8米,四壁为水泥墙,池底为土质。水深可通过溢水管调节,设定为1.6米。水源为高坊水库发电尾  相似文献   

17.
翘嘴红鲌也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品种。网箱养殖翘嘴红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中水域开展,是翘嘴红鲌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通常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相似文献   

18.
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其生长迅速,以活鱼为主食,鱼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g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翘嘴红鲌肉洁白鲜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2013年,海门市沿江淡水养殖场养殖户王建华在笔者的帮助指导下,利用承包的两口条件相同的池塘进行了翘嘴红鲌与河蟹生态高效养殖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9.
翘嘴红鲌又叫翘壳鱼、白鱼等,是一种大型凶猛鱼类,生长快、市场价格高。我县江河和大的水库都有翘嘴红鲌的存在,但在池塘中从未开展人工养殖,为了开发这一优良品种,增加人们的水产品,我们于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在铜梁县玖龙渔场的3号池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大规格鱼种供应是目前商品鱼养殖的瓶颈。花鱼骨是生活在水域底层的杂食性鱼类,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池塘的产出率,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在翘嘴红鲌鱼种培育池中套养花鱼骨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池塘条件池塘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面积12亩,水深1.7m。池塘配备功率为2.5kW增氧机和抽水机泵1台套。5月上旬,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经日晒20天左右再进水10cm,用生石灰15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苗种放养前10天,经过过滤向池塘注水至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